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巧
摘 要:作為一項體育運動項目,羽毛球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健身性和競技性,不管是在個人健身還是在國際賽事層面,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當然羽毛球的專業技術強,強調戰法戰術,變化多且速度快,要想熟練掌握還存在一定難度,所以需要以身體素質為保障,做好羽毛球教學創新工作,實現高校體育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本文就對高校羽毛球教學創新策略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高校;羽毛球教學;創新策略
一、高校羽毛球教學的實施意義
高校羽毛球教學的實施意義主要表現為如下幾點:①強化學生技術能力。能力培養屬于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學生的綜合素養,所以在羽毛球領域為培養該項能力,需要付出一定的精力和時間。對于羽毛球能力的形成而言,其屬于心理能力和身體能力相結合的一種品質,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羽毛球技術能力,還能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②提高學生思想境界。由于羽毛球運動的技術千變萬化、豐富多彩,所以該項運動的觀賞性很強,學生在欣賞羽毛球比賽時會產生移情性作用,實現精神層面的升華。例如:勝利時的雀躍歡呼和失敗后的隱忍沮喪,都深刻地牽動著學生心靈,給其以強烈的精神激勵[1]。③確保學生健康目標。營造體育思想和體育健康不僅是體育運動的指導思想,也是體育教學改革的結果。隨著社會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身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在無形中滲透到學生的內心,進一步升華體育理念,所以高校學生不能只單純參與活動,必須要深刻認識各種項目技能,有效實現健康體育和終身體育的目標。羽毛球項目的娛樂性和競爭性較強,要求參與者不停移動和揮拍,進而加快血液的流動與循環,增加腰部與肢體的肌肉力量,提高人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保證運動人員身體的健康發展。
二、高校羽毛球教學的創新策略
第一,創新教學理念。高校體育教學注重素質教育的指導,以學生創造力、自主學習和鍛煉能力的培養為主,所以在羽毛球教學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課程特點、學生能力、教學任務等內容,實施不同的教學方式,凸顯娛樂性,使學生學得開心、教師教得輕松。通常學習興趣是影響學習效率和質量的關鍵因素,學生只有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才能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因此在羽毛球教學活動中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善于引導,使學生感受到羽毛球學習的樂趣,形成終身鍛煉的良好習慣。此外,教師在羽毛球教學中應認真考慮學生的參與性,利用各種考核反饋機制和引導機制激發學生的熱情,詳細分析學生的學習態度、技術提高程度等,注重學生的娛樂需求,使學生產生新的動機與目標,通過一番努力而獲得成功。
第二,優化教學模式。對于現代體育教學而言,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屬于全新的變革,所以在羽毛球教學中要恰當選用多媒體技術,保證教學的全面性和生動性[2]。如理論性知識相對乏味和枯燥,若采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相關的視音頻,可以緩解學生的疲勞感,扎實掌握基礎理論知識;或者是利用多媒體技術講解動作的拆分,集中學生注意力,減少教師示范動作的勞累。同時教師可利用錄像教學的方法,現場錄像教學內容,回放完后及時糾正學生出現的問題,有效把控教學現場,提高學習效果。
第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羽毛球教學創新的前提就是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若沒有學生的參與,則教學活動如同“空中樓閣”和“水月鏡花”,無法發揮出應有的價值。由于學生在體育基礎、接受能力、身體素質等方面有所差異,教師需要改變傳統“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次的教學,實現學生的均衡發展。例如:在學期初鼓勵學生接受專項技能測試(接球、發球等)和身體素質測試(靈敏度、速度、耐力等),以測試的成績為依據,將學生分為差、中、好三個層次;然后根據各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目標,結合學生學習表現進行適時調整,提高整體的水平。
第四,完善羽毛球比賽。要想實現羽毛球教學創新的目標,高校教師應該以學生個體差異為依據,有目的性和針對性開發學生的內在潛能,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注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如果學生缺乏較多的實踐操作與比賽,只關注技術學習,則會限制自身的綜合發展,而若加強比賽,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還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有效發揮體育概念與空間作用[3]。要想將比賽的作用加以發揮,使學生感受運動的魅力和比賽的精彩,不僅要提高比賽的水平,還有通過系統訓練使學生積極參與比賽,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形成良性循環。當然在規劃比賽環節,應該對水平差距進行綜合考慮,以不同的級別為依據恰當設置比賽,讓比賽更為激烈,激發參賽興趣。
結束語:
羽毛球教學作為素質教育中的關鍵部分,是倡導學生素質健康的重要體現,直接影響著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和終身體育理念的形成。高校開展羽毛球教學活動時,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活動無法順利實施,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創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模式,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完善羽毛球比賽。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參與羽毛球運動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為今后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體能和體質基礎。
參考文獻:
[1]李莉. 高校羽毛球教學創新策略研究[J].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31(05):75-76.
[2]何佳佳. 高校羽毛球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J]. 運動,2017,(07):103-104.
[3]鐘頻. 高校羽毛球教學改革與創新策略研究[J]. 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11):148-1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