馬丹鳳
金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創傷外科,甘肅金昌 737100
踝關節扭傷的康復與護理
馬丹鳳
金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創傷外科,甘肅金昌 737100
目的探討踝關節扭傷的康復與護理情況。方法選取該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患有踝關節扭傷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康復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康復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踝關節扭傷患者給予綜合康復護理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應用。
踝關節扭傷;康復;護理
踝關節扭傷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患者臨床癥狀有踝關節疼痛、淤血、腫脹以及活動障礙等[1],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造成影響。給患者進行早期治療可以明顯緩解患者的淤血、腫脹,減輕患者的疼痛感,減少并發癥的發生[2];恢復期給予治療可以對踝關節的治療情況進行穩定,防止再次扭傷。踝關節扭傷的臨床治療是手術,但是術后患者會發生各種并發癥對患者的恢復沒有幫助,術后給予患者有效的康復護理干預是非常重要的。綜合康復護理是一種將患者作為中心展開的一種護理措施,給患者進行全身心的護理,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使患者盡快恢復。該文中對該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間收治的患有踝關節扭傷的86例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干預,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86例患有踝關節扭傷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康復護理,其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齡13~66歲,平均年齡(36.8±2.9)歲,致傷原因:高空作業跌傷9例、運動跳躍10例、鞋不合腳跌傷7例、行走或下樓跌傷17例;觀察組給予綜合康復護理,其中男性30例,女性13例,年齡 14~67 歲,平均年齡(37.5±3.1)歲,致傷原因:高空作業跌傷11例、運動跳躍11例、鞋不合腳跌傷5例、行走或下樓跌傷1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相互比較分析。
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康復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康復護理,包括:①心理護理:患者因為不能正常行走、工作會產生焦慮、煩躁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及時和患者交流溝通,注意技巧,講解恢復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再加修養1~2周,注意患肢不可負重,防止后遺癥。②康復護理:扭傷后24 h內用冰袋或者是冰塊對患者踝關節進行局部冷敷,將患處毛細血管收縮,減輕疼痛,減輕出血、腫脹。觀察患者的患處皮膚,防止凍傷。當患者傷口疼痛難忍時給予適量的止痛藥物,緩解疼痛程度。對患者的患處進行加壓包扎,控制包扎程度,防止對血液循環造成影響,或者是使用石膏固定。受傷后將患肢抬高,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淤血。患者臥床休息1~2周,禁止負重、患肢踝關節運動。將三七粉和雞蛋混合均勻平攤在清潔棉布上,敷在患處,用繃帶包扎,具有消腫止痛的效果。1次/d,連續敷10 d。采用TDP進行局部照射,具有消炎效果,減少感染,但要注意照射溫度以及皮膚的情況,避免燙傷皮膚。③康復鍛煉:患者下地活動時,特別是最初6周,不穿高跟鞋、穿高幫鞋、戴護踝,保護患肢,可以借助拐杖行走,患肢不負重。行走時正常走路,腳跟先著地,然后整個腳掌著地。拆除固定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踝關節鍛煉,以不痛為主進行內外翻和屈伸。手施力于腳踝,鍛煉腳踝的力度,然后給予腳踝按摩。
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滿意:患者的踝關節扭傷癥狀全部消失,可正常行走;較滿意:患者的踝關節扭傷癥狀基本改善,可借助拐行走;不滿意:患者的踝關節扭傷癥狀沒有改變,不能行走。護理滿意度為滿意度加上較滿意度。
文中的數據采用的是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組間對比給予χ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數%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踝關節扭傷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指的是外力作用下,關節突然向一側活動并超出正常活動度時,對關節周圍軟組織如韌帶、關節囊、肌腱等造成撕裂傷[3],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質量。踝關節扭傷是關節扭傷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踝關節扭傷的患者有外側韌帶損傷和內側韌帶損傷兩種損傷部位[4]。踝關節扭傷需要給予早期處理,不可負重,及時采用冰塊冷敷,并送醫拍片確診,若是骨折先用繃帶進行固定,減輕疼痛程度,消腫[5]。入院早期檢查包括有對患者疼痛部位的觀察,腫脹程度的觀察以及關節是否有畸形情況,將踝關節進行內外翻,檢查外側、內側韌帶損傷程度。兩只手前后握住踝關節上端向后推以及足跟向前拉,檢查踝關節的活動范圍是否正常。若患者只是輕度扭傷,可冰敷加上加壓包扎或者是石膏固定,并將患肢抬高;若為嚴重扭傷,還需進一步確診后給予治療。臨床上術后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干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常規康復護理干預已不能滿足患者的要求,綜合康復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使患者放松心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提高治療的效率,康復護理是對患者的患肢根據情況給予相應的康復護理措施[6],確保患肢的正常恢復,減少其他并發癥的發生。康復鍛煉是在患者可以下床活動時給予的訓練,目的是促進患者踝關節運動功能,促進患者身體的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該文中對該院收治的患有踝關節扭傷的86例患者采用康復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6%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83.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踝關節扭傷的患者采用綜合康復護理可以明顯緩解患者的疼痛,消除腫脹,促進患者踝關節的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踝關節扭傷患者采用綜合康復護理可以改善臨床癥狀,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有利于臨床恢復。
綜上所述,踝關節扭傷患者給予綜合康復護理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應用。
[1]姜拯坤,許佳一.“踝三針”配合專項肌力功能鍛煉治療踝關節扭傷臨床研究[J].湖北中醫雜志,2016,38(5):56-57.
[2]李益平,張穎,汪云,等.平衡板訓練對踝關節扭傷的康復護理作用[J].護理研究,2015,22(19):1750-1751.
[3]張美花.推拿輔以超聲波療法治療陳舊性踝關節扭傷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5):44-45.
[4]孟令霞,孟慶江.TDP照射下雪山金羅漢止痛涂膜劑治療踝關節扭傷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光明中醫,2013,28(10):2186-2187.
[5]亓效勤,李振.三步手法與外敷新傷腫痛散治療急性踝關節扭傷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4,10(3):177-178.
[6]李秋宇,劉文麗.中藥外洗合劑對急性踝關節扭傷的臨床護理療效評價 [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5,11(2上旬刊):73-74.
R765.21
A
1004-6569(2017)07(a)-0135-02
馬丹鳳(1984-),女,甘肅金昌人,大專,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創傷外科。
2017-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