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資助育人工作要取得充足的有效性,要提高資助育人工作針對性,滿足特定學生群體需求及個體要求,就必須從國家、地方和高校三個層次進行供給側結構改革和調整,要堅持“有理、有力、有節”提升資助育人供給科學化,“落細、落小、落實”增強資助育人供給針對化,“因時、因事、因勢”實現資助育人供給優質化。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高校資助育人;有效性
2016年1月27日,習主席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研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標志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式提出。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強調:“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眱赡觊g黨和國家著手進行了經濟領域以及教育、文化、衛生等多方面供給側結構調整和改革。其中高校資助育人工作作為高等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不斷發展,已逐步形成了相對固定和穩定的一套體系,有力促進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當下,我國高校資助育人工作正經歷著從以資助規模擴大、經費投入增加為主要手段的短期時式發展向以資助質量提升、育人效果提升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的轉變。但目前高校資助育人工作還存在著需求與供給不符,決策與執行不稱等一列問題,最終導致了資助育人有效性欠佳。因此高校資助育人工作急需從國家、地方和高校三方供給側角度依據貧困學生需求來進行結果調整和改革。
一、“有理、有力、有節”—提升資助育人供給科學化
高校資助育人工作要達到好效果、取得有效性,國家、地方和高校三方供給側調整和改革是必要的,而想要實現這三個方面的調整和改革,就必須進一步提升高校資助育人目標、內容、過程、總結、評價等一系列因素的科學性,意即有理、有力、有節的實現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科學化。
所謂“有理”,意即實現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長態化。具體到資助育人工作,無論國家宏觀調控、地方政策出臺還是高校具體實施操作,一方面必須實遵循資助育人內在邏輯規律和發展順序,力求言之有理,以理服人,另一方面必須依法以法辦事,遵守相關法律條例和規章制度。從而杜絕“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等非科學決策等問題的出現。所謂“有力”,意即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在物質保障足額到位且配套有力的基礎上,要更加注重資助育人工作的精神作用發揮和保障,以更好地突出新時代以人為本和全面育人理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減扣資助育人資源,更不允許任何單位和個人隨意挪用,據為己有。所謂“有節”,是指資助育人工作要有節度,“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延誤時機,這項工作是一項長期的戰略工程”,①必須符合高校資助育人工作規律、貧困學生成長成才發展需要,真正做到物盡其用,事半功倍。
二、“落細、落小、落實”—增強資助育人供給針對化
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1月在湖南省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時提出“精準扶貧”概念。發展至今,我國貧困治理體系不斷創新完善,貧困治理能力逐步提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取得了偉大成就。高校資助育人工作作為精準扶貧重要組成部分,同樣要求找準對象、精準供給。因此,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必須堅持“落細、落小、落實”原則,以增強資助育人供給針對化。
首先,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必須“落細”,“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無論資助育人工作資料收集、實施過程、結果評定、意見反饋等等,都必須從細處著手,為此,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分管領導、相關教職工必須認真仔細洞悉特殊學生實際、思想以及內心,深入課堂、深入寢室、深入家庭等將工作做細。其次,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必須“落小”,高校資助育人工作要更多地留意特殊學生學習、生活、工作上的“小事”,避免“一把抓”、“一刀切”。最后,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必須“落實”,這項工作必須落到實處,要以解決貧困大學生實際困難為基礎,促進貧困學生素質培養、能力提升等全面發展為目標,既要實事求是、又要解放思想,更要以實促管、以實促改、以實促建。
三、“因時、因事、因勢”—實現資助育人供給優質化
在政策制定及前期設計中提升了資助育人供給科學化,在決策執行和具體實施中增強了資助育人供給針對化,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資助育人供給的優質化,而“因時、因事、因勢”規律和藝術的運用,進一步增強了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有效性。
“因時”,是指高校資助育人工作要善于把握時機。一方面,要講求及時,要抓住特情學生遇到重大變故或思想發生重大變化的關鍵時期;要抓住社會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關鍵時期,要抓住某些問題或某些傾向露出苗頭的關鍵時期。②另一方面, 講求適時,是指對特情學生的教育不能過早或過晚、要恰到好處,更指資助育人工作要依據實際情況,依時而變,緊跟當下?!耙蚴隆?,意即在資助育人工作中要注重解決貧困大學生學習、生活、工作等時機方面的困擾和問題,并注重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少點形式、多點內容,要以現實問題為出發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進而有的放矢、效果顯著?!耙騽荨保侵父咝YY助育人工作要緊跟時代脈絡。要做到與時俱進,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積極運用新媒體、大數據等手段和工具,順應資助育人工作由物質激勵為主向物質激勵為基礎的更突出內涵育人特點的轉變。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出席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
[2]張學亮,王永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供給側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校輔導員,2017,(3).
[3]邵志豪.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銜接的路徑突破[J].社會科學戰線,2015,(8).
[4]陳萬柏 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注釋:
①張學亮,王永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供給側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校輔導員,2017,(3).
②陳萬柏 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閆曉瑞(1989—),男,漢族,山西長治人,長江師范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