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許嬌
摘 要:在素質理念在教育領域廣泛推行的情景下,小學班主任在對班級管理過程中,應積極整改管理方法與模式,推動學生身心成長進程。本文對農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觀念滯后性顯著、小學生集體意識薄弱化以及管理方式單一化等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對應的突破方式。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困境;突破方式
農村學校中的學生可能因為父母外出打工、父母學歷較低以及家庭經濟較差等因素的困擾,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得到足夠的引導。班級是學習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班級學生的教育者、導向者與組織者。為了使農村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班主任應對班級進行有效管理,不斷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并培養健全的人格。
一、農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困境分析
(一)管理觀念滯后性顯著
四年級的小學正處于低、高年級的轉型時段,他們心理與生理等方面的發展特別性顯著。班主任對身處該時段學生的管理方式影響學生后續發展趨向,關系著學生是否養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但是當下部分班主任思想陳舊化,認為學生年紀尚小,不適宜對他們的行為方式提出過多的要求,導致學生無法培養自己自主學習等能力,為獲得高分可能出現作弊的行為,破壞了班級風貌。班主任之所以沒有重視對學生學習能力進行培養,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觀念滯后,沒有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不利于學生個性的培養與發展,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
(二)小學生集體意識薄弱化
班級可以被視為一個大家庭,學生作為家庭成員對家庭發展發揮的作用是極為顯著的。樹立集體觀念,這在提升班級凝聚力方面體現出巨大應用價值,只有這樣才會構建共同進步的格局[1]。但是現階段,很多小學生為獨生之女,缺乏集體意識,在班級各項文藝演出活動以及學習競賽活動中沒有互幫互助,不利于班級各項活動的順利有效運行。
(三)管理方式單一化顯著
在應試教育理念的長期作用下,小學班主任在經常采用監管的方式去督促學生學習,以提升班級管理效率。不管在學習還是生活上,班主任總是給學生留下一種刻板、嚴肅的面孔,不利于拉近師生間距離。此外,在現實管理進程中班主任沒有參照學生個性的差異性編制管理計劃,整體性管理模式的應用不利于小學生潛質的挖掘與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也被埋沒。
二、農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突破方式
(一)積極整改管理觀念
在素質理念推行的時代中,小學班主任在對班級管理進程中,扮演好管理者角色的同時,也要承擔其學生間關系協調的責任,并對學生的思想進行耐心引導,以不斷強化其行為方式的規范性。例如,班主任發現有一名學生經常上學遲到,而使班級沒有獲得“流動紅旗”的榮譽,班主任并沒有當眾對其進行批評,而是在課余時間與該名同學進行談話,從談話中班主任了解到該名同學是因為交通不便而遲到的。班主任對其投入理解的目光,并耐心的向該名同學講述了維護班級榮譽、遵守班級規則的意義,向該名同學提出了改變乘車路線或者是提前10min出發的建議。在班主任和藹說教下,該名同學暗暗下決心盡量不遲到。班主任也發現在后續的幾個星期中,該名同學總是早早到班級溫習功課。
在對四年級小學生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積極培養與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養成自律的良好習慣,為未來發展鋪路墊石。
(二)協助學生樹立集體意識
班主任可以采用帶領班級干部組織組織一些集體活動的方式,以強化學生的集體意識,該類活動應具有趣味性,這樣才能夠滿足小學生身心發展需求,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2]。例如,組織全班同學進行“丟沙包”的游戲活動中,使學生在活動中身心得到放松的同時,也增進了與同伴之間的情誼,拉近師生之間距離。班主任也可以采用“奧數題,猜猜猜”的教育性集體活動,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斷進步,共同提升數學計算能力。
(三)參照學生特點編制管理計劃
處于小學時段的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相對薄弱化,在各種外界因素的干擾下學生很難專注的學習知識,對知識學習效果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班主任應將教書育人的職責發揮出來,對學生個性進行整體分析的基礎上,探尋影響學生對知識學習效果以及干擾班級管理效率的多樣因素,繼而有針對性編制管理計劃。在不可控因素多樣與繁雜的情況下,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難度就會存在較大難度。
例如,班主任發現一名小學生在課堂上不專心聽講、隨意說話,影響自己以及周邊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效果,此時班主任可以采用重整班紀班規的方式,規定全班同學一周中哪天在學科教學中獲得課任老師贊賞次數最多,就擁有45min的自由活動時間。班主任在對班紀班規編制的過程中,應不斷強化其系統性、多元性與科學性,在實施期間不應急于求成,具備細心、耐心的職業素養,面對班級學生的點滴進步進行適度夸獎,以強化學生不斷進步的信念。面對情況特殊的學生,給予差異性教導,長此以往,班級管理制度的實用價值就會彰顯出來。
三、結束語
綜合全文論述的內容,對班主任班級管理中遇到的問題有更為全面認識,同時也掌握了幾點優化班級管理效果的對策。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實踐中,應不斷調整管理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意識,從滿足學生現實發展的角度出發,不斷強化管理方式的多樣性、科學性與藝術性,以最大限度提升班級管理效果,協助四年級小學以更加飽滿的信心迎接后續學習與生活,在農村的沃土上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孫銘霞.淺議提高農村小學班主任信息技術利用的有效途徑[J].農業網絡信息,2016,(11):155-157.
[2]喬芝芳.淺談農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