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玲
保護生態是青海最大的責任。要以建設生態大省、生態強省為主攻方向,以生態文明理念為引領,以建設茫崖“生態文明新城”為目標,按照省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以生態功能提升、資源節約提效、環境治理提質、國土綠化提速、生態制度構建五大行動為載體,努力開創茫崖生態保護建設新局面。
一、開展生態功能提升行動
茫崖行政區位于柴達木盆地西北部,面積3.23萬平方公里。地勢三面環山,中間低洼,是柴達木盆地中的小盆地,自成一體。地處柴達木盆地狹口,席卷南疆的西風積蓄于阿爾金山前,堆積一定強度后翻越大山,狹管效應十分強烈,年平均風速5.1米/秒,最大風速39米/秒,8級以上大風日年均109.9天,多為3、4月的西北風,常伴有浮塵、沙塵暴。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是柴達木盆地的生態屏障,生態地位極其重要。
茫崖屬西北部極干旱缺水風蝕的稀疏植被地區,以干旱荒漠原始天然植被為主,總覆蓋率不足0.12%。茫崖境內的草場有平原戈壁草場和山區草場兩大類型,總面積526.6萬畝。要加大草原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堅持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嚴格實行禁牧、休牧、輪牧,推進“減人減畜”,使草原保持生態活力。
為提升生態功能,落實老茫崖地區封山育林面積2萬畝、拉設網圍欄1.8萬米,突出阿拉爾濕地保護,積極申報“尕斯庫勒湖國家濕地公園”,規劃面積68649.75公頃,計劃投資5250萬元,將濕地公園建設成具有中國西部高原濕地特色和國際影響的濕地公園。加強飲用水源地環境管理,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
推進“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試點建設。2014年茫崖被納入國家級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試點范圍,大力實施保護區封禁設施建設和固沙壓沙等生態修復與治理,組建管護隊伍、定期進行維護,制定規章制度、落實管護措施和責任,并建立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工作檔案。累計投入2048萬元,新建151.2平米管護站1座,拉設網圍欄56.2千米,制定固定界碑60個和標識牌8個,完成固沙壓沙6288畝。
二、開展資源節約提效行動
節約資源是對環境最好的保護。要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將各類開發活動限制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內。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為全省創建國家綠色礦山發展示范區、全國首個清潔能源示范省而努力奮斗。青海創安有限公司是由原茫崖石棉礦改制而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系國家大型石棉采選聯合企業,是石棉的專業生產廠家和供應商。企業積極研究從廢棄的尾礦中繼續提取有價值的鐵礦、鎂礦等資源,以循環發展的理念促進企業資源節約提效和環境改善。
三、開展環境治理提質行動
環境治理要在系統上下功夫,深入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茫崖全面開展油氣回收治理、淘汰燃煤鍋爐、禁止垃圾焚燒。重點對青海油田公司鉆井泥漿規范化處置整治,引進了青海中聚匯能環??萍加邢薰俱@井泥漿及廢液處理建設項目。
今年3月,茫崖按照省州環保部門的要求,茫崖工行委已投入資金1億多元,青海創安公司投入資金1800余萬元開展環境整治。對創安公司進行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粉塵及物料堆整治、礦區廢墟平整與有紀念意義的建筑遺址保護和生產、生活環境綜合治理。關停了創安公司熱電廠及第四選礦廠,對第一、第三選礦廠開展塵室空氣處理等技術改造,礦區生產環境得到巨大改善,生產區和尾礦區過去粉塵飛揚的狀況已經成為歷史。目前企業已經完成尾礦庫擋土墻及礦區周邊環境治理工作,接下來還要投資9500多萬元建設擋風抑塵墻項目。
累計投入資金372萬元,重點對國省道沿線及兩鎮鎮區進行了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清理道路積沙4970立方米、清除垃圾2767立方米,清除建筑垃圾約3萬立方米,新建衛生廁所2座。將城鎮生活垃圾和可燃固體廢棄物統一收集處理,實現了茫崖地區2016年化學需氧量消減114噸,氨氮消減20噸的減排任務。
環保設施不斷完善。行委生活污水處理廠已建成并通過設備調試;投資10萬元新建了環保機房,目前已與環保專網連通、運行正常。同時,全面實施持證排污,全區國、省控企業排污許可證發放率達100%。
四、開展國土綠化提速行動
綠水青山要從國土綠化抓起。近年來,茫崖推進“四帶”綠化建設,成效明顯。截至目前,茫崖行委累計投入資金3億多元,完成造林400多公頃,栽植各類苗木350余萬株,茫崖植被覆蓋率由0.12%提高到1.75%,花土溝鎮城區綠化率已提升至33%。
城鎮綠化帶。組織實施中心廣場、牧民新居廣場等道路兩側綠化工作,累計投入資金5479萬元,綠化造林300畝,種植補植垂柳、青楊等喬灌木10萬株,建成花土溝鎮綠地草坪9120平方米。
機場路綠化帶。投資803萬元實施機場道路兩側及航站區綠化項目、造林面積127畝,同時機場建設單位采取機械措施,治理機場以東和飛行區沙化、荒漠化土地面積6000畝。
315國道線綠化帶。先后組織實施315國道創業路口至機場路口、物流園區至公安檢查站兩側綠化工程,總投資2159萬元,綠化造林810畝,栽植新疆楊、青楊、怪柳等23萬株??偼顿Y2592萬元,實施公安檢查站周邊土方換填、路面硬化以及圍墻建設,綠化造林21272平方米,種植新疆楊、松柏等2萬株。
城鎮防護林帶。大力實施花土溝鎮東、鎮西防護林BT工程,總投資1.25億元,建設管護道路11公里、擋風土墻11公里,鋪設PE管灌溉管線166公里,建成防護林帶2828畝,栽植白榆、紅柳、黑刺等喬灌木260萬余株。同時投資600萬元,建成科技實驗林300畝,種植枸杞、沙杞等經濟樹種7萬株。
五、開展生態制度構建行動
制度建設是最根本的建設。在國家頂層設計及省、州政策主導下,加快形成生態損害者賠償、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補償的運行機制,激發生態保護內生動力。endprint
海西州成立了由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海西州環境保護委員會、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出臺了《海西州生態文明先行區行動方案》、《海西州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試行)》、《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清單》、《海西州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試行)》及目標責任考核環境保護“一票否決”等一系列制度措施。茫崖將環境保護考核納入政府專項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設置了行委、兩鎮、社區、企業為單元的三級“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
近日印發實施的《海西州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辦法(試行)》明確:我州黨政領導干部在與生態環境、資源開發有關的工作中,如果造成嚴重破壞和惡劣影響,無論是否已調離轉崗、提拔或退休都將被嚴格追責。針對黨委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在決策、執行、監管中可能出現的不作為、亂作為而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突出問題,確定了4類責任主體的31種具體責任追究情形。實施辦法同時明確了黨政領導干部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形式、規范了追責程序,追責形式有通報、誡勉、責令公開道歉;組織處理包括停職檢查、調整職務、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降職等;黨紀政紀處分。追責對象涉嫌犯罪的將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實施辦法規定,黨委及其組織部門在地方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選拔任用工作中,要將資源消耗、環境保護、生態效益等情況作為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領導班子綜合研判和領導干部離任審計的重要內容,對在生態環境和資源方面造成嚴重破壞負有責任的干部不得提拔使用或者轉任重要職務。受到責任追究的黨政領導干部取消當年年度考核評優和評選各類先進資格。鄉(鎮、街道)以上黨委、政府及其有關工作部門領導成員和工作部門有關機構領導人員受到責任追究的,在本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中不得評為優秀單位(地區),領導班子也不得評為優秀領導班子。
為確保環保等各項中心工作在基層一線得到有效落實,海西州決定在各市縣成立督察工作委員會,對州委負責,受同級黨委領導,也接受州委大督查五人小組的業務指導成立。選派1名黨委常委專職擔任主任(2市3縣的維穩副書記兼任政法委書記和統戰部長,騰出來一個常委擔任督察委員會的專職主任),成員為紀委副書記、法院副院長、檢察院副檢察長、組織部副部長、監察局局長、公安局副局長。設單獨辦公場所,工作人員從相關部門抽調,并邀請部分行業專家和第三方專業力量參與,專職負責環保問題整改落實的督促檢查工作,定期發布督察通報,通過督查處理落實不力的人和事、選拔成績突出的優秀干部,并在干部任用、部門年度考評等方面擁有一票否決權。
督察內容初定為“三帶三”,即環保、扶貧、安全生產,另帶重點項目推進(包括一些發展指標、穩增長指標)、重大改革事項以及軟環境治理和三不為干部查處等3項。
強化督察問責結果的運用,把這次督察結果作為領導干部獎勵懲處和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海西州要求全州兩市、三縣成立督查委員會,對三個行委不作具體要求。但是,茫崖在全州的生態地位、經濟地位都非常重要,且下一步面臨行政區劃的調整,非常有必要設立督察工作委員會。
(作者單位:海西州茫崖婦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