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麗,楊雪
赤峰市婦幼保健院,內蒙古赤峰 024000
產后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中藥外敷及推拿治療臨床觀察
陳海麗,楊雪
赤峰市婦幼保健院,內蒙古赤峰 024000
目的在急性乳腺炎患者產后早期治療期間應用中藥外敷及推拿治療,觀察臨床治療效果。方法該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參與原則在該院所接診的急性乳腺炎患者中選取800例作為樣本人群,就診時間段是2015年8月—2016年8月,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對800例患者實行均分,2組患者分別命名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400例患者。對于參照組患者來說,在產后早期治療過程中應用推拿治療,對于研究組患者來說,在產后早期治療過程中應用中藥外敷及推拿治療,將2組患者實行不同產后早期治療后得到的組間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算出統計學分析結果的相關性數值。結果研究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顯著性更佳,對比參照組患者而言,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產后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治療期間應用中藥外敷及推拿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較為理想,值得臨床推薦。
產后早期急性乳腺炎;中藥外敷;推拿
該組探究中共計選取800例患者,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在急性乳腺炎患者產后早期治療期間應用中藥外敷及推拿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參與該次探究的800例患者均選自該院所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就診時間是2015年8月—2016年8月,組別是2組,分組方法是隨機數字表法,分別為研究組(n=400)和參照組(n=400)。研究組中患者年齡在39~25歲不等且中位年齡為 (29.64±6.32)歲,發病時間在產后2~6周且中位發病時間是 (2.9±0.4)周;參照組中患者年齡在38~26歲不等且中位年齡為(28.54±5.36)歲,發病時間在產后 3~5周且中位發病時間是(3.1±0.1)周。該組探究中給予2組患者各項臨床資料對比分析時利用統計學分析軟件,患者各項臨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具體病情變化等,分析結果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于參照組患者來說,在產后早期治療過程中應用推拿治療,利用揉抓排乳法給予患者按摩通經、通導乳絡。在按摩通經時可利用手法觸診辦法給予患者腫塊位置以及腫塊大小充分了解,給予患者患側乳房進行熱敷處理以及常規消毒操作,然后給予已消毒部位進行潤滑劑涂抹并利用五指從乳房四周根部向乳頭方向輕輕按摩以刺激患者乳汁順利排出[1],同時,需要利用手指輕輕提拉患者乳頭數次以擴張患者乳頭乳管;在通導乳絡時需要協助患者取位坐位并將患者乳房充分暴露,一手需要利用手掌掌面輕輕托住乳房且另一只手需要自乳房四周向乳頭方向均勻按壓、順摸到乳暈,在四個象限內,需要做到反復按摩以及推拿數次且需要確保乳絡通暢后停止,在此期間,如果遇到腫塊可對按摩次數進行適當增加,待患者乳頭數個乳絡口內流出了乳汁以及待患者腫脹一側乳房乳頭內流出瘀乳或者稠膿后停止按摩[2],每天需要對患者一側乳房按摩0.5 h并保證每天按摩次數在1~2次。對于研究組患者來說,在產后早期治療過程中應用中藥外敷及推拿治療,推拿治療同參照組患者,中藥外敷治療方法是[3]:利用四妙勇安湯加減方制成細末并過120目篩來提取細粉,中藥組方包括玄參、甘草、當歸、金銀花、王不留行、蒲公英、鮮仙人掌,在使用前需要利用加熱成40℃鮮仙人掌糊狀汁,將其均勻涂抹于患者患處并將乳頭充分暴露,在覆蓋和固定時利用薄層塑料薄膜,需要治療患者2次/d,需要外敷0.5~1 h/次,連續給予患者 3~5 d 治療。
當患者經過治療后臨床癥狀以及腫塊等均消失且排乳正常則判定為治愈;當患者經過治療后臨床癥狀以及腫塊積分等減少程度在60%~90%且腫塊消散程度在60%以上則判定為顯效;當患者經過治療后臨床癥狀以及腫塊積分等減少程度在30%~59%且腫塊消散程度在30%以上、排乳基本通暢則判定為有效;當患者經過治療后臨床癥狀以及腫塊積分等減少程度在30%以下且腫塊消散程度在30%以上、排乳基本通暢則判定為有效;當患者經過治療后臨床癥狀以及腫塊、排乳情況等不符合以上情況時則判定為無效。臨床總有效率是治愈率+有效率+顯效率。
對該次參與探究的800例產后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所有臨床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分析軟件名稱是SPSS 19.0統計學軟件,該組中計量資料用(s)形式表示,經t檢驗后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該組中計數資料用[n(%)]的形式表示,經χ2檢驗后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分析2組患者經過不同治療后的組間數據得出明顯研究組患者更佳的結論,組間數據是指臨床總有效率,對比參照組患者而言,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產后早期急性乳腺炎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和多發且病情較為復雜,患病人群為哺乳期女性[4],主要致病原因是乳汁淤積以及細菌侵入,臨床特點是反復發作率較高以及菌群失調,中醫學將本病歸屬于“乳癰”范疇且需要給予患者西醫治療以及中藥治療,例如抗生素治療、中藥外敷治療以及推拿治療等,可獲得理想臨床療效。
據相關性文獻報道,給予急性乳腺炎產后早期治療可以保持患者乳腺管通暢以及促使患者在炎癥初發階段得到有效治愈[5],可避免患者形成膿腫且可以有效保證患者以及嬰兒的生命健康。
中藥外敷療法中,當歸以及王不留行可發揮的臨床功效是活血化瘀以及通絡止痛,金銀花、玄參以及鮮仙人掌的臨床功效是清熱解毒,其中可調和諸藥的中藥材是甘草,療效確切;推拿手法的特點是柔和滲透,臨床作用是消腫止痛以及活血通絡。將2種方法聯合使用可以有效避免患者病情進一步進展,促進患者病情康復。
該組探究中,研究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是99.00%,顯著更佳。
綜上所述,在產后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治療期間應用中藥外敷及推拿治療,可獲得理想臨床治療,值得將其作為有效治療辦法在臨床上推廣和使用。
[1]高援.推拿點穴排乳配合中藥治療急性乳腺炎90例療效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4(2):232-233.
[2]柳曉峰,宋燕喜.推拿聯合中藥治療500例急性乳腺炎早期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4(32):158-159.
[3]張榮,倪穎.急性乳腺炎中藥治療與推拿點穴排乳護理的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2015,28(52):367.
[4]鐘春嫦,劉潔玲,郭海云,等.自制中藥外敷法對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12):1960-1961.
[5]郭海云,王恩禮,鐘春嫦,等.自制中藥外敷輔助治療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效果觀察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5):145-146.
R244.15
A
1004-6569(2017)07(a)-0165-02
陳海麗(1979-),女,內蒙古赤峰人,碩士,主治醫師,研究方向:中醫婦科產后疾病。
2017-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