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晟,傅 榮,澤仁青措,譚 超
(1.遵義醫學院 貴州 遵義 563003;2.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整形外科 四川 成都 610072; 3.四川省第五人民醫院普外科 四川 成都 610031;4.彭山區人民醫院皮膚科 四川 眉山 620860)
腋臭是腋窩真皮下大汗腺(頂泌汗腺)分泌異常物質,經細菌分解產生特殊異味所致,目前患者多以腋窩有明顯異味或分泌過多汗液兩種原因就診,大汗腺過多增生和分泌物質導致腋臭,而小汗腺分泌過多汗液則導致多汗癥[1-3]。腋臭在我國發病率高達4.6%,雖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任何傷害,但是嚴重影響患者的社交、工作生活,給患者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4-5]。腋臭的治療可追溯到半個世紀之前,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治療腋臭的方式主要有:藥物治療、腋毛區梭形皮膚切除術、皮瓣法微創手術、小切口搔刮術、各種激光治療,不論何種治療方式均以破壞大汗腺為主[6-8]。筆者自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采用黃金微針與皮瓣法微創手術治療腋臭,并對這些病例進行隨訪,觀察臨床療效、術后并發癥及美容效果,進行回顧性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以四川省人民醫院整形外科及四川省第五人民醫院普外科收治的152例腋臭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為雙側腋臭,排除既往有腋臭手術治療史、嚴重內科疾病、凝血功能異常者,女性患者避開月經期。所有患者隨機分為2組,實驗組68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40例,年齡19~51歲,平均27.8歲;對照組84例,男性39例,女性45例,年齡16~48歲,平均30.2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實驗組:采用黃金微針(BodyTite)治療,該儀器產自以色列,由主機、手柄和治療頭組成,見圖1。①術前備皮,雙上肢外展120°,術前標記(圍繞腋毛區域外側邊緣標記1圈,在腋毛區域外1.0~1.5cm處再次標記1圈,碘酊固定標記);②配置腫脹液:4支利多卡因(5ml:0.1g)+0.4ml腎上腺素(1ml:1mg)+100ml生理鹽水,采用皮下局部腫脹麻醉,注射腫脹液時范圍略超過標記線;③沿切口線切開皮膚,至淺筋膜層,用甲狀腺剪在真皮下脂肪層潛行剝離,剝離范圍為術前標記區域,向外翻開皮瓣,在直視下剪掉真皮下頂泌腺和根部毛囊,注意修剪厚度不易過薄,保護真皮下血管網,避免皮瓣壞死,檢查無殘留后,仔細止血,用生理鹽水沖洗空腔,絲線間斷縫合傷口,放置引流條,防止積血積液,棉墊加壓包扎,“8”字繃帶包扎6d,術后第2天拔出引流條,術后2周視傷口愈合情況拆線[9-12]。常規消毒鋪巾,暴露腋窩區域,配置腫脹液:4支利多卡因(5ml:0.1g)+100ml生理鹽水,用5ml注射器均勻注射標記區域,腫脹液邊緣注射范圍適當超過外圈范圍;③調節主機參數:治療深度4.0~5.0mm,功率16~20W,脈寬1 800~2 200ms,將一次性使用治療頭安裝至手柄上進行第一遍治療,使用時治療頭緊貼皮膚,且手柄與治療部位要呈垂直狀態,先激發讓黃金微針針尖刺入皮膚,釋放射頻能量治療后,待針尖完全退出回縮入治療頭內,手柄才能放松,若放松過早或手柄與治療部位存在角度偏差,微針針尖接觸到表層皮膚,高溫射頻易造成表皮的灼傷,每側腋窩外圈范圍內均勻激發治療1次,一側治療后墊干凈紗布,冰袋冷敷,另一側腋窩繼續操作,治療后冷敷,冷敷時間約30min;④再次腋窩內圈范圍內行第二遍治療,每側各進行兩次治療;⑤術后立即涂抹抗生素軟膏,冰袋冷敷1h,囑患者雙手叉腰,保持腋窩清潔干燥,2d內避免沾水,每日消毒3次。

圖1 黃金微針治療頭
1.2.2 對照組:采用皮瓣法微創手術治療。①術前備皮,雙上肢外展120°,標記腋毛區域外0.5~1.0cm為剝離范圍,然后根據皮膚皺褶,在橢圓形剝離范圍中間標記一長約2.5~3.5cm的切口線,碘酊固定標記,常規消毒鋪巾;
1.3 評價指標:療效判定標準:①治愈:患者和旁人緊靠腋部感覺無異味,對手術效果滿意;②顯效:患者自覺有輕微異味,較術前明顯好轉,不要求再次手術,旁人在50cm外不能察覺或察覺有輕微異味;③無效:旁人在50cm外或患者覺得有明顯異味,要求再次手術或認為有必要進行再次手術。有效率=(治愈+顯效)例數/總例數×100%。治療腋臭的并發癥有瘢痕增生、切口延遲愈合、切口裂開、皮下血腫、皮下積液、感染、皮瓣壞死、上肢活動受限、色素沉著等[13-14],本次以最常見的并發癥(瘢痕增生、切口延遲愈合、皮下血腫、皮下積液、感染、皮瓣壞死)為標準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結果:術后隨訪6~12個月,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8.2%高于對照組的85.7%,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實驗組患者治療后出現2例皮膚散在點狀瘢痕,系操作不當引起的,其余病例恢復良好,無感染、積液、壞死等并發癥。對照組治療后出現4例切口瘢痕增生明顯,影響外觀;有5例切口愈合差,延遲愈合(愈合時間超過30d);有1例術后第2天出現皮下血腫,系術中止血不當造成,及時給予拆除縫線清除血腫治療;有2例出現皮下積液,給予空針穿刺抽吸+加壓包扎;有1例患者出現局部少量皮瓣壞死,其余病例無感染等不良并發癥。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94%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例(%)]
2.3 兩組患者美容效果觀察結果:觀察組患者黃金微針治療后腋窩皮膚幾乎表面無瘢痕,無色素沉著,腋窩皮膚無明顯不良反應;對照組皮瓣法微創手術治療后易出現瘢痕、色素沉著,少數病例甚至因切口愈合不良形成瘢痕增生,影響上肢活動及外觀。見圖2~3。

圖2 觀察組,黃金微針治療

圖3 對照組,皮瓣法微創手術治療
我國引進黃金微針治療儀已有3年時間,該儀器將點陣式微針插入真皮下,微針四周除針尖外采用特殊材料絕緣處理(見圖1),尖端釋放射頻能量,破壞真皮下頂泌汗腺組織,避免了表皮熱灼傷及結痂現象,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激光和射頻治療深度不確定、表皮損傷不易控制、色素沉著等問題,治療腋臭效果顯著。四川省人民醫院整形外科采用皮瓣法微創手術治療腋臭已有十余年的歷史,經驗豐富,該方法是目前臨床治療腋臭手術中最常用的一種,早已得到廣大臨床醫師的認可。皮瓣法治療腋臭術后存在各類并發癥發生風險,雖然其并發癥發生率已遠遠低于其他手術,但是經驗豐富的醫生也難以徹底杜絕并發癥的發生[15-18]。黃金微針治療腋臭不僅有效,最主要的優點在于其治療后局部皮膚無明顯損傷、無瘢痕增生、無需換藥、疼痛感輕、恢復快,幾乎避免了皮瓣法微創手術后的所有并發癥,而且其術后護理方便,減少了手術換藥的麻煩,患者易接受。對于大汗腺分布范圍過寬的患者,為避免皮瓣壞死,皮瓣法微創手術不能過度做皮下剝離,因此存在邊緣部分大汗腺修剪不徹底的情況,此時采取聯合黃金微針治療邊緣部分大汗腺效果顯著,但這樣增加了治療的費用。采用黃金微針治療后雖有部分患者療效差,但是再次使用后均能解決問題;同樣采用皮瓣法微創治療術后無效的患者再采用黃金微針治療,后期調查顯示患者自覺癥狀明顯得到改善。黃金微針不僅可用于腋臭的治療,且可刺激真皮層中膠原蛋白變性、增生,可用于改善面部皮膚年輕化、毛孔粗大、痤瘡萎縮性瘢痕、妊娠紋等方面,效果顯著,只需更換專門的治療頭即可。
腋臭的治療方式有多種,筆者認為理想的治療方式應該具備的條件:①治愈率高,遠期復發率低;②腋窩瘢痕小而隱蔽,不影響外觀;③局部發生壞死、感染、血腫、積液等并發癥低。而黃金微針治療幾乎均滿足以上條件,在有效率無明顯差異的情況下,黃金微針較皮瓣法微創手術有更大的優勢,是一種理想的治療方式。本次研究發現黃金微針治療存在一些問題:①該儀器引進國內時間短,大多數地方并沒有開展此治療項目,缺乏大量的臨床資料;②筆者進行術后隨訪時間短,遠期效果有待進一步研究;③操作該儀器時使用微針進行依次激發治療,耗時長,按壓操作費力,易產生疲勞感;④操作過程中若治療頭按壓皮膚不緊密或放松過早,均會引起表面皮膚的灼傷,與操作者技術熟練度有關。筆者認為該儀器有待進一步改進,比如治療頭采用負壓吸引的方式,讓皮膚在負壓環境下自動貼近治療頭進行治療,這樣即避免了操作時費力費時,又可讓微針完全刺入真皮下,避免了表皮的灼傷。
本次以兩家醫院病例結合的方式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黃金微針與皮瓣法微創手術治療腋臭臨床療效無明顯差異,但黃金微針術后并發癥遠遠低于皮瓣法微創手術,且術后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筆者認為黃金微針在治療腋臭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可進一步用于臨床研究。
[1]James AG,Austin CJ,Cox DS,et al.Microb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origins of human axillary odour[J].FEMS Microbiol Ecol,2013,83(3):527-540.
[2]朱喆辰,章宏偉.腋臭發病機制及相關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4,27(8):881-883.
[3]Perera E,Sinclair R.Hyperhidrosis and bromhidrosis: a guide to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J].Aust Fam Physician,2013,42(5):266-269.
[4]栗穎利,陳輝.腋臭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7):1082-1084.
[5]劉玉磊,段永安,陳振雨.微創腋臭根治術臨床應用進展[J].齊魯醫學雜志,2011,26(2): 181-182.
[6]Yang H,Zhang MY,Ding SL,et al.Modified tumescent liposuctioncurettage through mini incis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secondary axillary bromhidrosis with subcutaneous scarring[J].Plast Reconstr Surg,2012,130(6):916e-918e.
[7]Jung SK,Jang HW,Kim HJ,et al.A prospective, long-term followup study of 1,444 nm Nd: YAG laser: a new modality for treating axillary bromhidrosis[J]. Ann Dermatol,2014,26(2):184-188.
[8]He J,Wang T,Dong J.Effectiveness of botulinum toxin A inj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econdary axillary bromhidrosis[J].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2017,70(11):1641-1645.
[9]戴葉芹,許愛娥.微孔引流在皮下修剪術治療腋臭中的作用[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5,48(3):191-192.
[10]馬博,任菲,梁國平.兩種美容術式治療腋臭的療效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1): 15-18.
[11]郭國祥,王彪,黃循鐳.兩種術式治療腋臭的臨床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13,22(4): 437-439.
[12]陳劍名,楊鎮生,黃海濱.小切口修剪頂泌汗腺治療腋臭的技術要點探討[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8):1115-1117.
[13]鄭智華,夏云,朱宏亮,等.微創腋臭切除術治療腋臭的療效[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53(1):46-48.
[14]李珍珍,姚廣東,王錫蓓,等.保留真皮下血管網微創小切口治療腋臭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16,25(11):36-38.
[15]Wang C,Wu H,Du F,et al.Axillary Osmidrosis Treatment Using an Aggressive Suction–Curettage Technique: A Clinical Study on Paired Control[J].Aesthetic Plast Surg,2015,39(4):608-615.
[16]劉文芳,邢衛斌,趙子申,等.小切口頂泌汗腺切除術和光纖激光法治療腋臭的療效比較[J].實用皮膚病學雜志,2014,7(2):131-132.
[17]肖霞,蔣斌,劉志坤,等.改良微創手術治療128例腋臭患者臨床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 2013,22(2):246-248.
[18]Wang R,Yang J,Sun J.A 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 for axillary osmidrosis: subcutaneous curettage combined with trimming through a small incision[J]. Aesthetic Plast Surg,2015,39(1):1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