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俊 何允紀
摘要:在充滿競爭的當今社會,大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還必須有效地利用課余生活時間去充實和提高自己。
關鍵詞:大學生;有效利用;課余生活時間
一、前言
大學是從學校步入社會的最后一個階段,大學生活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刻,大學校園也是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理想場所。然而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學生面臨著來自校園內外的多重壓力,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大學課余時間已成為每一個大學生都應該重視的問題。據調查,絕大多數大學生課余生活用在游戲,運動,逛街等娛樂活動,僅有少部分同學利用課余生活時間去學習,做兼職,參加社團活動來增長知識,充實自己。為進一步了解大學生的課余生活狀況,幫助大學生合理安排課余時間,我在網上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研究大學生課余生活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二、大學生課余生活的狀況
(1)大學生的課余生活時間比較充裕
通過對問卷調查數據的分析,在100名大學生中每周上課的時間為25節課左右,按每節45分鐘計算,上課時間為1125分鐘,除去每天睡眠8小時,在周一至周五,大學生擁有3675分鐘課余生活時間(不算周末),這個數據是上課時間的三倍多,由此可見,大學生擁有足夠的課余生活時間。
(2)大學生的課余生活類型以娛樂為主導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電腦和手機的普及,大學生對其更是愛不釋手。在課余活動中,玩電腦和手機的占了45.3%,而用這些電子產品的絕大多數都是用來看電影,打游戲等娛樂活動,僅有少部分人利用這些電子產品學習一些課外的知識。另外,大學生利用課余生活時間學習的占了12.1%,兼職的占了8.2%,參加社團活動的占了10.5%,進行體育運動鍛煉占了10.8%,睡覺的占了13.5%。
(3)大學生對待課余生活的態度
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對課余生活時間認真安排的僅有11%,對課余生活時間稍作安排的有69%,對課余生活時間無所謂的有10%,大學生對課余生活時間不安排的有10%。顯而易見,大學生對自己的課余生活時間還不夠重視,還是一副自由散漫,得過且過的樣子。
三、大學生課余生活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在仔細研究了此次問卷調查的結果之后,我發現大學生在對待自己的課余生活時間時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問題:1.課余生活時間充裕,但有效利用率低2.自身對課余生活的重視度不是很高且對課余生活沒有很好的規劃。綜上所述,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歸結于兩個方面,一是源于學生個人,二是來源于外界的誘惑。
(1)自身因素
由于中國獨有的教育體制,中學和大學的教育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中學里,學生們過著軍事化的生活,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完成規定的任務,很少有一些課余時間,幾乎天天在題海中度過,學習的壓力很大。而大學卻與之大相徑庭。大學是一種開放的自由的教育場所。在大學里,學生們沒有了學習上的重擔,自然會放松自己。對于那些有自制力的學生而言,他們可以合理地分配課余生活時間,權衡學習與娛樂的重要性。而對于那些自制力差的學生來說,邁入大學校門,如同一頭被困已久的猛獸掙脫了束縛,整日就是游戲,電影的娛樂活動,完全荒廢了為學業。由此可見,一些大學生們的心理還不夠成熟,沒能真正搞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2) 外界因素
相信每一個人在高中時,班主任都會說在高中好好學習,到了大學就可以盡情玩耍了。這種思想給大學生不能合理安排課余生活時間埋下了一個很大的伏筆。在現實中,我發現很多在高中認真學習的,到了大學卻肆意玩耍。當然這也不是高中老師的問題。因為大學生活的自由性,不像高中有那么多約束。進入大學,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存在著許多形形色色的誘惑,而大學又是開放的,所以大學生有很多機會去嘗試那些誘惑。
四、如何合理安排課余生活時間
1.學生自身
首先大學生應該完善自己的心理,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大學生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目標,都必須想好自己畢業后要先從事什么工作。沒有目標胖的人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竄。有了目標,大學生才會更加重視自己的課余生活的安排。課余生活應緊密聯系社會,切合自己的發展計劃。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要求像高中一樣制定一張時間表,讓自己在規定的時間完成規定的事情,讓自己擁有時間觀念,從而不拖拉,克服惰性??偠灾?,每個人的思想必須有一個轉變,要高度清晰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渾渾噩噩的過日子。
2.學校方面
經問卷調查表明,61%的同學希望能夠合理安排課余生活,因此想要改變大學生目前課余生活狀況,必須從大學生入手。學校老師平時應多關心學生課余生活安排,并對不同的學生提出指導性建議。學校可以成立一個工作室組專們為此來引導學生合理安排課余生活時間。此外,學??梢酝ㄟ^廣播,開報告會等活動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合理安排課余生活時間。學校還需多開展課余活動來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古人云“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可見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一個擁有濃厚學習氛圍環境可以讓大學生更加投入地學習。
隨著大學生課余時間的不多增多,課余生活將會變成大學生活的中心議題,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相信不久的將來,還有更多人投入到大學生課余生活安排的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