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 沈智 甘楠楠
【摘 要】本文采用實地考察、問卷調查、訪談、對比分析、數理統計等方法,對焦作市大學生夜跑情況進行調查,掌握大學生夜跑的特征,并對大學生夜跑過程中遇見的問題、成因進行研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減少大學生夜跑的安全隱患,提高夜跑成效。
【關鍵詞】大學生;夜跑;調查
中圖分類號:C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3-0123-02
快節奏生活已成為當前社會的主流,人們都在急切尋求科學、健康的釋放壓力的方法,大學生們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夜跑——這一時尚的鍛煉方式應運而生,其不需要特殊設備,不受場地限制,便捷的運動方式很快被大眾所接受,但晚上諸多的不確定因素及安全隱患也同樣影響著夜跑效果,切不可麻痹大意。本文對焦作市大學生夜跑情況進行調查,旨在掌握其特征,并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以減少大學生夜跑的安全隱患,讓更多的大學生安全、科學、合理地參與其中。
一、夜跑含義及功能
夜跑,顧名思義就是夜晚跑步,這個概念來源于跑步,工作一天的人們在夜幕下放松身心,是眼下最為時尚的健身方式。現在夜跑還有一個好聽的英文名字——FunRun。從字面來看,FunRun應該是“快樂、自由、無拘束地跑”,實際上這正是夜跑的主題。[1]經研究證實,夜跑有以下功能。
第一,夜跑可以鍛煉身體,增強身體代謝能力,提升人體心肺功能,讓身體更健康。第二,夜跑可以磨煉人的意志,培養人們堅持到底、不輕言放棄的性格,讓人變得更加自信勇敢堅強。第三,夜跑具有調節心情、緩解壓力的作用。
二、夜跑現狀
(一)夜跑動機
通過調查得知,大學生夜跑男女比例差別不大,72.50%的大學生夜跑動機很明確,即順利通過國家體質健康測試,因為測試成績的好壞決定了能否獲得獎學金、是否可以順利畢業等;有15.40%的大學生參加夜跑是為了緩解學習壓力;有8.30%的大學生參加夜跑是為了健身健美;還有3.80%的大學生參加夜跑是為了鍛煉意志或其他動機,如睡前進行中小強度的運動能夠提高睡眠質量。另外,“有伴”(28.33%)、“空氣好”(11.67%)等也是大學生選擇晚上夜跑的原因。
(二)夜跑時間、強度和頻率
大學生夜跑多集中在春夏交替和秋冬交替季節,天氣太冷或太熱時,參加夜跑的人數較少。大學生夜跑的時間均集中在19時至22時,其中,在19時至20時進行夜跑的學生占調查總人數的25.83%;在20時至21時進行夜跑的學生占調查總人數的38.33%;選擇在21時至22時進行夜跑的學生占調查總人數的35.83%。
大學生鍛煉時間與學校的課程安排和作息時間密切相關。調查中,晚上“有時間”的大學生占到了調查總人數的82.5%,一般的學生都會選擇在18時左右吃晚飯,之后休息一下或上課或自習,因此21時以后就成了鍛煉的高峰期。
調查顯示,4.40%的學生夜跑時間少于15分鐘;42.50%的學生夜跑時間在30分鐘之內;持續活動30-60分鐘的學生占47.50%;多于1小時的學生占5.60%。訪談得知,大多數參與夜跑的學生以中小強度為主,以慢跑、身體微出汗為準,只有少數學生跑得大汗淋漓。另外,有一小部分有明確目標的學生,比如想在運動會拿名次、立志于拿獎學金體側必須得高分的,才會自我監督使用手機、秒表、計步器等工具測試跑步的成績,進行中、高強度訓練,且持續時間多為一周左右。
在被調查的夜跑學生中,每周夜跑1次的占14.17%;每周夜跑2-3次的占61.67%;每周夜跑4-5次的占15.00%;每天都夜跑的占9.17%。由此可見,每周夜跑2-3次的學生最多。大學生每周夜跑的次數有著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調查發現,能保持夜跑強度和較高頻率的大學生大都有著某種明確的志向,如立志拿獎學金、運動會拿名次、考研、考公務員、參加馬拉松等,多為生活有規律或具有高尚志趣但掌握體育運動技術較少的人。
(三)夜跑場所及方式
調查顯示,在學校運動場進行夜跑的學生占總調查人數的80.83%;在環校路(人行道)進行夜跑的學生占總調查人數的0.83%;在無固定路線進行夜跑學生占調查人數的15.83%;在公園、湖邊等其他地點進行夜跑的學生占調查人數的2.50%。部分大學生覺得學校操場人數過多,紛紛選擇校園內環境好、空氣質量好、綠樹成蔭的教學樓或圖書館周圍及環校路進行鍛煉。還有一部分學生喜歡在校外如龍源湖公園、科技館、太極中心、圖書館與高校之間的大道上進行鍛煉,他們認為,在寬闊的林蔭道、人行道上跑步比較安全,且晚上車輛少、行人少,空間景物變化多,跑步感覺不累。
夜跑的主要方式有個人、結伴和團體組織等;校園內以個人或2-3人結伴夜跑較多,校外以1-2人結伴夜跑較多。
(四)大學生夜跑中存在的問題
體育場的健身路徑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照明設備的缺乏,增加運動的危險性;新體育場安裝了大的照明燈,但安裝地點不太合理,訪談中學生反映,燈光過于刺眼,明暗交替產生眩暈的感覺,目前還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體育場周邊均設有衛生間,但衛生條件較差。調查得知,夜跑學生經常在健身路徑處做準備活動和運動后的拉伸運動,但是有很多學生坐在那里聊天,影響健身路徑的使用頻率。
此外,校內一些照明情況良好的環校路,以及風景優美的校內湖畔,也是夜跑的場所,但是校園內機動車的車速較高,存在安全隱患。在校外、湖邊(河道旁)等地方進行夜跑,據實地考察得知,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如路面有磚石、沙土等建筑垃圾,窨井蓋缺失等;個別地方較偏僻,太晚鍛煉容易引起交通事故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脅。但有65.50%的被調查學生認為,只要自己小心就不會發生安全事故。可見,大部分夜跑學生安全意識薄弱,自我保護意識較差。
大學生夜跑時多已習慣攜帶手機、耳機、APP運動軟件和運動手環等設備,這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參與到運動中來,但容易分散注意力而引起安全事故。其中有75.25%的被調查學生認為,佩戴這些設備不會影響夜跑安全。
校內的安全運動知識宣傳欄很少,除了體育學院附近和大學生活動中心附近有運動安全提示外,只有校內湖畔有著很小的一塊“水深危險”提示性標語,其他大學生經常進行夜跑的地方幾乎沒有。校外晚練的有專門跑步的公益組織拿著擴音器集體快走并不斷做些手臂動作,校內沒有相關組織和指導人員。調查顯示,夜跑前做準備活動的學生僅占被調查人數的25.83%;有74.17%的學生不做準備活動,因為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慢跑不需要做準備活動。訪談得知,大學生夜跑前的就餐情況極其不規律,有提前一個小時吃飯的,有提前30分鐘吃飯的,還有少數學生剛吃完飯就去跑步,甚至有些學生為減肥還空腹夜跑,這樣很容易因低血糖或體力不支而暈倒;也有部分學生是跑后才就餐,由于飲食時間的不確定性,有些學生夜跑的效果也因此降低。
(五)影響大學生參與夜跑的因素分析
調查顯示,自然環境、天氣情況、空氣質量、機動車增加、生態環境的破壞,霧霾天氣的增加,霧霾程度的加重,同樣也會影響夜跑人數和質量。[4]另外下午后兩節及夜晚課程安排情況、體質健康測試的時間安排、塑膠場地較少、場地內設施利用率低、校內外環境不太安全、健身資源缺乏、洗浴不方便、社會治安狀況等是影響大學生夜跑的客觀因素。課業緊張、缺乏專業人士指導、夜跑學生偶有腳踝扭傷或肌肉拉傷是影響夜跑積極性的因素;影響大學生夜跑的主觀因素主要有身體狀況(49.17%)、個人意愿(75%)和有無同伴(32.5%)等。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夜跑人群中男女生比例差別不大。大學生參與夜跑的目的包括:通過國家體質健康測試、緩解學習壓力、健身健美、社交等。夜跑時間主要集中在19時-22時;大多數學生都能堅持每周夜跑2-3次,每次跑30-60分鐘,強度為中小強度。學校運動場是夜跑的主要場所,部分學生在校內環校路(人行道)、湖邊(河道旁)夜跑,少數學生在校外人行道和公園進行夜跑,無固定夜跑路線。
體育場健身設施不足,存在安全隱患且利用率不高,照明燈光不足或明暗不適;校內的安全運動知識宣傳欄很少,校外幾乎沒有;校內校外夜跑環境均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大部分夜跑學生的安全意識薄弱,夜跑前做準備活動的較少,只有部分學生做夜跑后的放松活動,晚飯時間和夜跑時間間隔不夠科學,自我保護意識較弱,多數學生使用電子視聽設備更是增加了危險系數。21時至21時30分參加夜跑的人數太多,有部分學生并排走在跑道上影響其他人鍛煉;夜跑結束時洗浴中心已經關門,不方便洗浴。
(二)建議
夜跑應在19時至22時進行,時間控制在30-60分鐘,以中小強度為宜;夜跑時應穿舒適的運動服飾,最好有顏色鮮艷明亮的運動裝備,充分做好跑前熱身及跑后放松運動,要根據季節的不同采取相應的運動防護措施,特別是在冬夏兩季要適當調整運動強度和次數。
夜跑應選擇空氣清新且流通性較好的地方進行,不宜太偏僻,光線應明亮,最好結伴而行,這樣既能相互鼓勵又能增加安全性。制定運動計劃,并根據自身特點及時補充或修改計劃,尤其是患有急性或慢性疾病的學生,應及時咨詢醫生,量力而行,切忌盲目參加夜跑。
社會與學校應注意道路安全、道路配套設備的維護以及夜跑相關知識、注意事項、安全防范措施等的宣傳教育,以提升大學生夜跑的安全水平。
參考文獻:
[1]沈佳妮.大背景下衍生出的夜跑形式其影響及發展探討[A].2015第十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三)[C].北京:《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2015,3302-3303.
[2]邵剛.大學生夜跑現象的調查與分析——以長江師范學院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6,(16):92-94.
[3]張博.“夜跑”好處多鍛煉需注意[J].家庭醫學,2014,(12):33.
[4]胡精超,王莉.河南省大學生身體素質與社會經濟時空異質性分析—以河南理工大學為例[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8(3):109.
[5]刁江鈴.夜跑需加強安全防范知識[N].寶雞日報,2015-10-26(002).
[6]高花蘭.夜跑益處多規避誤區有技巧[J].青春期健康,2014,(1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