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動態
11月23~24日,全國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專項治理現場會在山東召開。會議總結了全國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專項治理在五年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績,并對下一步工程質量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住建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司長李如生說,新時代要有新目標、新作為,要繼續深入開展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全面提升工程質量水平,加快打造“中國建造”品牌,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奠定質量基礎。
針對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多發的形勢,住建部從2013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據不完全統計,自專項治理實施以來,全國共召開專題會議近7000次,組織宣傳貫徹培訓7900余次,培訓人員112萬人次,編制防治技術措施5771項,編制地方標準規范433項,編制地方標準設計圖集295項,形成國家級工法250項,創建示范工程16294項。通過開展專項治理,工程參建各方主體質量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一大批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防治新工藝、新技術得到推廣運用,住宅工程質量總體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作為質量強國的重要內容,工程質量對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建筑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意義重大。新形勢下,工程質量監管任務越來越重、難點越來越多,人民的期望越來越高。各地工程質量監管部門要結合發展實際,進一步對專項治理工作進行全面梳理和總結,將好的經驗和做法上升為制度,形成長效機制,對仍然存在的問題要深入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有效措施予以解決。同時,要把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治理融入當前工程質量監管重點工作中,融入日常監管工作中,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久久為功,促進我國住宅工程質量水平不斷提升。
(文/陳雄民)

惠安縣社會福利中心項目PC構件堆放區(陳舜穎 攝)
為積極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住建部于近日發文,認定北京市、杭州市、廣安市等30個城市為第一批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北京住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等195個企業為第一批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住建部要求,各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產業基地要按照有關規定扎實推進裝配式建筑各項工作,及時探索總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裝配式建筑發展經驗,切實發揮示范引領和產業支撐作用。
各省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示范城市和產業基地的監督管理,定期組織檢查和考核。住建部將對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產業基地實施動態管理,定期開展評估,評估不合格的撤銷認定。
(文/王林成)
日前,住建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民政部辦公廳聯合發文,對重新修訂完善的《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公開征求意見。
據了解,為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的意見》要求,落實“扎實有效放寬行業準入”及“按照保障安全、方便合理的原則,修訂完善養老設施相關設計規范等標準”等工作任務,住建部、公安部、民政部組織有關單位對《養老設施建筑設計規范》進行了修訂。此次修訂有以下亮點:
一是變更原規范名稱。將原規范更名為《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在我國正在建設的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相互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下,被廣泛接受的“養老設施”概念內涵過于寬泛。“老年人照料設施”概念,即“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務的公共建筑和場所”的提出,不僅明確了機構養老設施和提供照料服務的社區養老設施的適用范圍,也符合國際上對此類建筑的稱謂。此次更名,還能適應國家建設標準改革的總體要求。
二是完善編制目的和設施的建筑設計原則。為適應我國老年人照料設施建設發展的需要,《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增加了“健康”和“節能”的基本要求,增加了“保護老年人隱私和尊嚴”和“適應運營模式,保證照料服務的有效開展”的設計原則。
三是下調設施等級的規模指標。原規范主要適用于各級政府運營的非營利公辦養老機構,等級規模指標偏高。今后養老服務向社會投資全面開放,民辦類老年人照料設施的比重將大幅增加。大力培育發展小型化、連鎖化、專業化服務機構將成為趨勢,融入社區的中小型養老服務機構是發展的重點。
四是簡化用房設置的規定。原規范規定設置的功能用房較為齊全,主要適用于遠離社區且擁有獨立場址的養老機構。今后國家將提倡依托社區為老年人提供服務,鼓勵建設小型社區養老院,滿足老年人就近養老需求,并鼓勵實行服務外包,推進養老服務機構、社區老年照料機構與醫療機構對接。《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相應簡化了各類用房設置,適應運營服務方式的多樣性與靈活性要求。
此外,此次修訂在其他方面也作出了相應調整,比如“調整日照標準”“調整交通空間的最低標準”“補充有關安全疏散要求的基本規定”“補充有關建筑智能化的規定”等。
據業內人士介紹,按照相關要求,三部門在修訂《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的基礎上,對《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也作出了部分調整。
(文/鄒安)
經中國建筑業協會組織評選,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文昌航天發射中心CZ-7運載火箭發射工位、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正橋工程等238項工程榮獲2016~2017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
住建部對獲獎工程的承建單位和參建單位給予通報表彰,旨在鼓勵獲獎單位牢固樹立質量意識,秉持科技創新、綠色建造的發展理念。希望廣大建筑業企業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質量第一,深入 開展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樹立創新發展理念,推進綠色健康發展,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魯班,精神致力于工程質量水平的不斷提高,砥礪奮進,為推動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文/吳凱)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七條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省建筑業總產值力爭突破12000億元;全面落實勞動合同制度,督促施工單位與招用的建筑工人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到2020年基本實現勞動合同全覆蓋。
意見提出,福建省將選擇部分市、縣開展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改革試點,探索建立企業資質、信用情況與擔保能力掛鉤聯動機制。
福建省將嚴格執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在建筑物明顯部位設置永久性標牌,公示質量責任主體和主要責任人。對違反有關規定、造成工程質量事故的,依法給予責任單位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等行政處罰,給予注冊執業人員暫停執業、吊銷資格證書、一定時間直至終身不得進入行業等處罰。
福建省將打破區域市場準入壁壘,取消各地區、各行業在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規定外對建筑業企業設置的準入條件和排斥、限制條款;嚴禁擅自設立或變相設立審批、備案事項,為建筑業企業提供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福建省將構建工程建設領域誠信體系,全面開展建筑市場各方主體和執業人員信用綜合評價。
福建省還將組織開展建筑用工改革試點,培育木工、電工、砌筑、鋼筋制作等以作業為主的專業企業,逐步實現建筑工人公司化、專業化管理。
(文/林華)
近日,福建省住建廳建立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防范第三方施工破壞城市地下管線工作機制。其中,對于擅自進行地下施工引發管線事故的,福建省住建廳要求嚴格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依法從嚴從重予以查處。
按照要求,各地要完善地下管線資料。地下管線竣工驗收備案前,地下管線權屬單位或者管養機構(以下統稱“管線單位”)要做好竣工資料備案工作。遇到遷改、應急搶險等造成地下管線變更的,管線單位要及時提交變更材料。同時,各地住房城鄉建設、規劃、城管等部門要結合數字城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建設,組織管線單位開展城市地下管線現狀普查或補測,全面摸清管線底數。
同時,管線單位要明確完善地下管線標識、加強日常巡線檢查、做好第三方施工過程監管工作。第三方工程建設單位要在初步設計前、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各階段負起安全生產責任。
福建省住建廳明確,對施工、監理單位違反建設程序、冒險作業或者違規作業的,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在依法處罰的同時,要按照建設行業信用評價等相關規定,對企業記入不良信用檔案,對責任人記分、行政處理或者行政處罰,實行動態管理。
(文/高敏)
為進一步激發和調動各方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福建省人民政府于日前印發《關于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落實有關重點工作成效明顯地區給予激勵支持的意見》,福建省發改委也印發《關于調整完善“五個一批”項目正向激勵具體實施辦法》。
其中,為深化推進“五個一批”項目,將按季度對設區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五個一批”新開工產業項目數及總投資、“五個一批”新開工戰略新興產業項目數及總投資等五項指標進行綜合考評,對位居全省前三名的設區市各獎勵500萬元前期工作經費;對縣(市、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五個一批”新開工項目數、“五個一批”新開工產業項目數及總投資等四項指標進行綜合考評,對位居全省前十名的縣(市、區)各獎勵100萬元前期工作經費。
(文/謝婷)

購房者在項目現場了解房價 (張志松 攝)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住建部通知,福建省物價局、福建省住建廳日前部署開展全省商品房銷售價格行為聯合檢查,檢查時間自10月30日至11月30日。
專項檢查由福建省物價局、省住建廳部署,各設區市價格、住建主管部門負責組織轄區內(區、市、縣)的檢查工作。檢查對象為轄區內所有在售樓盤,抽查50家房地產中介機構門店。檢查期間,福建省物價局、省住建廳將組成工作組,赴部分地區督促指導和開展檢查工作。
專項檢查重點查處以下行為:銷售商品房未明碼標價、未在交易場所醒目位置明碼標價;未按規定實行“一套一標”;標示信息不全,沒按規定內容明碼標價;未標明房源銷售狀態,已售房源所標示價格不是實際成交價;商品房交易及產權轉移等代收代辦的收費未標明由消費者自愿選擇;通過虛假價格承諾、虛假價格促銷等手段,誘騙消費者交易;以捆綁或附加條件等限定方式,強制提供商品或服務并捆綁收費;捂盤惜售,炒賣房號,操縱市場價格;為交易當事人規避房屋交易稅費等非法目的,就同一房屋簽訂不同交易價款的合同提供便利等行為。
(文/林輝)
據福建省發改委消息,2017年1至9月,1102個省在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564.68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91.1%,超序時進度16.1%。福建省重點項目建設總體進展良好。
各行業完成投資及占年度計劃比例為:農林水利完成投資149.75億元,占109.1%;交通完成投資507.93億元,占74%;能源完成投資307.18億元,占69.4%;城建環保完成投資782.07億元,占100.1%;工業完成投資1190.36億元,占100.2%;服務業完成投資507.15億元,占93.4%;社會事業完成投資120.23億元,占89.8%。
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2017年年初以來,一批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如尤溪中仙至建寧里心高速公路初步設計獲國家交通運輸部批復;福州市軌道交通6號線工程初步設計、閩江防洪工程福州段(四期)可行性研究報告、漳武線永定至上杭高速公路永定高頭至城區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等獲福建省發改委批復;福建省隆溪汽車有限公司年產1500輛專用汽車生產項目、福建藍海專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年產3000臺拖掛車生產項目等獲福建省發改委核準。
(文/吳凱)

武夷山市五夫鎮自然風光(五夫鎮人民政府 供圖)
近日,福建省文化廳出臺《關于特色文化文物示范村鎮建設項目實施方案》,提出要借鑒臺灣特色小鎮建設經驗,引入臺灣文創企業和個人設計工作室等,參與福建省特色文化文物示范村鎮包裝、演藝、文創項目建設,促進傳統產業的活化升級。
為促進“文化+特色村鎮”融合發展,2017年福建省選取武夷山市五夫鎮、安溪縣湖頭鎮、建陽建盞文化小鎮等10個人文歷史、文物遺存、紅色文化、戲曲文化、傳統工藝、文化創意等方面特色鮮明的示范村鎮,予以重點指導和扶持。
福建省文化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安排,福建省下一步將學習借鑒臺灣發展文化觀光游、文化體驗游、文化休閑游等方面的經驗做法,依托各地自然風光、人文景觀等資源稟賦,吸引臺灣文創團隊參與特色文化文物示范村鎮建設,并使之成為對臺交流和文化旅游的新增長點。
(文/夏明)
日前,住建部公布2017年“中國人居環境獎”獲獎名單,福建省9個項目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獎”范例獎,獲獎數量位列全國第一,也是福建省歷年獲獎數量最多的一年。
這9個項目包括青年建筑師駐村行動項目、福州市鼓樓區舊城更新項目、泉州市德化縣進城務工人員安居項目、泉州市永春縣桃溪生態修復工程項目、莆田市生態綠心保護修復項目、廈門市自行車快速道示范段規劃建設項目、漳州市漳州古城保護建設(一期)項目、南平市政和縣石圳村新農村建設項目、邵武市和平鎮特色小城鎮建設項目,主要涉及住房條件改善、水環境治理、城市園林綠化及城市生態修復、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舊城有機更新、發展城市綠色交通、小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人居環境宣傳等主題。
“中國人居環境獎”是由住建部于2000年設立的全國人居環境建設領域最高榮譽獎項。2017年,全國共評審出綜合獎2個、范例獎60個。福建省一次捧回“中國人居環境獎”9個“國字號”獎項,再一次體現了近年來福建省宜居環境建設所取得的顯著成效。
(文/鄭蕓)

中國武夷兩項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境外工程)
11月3日,中國建筑業協會公布2016~2017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境外工程),中國武夷肯尼亞商業銀行總部大樓、肯尼亞特比—摩亞雷(A2)公路兩項目成功入選,這也是福建省企業首次獲得該獎。
作為中國建筑業最高獎的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每年評選一次,由住建部、中國建筑業協會組織評獎和頒發。
(文/黃穎)
11月6日上午,長樂舉行撤市設區授、掛牌儀式,存續23年多的“長樂市”成為歷史,新的“福州市長樂區”正式成立,福州進入“六區時代”。
經國務院批準,長樂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撤銷長樂市,整建制設立福州市長樂區;撤市設區后,長樂行政區域范圍不變,行政隸屬關系不變,政府駐地不變;以原長樂市的行政區域為長樂區的行政區域,以已勘定的原長樂市行政區域界線為長樂區的行政區域界線,轄區面積658平方公里,人口72.5萬。
長樂撤市設區是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福州工作時提出的“東進南下”、“海上福州”發展戰略的具體舉措,是加快推進濱海新城建設的重要途徑。這也為長樂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機遇,有利于長樂快速融入福州大都市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長樂撤市設區之后,福州市區面積從1043平方公里增加到1701平方公里,擴大63%,大大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市區常住人口從313萬增加到385.1萬,提高23%,大大增強了城市消費動力和人氣活力。
(文/鄭柏玲)
11月6日,福廈高鐵客專泉港段項目舉行開工檢查活動。這意味著經過兩年的前期準備,福廈高鐵客專泉港段正式開工動建,將填補泉州市泉港區沒有高鐵站點的空白。
據了解,福廈高鐵客專自福州南站引出,途經福州、莆田、泉州、廈門,最后引入漳州站,全長277.4公里。泉港段位于項目中間,貫北通南,需建設9座橋梁、4條隧道,總投資達30億元以上。福廈高鐵客專經過泉港17.6公里,涉及4個鎮(街道)的17個建制村,計劃2022年建成通車。
(文/陳曦)
11月16日,在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北東口水道段施工現場,中國鐵建大橋工程局工人正在加緊建設。目前,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橋1895根樁基施工全部完成,橋梁施工已從水下施工轉入墩身及梁部施工。全橋線下工程預計2019年11月完成貫通,達到鋪軌條件。
據悉,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是連接長樂副中心城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的快速通道,是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公鐵兩用跨海大橋。
(文/林輝)
近日,安溪縣三安大橋及連接線建成通車。三安大橋位于安溪縣城,東起老城區大同路,向西跨越西溪延伸至二環路,全長1920米,工程施工歷時30個月。
三安大橋及連接線的建成通車,既構建了城市快速通道“主動脈”,極大方便了茶鄉群眾出行,又進一步密切了新老城區之間的互動聯系。
在三安大橋的籌建中,三安集團董事長林秀成捐資3億元支持項目建設,展現了安溪企業家貢獻家鄉的擔當精神和奉獻社會的大愛情懷。據悉,林秀成已先后捐贈10多億元,支持家鄉發展及公益慈善事業。
(文/鄭凱)
2017年,莆田市通過實施堤防建設、污水治理、岸坡綠化等工程,修復河床、河岸、河灘,保護水質,統籌江河湖庫水系連通,推進安全生態水系建設,先后建成了湄洲島湖石淉、仙游仙水溪、秀嶼笏石溪等安全生態河道,共計45公里,集“防洪、景觀、生態”為一體。
近年來,莆田市在河道治理方面積累了許多經驗。首先是防洪保安,如木蘭溪城區段防洪標準要達到50年一遇,城區河道防洪標準要達到30年一遇;同時,綜合考慮公園、綠地等設施建設,構筑親水平臺、休閑棧道;此外,與文化傳承相結合,保護古堤、古渡口、古橋、古樹、古民居等,以及河岸荔枝林帶、天然林木,挖掘人文元素,留住鄉愁。
據了解,2018年,莆田市將實施28公里的河道生態治理工程,包括木蘭陂與南北渠水系連通、延壽溪上游及其支流安全生態水系治理等。
(文/陳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