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火月
摘 要: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屬于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以職業為導向,以培養職業人才為目標,旨在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技術應用能力和全面職業素質,培養出服務和生產第一線的實用型人才。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職能有所變化,這就需要在工作中納入人才培養的過程,積極創新學生工作,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實現預期的工作效果。本文就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創新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高職院校;學生工作;創新
一、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現狀分析
工學結合人才模式下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現狀主要表現為兩點:①原有的管理格局和方式相對滯后。高職院校的學生工作有著嚴格的組織系統,但主要框架依然是學生組織和各級黨團組織,致使原有學生工作管理格局無法發揮出學生校外實習的有效性。而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校外實習具有多樣化的實習內容、分散化的實習地點、多元化的管理主體。通常傳統教育管理的方法和內容相對適用,但側重點有所調整,如應注重學生實踐和理論的結合,重視學生職業行為、職業道德、職業理想等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1]。當前學生校外實習管理工作多是由班主任和輔導員負責,但輔導員缺乏合理的專業結構和充足的數量,承擔繁重的工作任務,不能獲得理想的教育和管理效果。
②學生工作機制不成熟。從理論層面來說,校企共同承擔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教育,然而當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學生工作缺乏成熟的機制,國家在這個方面缺乏科學有效的政策,不能保證師生校外實習的安全,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則會增加處置難度。同時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教育形式有所變化,學生管理和教學管理等機制與實際需求不相符,如學校負責頂崗實習期間的學生管理,學生處和教務處負責學生校外實習的教育管理工作,與企業的合作較少,不能統籌教育資源,難以形成教育管理合力。
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創新路徑
(一)創新學生工作的機制
要想創新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學生工作,高職院校必須要創新工作機制,具體為:一是完善學生工作管理制度。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需要構建由企業領導和院校院長組織,學生工作的處長、系書記實施,企業指導教師和輔導員具體執行的工作機制,并聯合企業建立系統完善的管理制度。二是構建三方合作機制。高職教師需要指導學生的業務,與企業保持密切的聯系,幫助學生成長成才;企業可選派專業教師負責學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使學生掌握專業的技能[2]。同時院校要主動聯系學生家長,向家長傳遞學生的相關信息,使其了解本專業實習的特征、學生校外實習的意義。可以說,加強家庭、學校和企業三方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能促進教育管理實效性的提高。
(二)創新學生工作的方法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教育的內容、環境、對象等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求有相應的學生工作方法與手段,所以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結合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的情況,實施豐富靈活的教育形式。首先,注重重要環節的教育工作。在學生校外實習之前,需要針對實習中易出現的事故,制定科學的實習行為規范,通過書面形式告知學生;學生進入實習單位后,企業需要加強安全教育活動和崗位操作規程培訓,并在實習結束后有針對性總結學生的表現,鼓勵學生交流實習的體會和心得。其次,做好重點人群的教育管理工作。在教育管理工作方面,需要針對學業有困難、心理有困擾等人群進行客觀分析、主動跟進、分類教育,并對重點人群的實際狀況進行詳細了解,主動與家庭和企業溝通,共同做好教育和防范工作[3]。最后,創新與學生溝通的手段。輔導員可與學生“同生活、同學習”,對自身素質結構加以完善,了解專業知識運用于企業的重要性;或者是構建學生自我管理組織,對學生的實際問題加以了解,有效解決學生心理和思想層面的問題,實現學生的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三)創新學生工作的內容
第一,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注重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是實現企業需求和人才素質對接的重要工作。各個行業在現代化社會發展中,應該以自身的職業特點為依據,確立本行業的行為規范與道德準則,有效約束和調節職業行為,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積極引導學生增強自身的專業技能,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通常職業道德內容包括:①以職業道德為基礎的現代職業禮儀;②法律意識、質量意識、創新意識、職業道德意識、效益意識、競爭意識、團隊協作意識等;③誠實守信、責任意識、愛崗敬業、奉獻社會、服務群眾等。第二,培養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企業注重學生的誠信品質、責任意識和敬業精神,學生在企業實習中會從“學校人”轉變為“職業人”,面對嚴格的規章制度、復雜的人際關系和繁重的工作,往往會使原有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有所改變。所以需要注重學生身心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強化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使學生適應角色的變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工作屬于一項系統性和專業性的工作,高職院校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開展該工作時,還存在諸多問題,如原有的管理格局和方式相對滯后、學生工作機制不成熟等,嚴重影響學生工作的開展。針對這種情況,高職院校必須要立足實際,從學生工作的機制、方法、內容等層面給予創新,使其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提高學生工作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安立國. 談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高職院校學生工作[J]. 科技創新導報,2011,(10):221.
[2]翁文亮.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的創新——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12):154.
[3]杜斐.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對策探析[J]. 黑河學刊,2015,(08):14-15+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