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平
老茶館
王福平

一名老茶客騎著共享單車來到老茶館。茶館沒有店名招牌,只見“敬祝偉大領袖毛主席萬壽無疆”13個大字躍然木板墻上。

一杯茶香,一品人生。
凌晨四點多,李強和往常一樣匆匆來到了自己經營多年的老茶館開爐生火、清洗茶具。他知道,今天是假日,造訪的茶客一定不少。
李強的老茶館名叫觀音閣老茶館,雖沒有店名招牌,但整個成都茶界無人不知。茶館位于成都雙流縣彭鎮,距雙流國際機場6公里,距成都市區中心15公里,因其獨具川西民俗風情而名揚海內外。于是借此川西之行返程候機閑時,慕名而至。

老茶館為老茶客們提供一元一杯的花茶

談古論今,談笑風生。
茶館占地兩三百平米,磚木結構的平房兩面臨街,前后大門全是長長的木質舊鋪板拼合而成。走進茶館,堂里的木梁木柱已有點歪歪扭扭,烏黑的墻面處處露出了斑駁的竹籬,土質的地面凸凹不平,老茶桌、老竹椅、老茶碗、老虎灶、老鋁壺、老水瓶,眼前的一切恍若穿越時空回到明清。老茶館的柜臺背后,一幅毛主席的畫像還放射著光芒,墻面四處寫著大紅字的毛主席語錄,屋檐正中鑲嵌著一顆閃閃紅星,仿佛定格了一個時代的記憶。

堂里的木梁木柱已有點歪歪扭扭,烏黑的墻面處處露出了斑駁的竹籬,一幅毛主席的畫像還放射著光芒,墻面四處寫著大紅字的毛主席語錄。
鎮上的老人每天都起得很早,五六點鐘便早早來到了老茶館占位置。一杯清茶,一聲問候,談古論今,談笑風生,也有的不愿待在家里,專門是來湊湊熱鬧看電視、看報紙、打牌、聽快板書的,這里成了當地老年人重要的休閑、社交和養老的場所。他們困了,就打個盹兒或是抽上一只葉子煙,想坐多久就坐多久,也沒人會趕你而走,半日時光就這樣一晃而過,他們在茶香、煙香的彌漫中,靜靜地享受著屬于自己的幸福方式,感受著一份淳樸、快樂、悠閑和鄉愁。
李強說,觀音閣老茶館的前身是觀音閣寺廟,一百多年前彭鎮被一場火災化為灰燼,唯此寺廟幸存下來,后來被改造成茶館。觀音閣現在的產權隸屬于他母親單位的供銷社。1995年,土生土長的李強將其承包下來后,為了保護古建,留住記憶,留住老茶客,他在經營理念上動了一番腦筋。他原原本本地保留了舊時的建筑風格和內部裝飾,喝茶堅持內外有別,為老茶客們則提供一元一杯的花茶,一直艱難地維持至今天。
于是,這個老店獨特的歷史文化痕跡和人文環境吸引著一波又一波影視、文藝界人士紛至沓來,彭鎮老茶館現已成為成都文化的一個符號,遠近聞名。就憑這一點,相比當下那些所謂的旅游開發理念,李強要比他們高明許多。
老茶館,演繹著川西人民清悠、質樸的市井生活。在這里,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人心的浮躁,喝的是一份生活態度,品的是一種人生百味。而唯有真正來到這里,您才能切身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