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孝志
【摘 要】對于乒乓球的教學來講,將“微教育模式”應用其中,能夠顯著改善其教學質量,以便于學生更好掌握乒乓球相關知識內容。文章首先分析“微教育模式”對于乒乓球教學質量的影響,然后對其具體實踐進行闡述,以發揮“微教育模式”的價值。
【關鍵詞】微教育模式;乒乓教學;質量;影響;實踐
中圖分類號:G8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3-0153-01
在乒乓球教學過程,“微教育模式”的應用,需要借助現代技術得以進行,例如:視聽技術等,只有將其合理應用在教學實踐中,才能對教學內容予以有效控制,以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而對于“微教育模式”來講,其主要是將教學細節作為重點,通過角色扮演和技能實踐等,以發揮其在乒乓球教學中的重要價值,進而提升學生乒乓球的學習能力。
一、“微教育模式”對于乒乓球教學質量的影響
結合以往教學經驗發現,乒乓球教學過程中,“微教育模式”能夠為師生教學起到積極作用,當和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對比后,此種教學模式可以顯著改善教學質量,以促進乒乓球教學的改革。而在深入研究“微教育模式”對于乒乓球教學質量的影響,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內容。
第一,乒乓球教學屬于細節性動作教育,“微教育模式”則以細節教學為主,有利于進行技術動作的細微教學。乒乓球作為實踐性運動,將“微教育模式”應用其中,主要是利用“微教育模式”展開實踐學習,通過相關比賽實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第二,在乒乓球教學過程,往往存在觀眾與裁判、比賽隊員和教練等角色,借助“微教育模式”角色扮演特點,對乒乓球進行微教育教學,使學生積極參與乒乓球的學習和練習過程,通過體驗與客串不同角色,對每位角色予以重新了解,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更好了解其相關文化內涵。
第三,每次學習均應給予反思和評價,乒乓球學習同樣如此。“微教育模式”可以通過課程學習的記錄,以便于學生更好進行重復觀看和了解,使其積極參與評價工作,以此判斷學生對于乒乓球的掌握情況,并從中發現問題做好后期改進和教學工作。
二、“微教育模式”在乒乓球教學中的實施
在對“微教育模式”進行具體實施時,可以將其具體分為五個環節,這些環節均應該根據學生需求進行,加強教學細節,進而突出“微教育模式”的教學價值,如圖1所示。
(一)學習需求的了解。基于“微教育模式”,教學活動的開展應該結合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因此,為了保證“微教育模式”得到有效落實,需要了解學生對于乒乓球學習的興趣,同時掌握學生關注內容,以便于進行教學方案的合理制定。例如:當對學生乒乓球能力予以測試時,主要包括反手推擋與多回合球、墊球與發球等。
(二)教學方案的制定。由于“微教育模式”與傳統教學存在較大差異,即對于教學細節的關注較多,因此進行教學內容的制定時,需要對其進行細化,部分次要內容則可以予以相應壓縮、刪減。與此同時,在制定教學方案時,不僅需要對教師教學行為予以明確,而且還應進行學生學習行為的預測,以便于乒乓球教學的順利進行。
(三)教學內容的設計。“微教育模式”主要強調教學內容多樣化與實用性,只有保證教學內容可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才能更好進行乒乓球的教學,使學生正確掌握相關知識內容。基于此,在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時,盡可能應用多媒體型、實踐型與示范型,能夠有效促進乒乓球教學的進行。
(四)教學實踐的展開。在乒乓球教學中“微教育模式”的實踐過程,能夠對教學內容、教學概念與教學構思予以全面展現,以此體現“微教育模式”基本特點。通常情況下,“微教育模式”實踐具體分為三個環節,即課堂創建、角色扮演、過程記錄。例如:在進行課堂場景的構建時,可以利用對抗賽與師生對打等方式進行,以便于創造特色教學氛圍,在此過程學生可以實現運動員和教練等相關角色輪換,并做好相關記錄工作。
(五)教學評價和反饋。在進行“微教育模式”教學后,還應該針對乒乓球教學課堂予以評價,如錄像觀看等方式掌握教學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進行教學方法的調整和優化,同時判斷教學目標、學習任務完成情況,以實現乒乓球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三、結束語
乒乓球屬于我國主要體育項目,筆者通過對“微教育模式”、乒乓球教學的分析發現,在進行乒乓球的教學時,對“微教育模式”予以貫徹落實,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于乒乓球的學習成績,而且還能改善當前教學質量。因此,對于該種教學模式的應用具有一定可行性,需要教師認真做好教學改革工作,以此提升乒乓球整體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澤承,韓政.“微教育模式”對于乒乓球教學的影響與實踐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5):174-179.
[2]陳新.淺析“微教育模式”在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0):74-75.
[3]喬亞軍.“微教育模式”在乒乓球教學中的影響與實踐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9):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