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 要】當代社會,電腦電子技術以及網絡已經充斥著人們的生活。當今科技發展迅速,針對教育方面的各種電子技術及軟件也應運而生。高校的教育對象是大學生,如果把這些技術運用到音樂學習中,相信他們一定很感興趣并且有助于加深對音樂的理解。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學;多媒體;電腦音樂軟件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3-0157-01
在當今的高校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已經普遍運用。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運用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深受大學生的喜愛。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電腦音樂軟件也應運而生。如今很多高校針對非音樂專業的學生開設音樂課程,豐富大家的音樂素養,而當代大學生對于高新技術有著深厚的興趣和敏感度,如果能夠將這些教學科技軟件應用到教學中去,不僅能夠提高大學生對音樂課程的興趣,更能夠加深對音樂的理解。
一、在樂理課上的運用
樂理課是高校音樂專業的基礎課程,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主要是通過粉筆板書來教學。教師如果運用Cakewalk音樂軟件,可以在上課前把需要用到的譜例打好保存,上課時播放,這樣能夠節省很多課內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并且在上課時可以通過鼠標的拖拽音符功能,展示和弦的各種形態、轉位等,以及不同音域音區等變化,讓學生更加直接感受到和弦、旋律等和聲效果。又比如,在講解和聲小調、旋律小調時,可以使用電腦寫作音階音符并播放,讓學生感受到這兩種音階變化音的差異。
二、在作曲課、配器課上的運用
作曲課也是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一門基礎課程,配器課可以說是作曲理論課的進一步實踐。這兩門課程中運用電腦音樂軟件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不具備聽覺上的音響效果,完全靠想象,是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運用電腦音樂技術,可以讓學生在作曲、配器時能夠聽到作品的效果,然后進行修改,使作品更加完美。比如配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電腦音樂軟件選擇各種不同的樂器搭配來讓學生體會各種配器的效果,從而選擇最合適的配器方案。
又如在作曲課程中,使用打譜軟件或者Cakewalk都能夠直接快速寫出音符,學生使用音樂軟件作曲能夠清晰聽到作品效果,從而得到反饋,進行下一步的修改和完善。這樣不僅幫助學生更好掌握所學知識,而且能夠讓學生跟緊時代的步伐,適應多元化的學習方式。
三、在視唱練耳課上的運用
目前大部分高校視唱練耳課程的教學模式是教師用鋼琴演奏所要訓練的單音、雙音、和弦、旋律,供學生視唱和練耳。這樣的教學教具只有鋼琴,存在訓練音色單一、容易產生聽覺疲勞以及難以演奏較難樂段等問題。教師如果使用電腦音樂軟件,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可以豐富傳統的教學方式,改善單一音響音色、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及效率。并且使課程變得生動,讓學生適應豐富多彩的音響效果。
另外,使用電腦音樂軟件,可以隨意隨時播放任何一個小節、任何一段樂句,并且速度、音調均可調節,這樣大大減輕了教師在課堂上演奏鋼琴或者反復示范視唱的勞累,還可以取得較高的教學質量。
四、在音樂素養課上的運用
多數高校都針對非音樂專業的學生開設了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相關課程。上課的地點多數不具備鋼琴教具,只有多媒體設備,教師主要采用多媒體播放音樂片段、器樂的圖片以及示范模唱等來進行教學,如果在課堂上運用電腦音樂軟件,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直接感受音樂、理解音樂。
比如在音樂欣賞環節,欣賞一部交響曲,非音樂專業的學生由于缺乏對樂隊、樂器、音色的認知和辨別,感覺枯燥無聊,從而失去興趣。運用音樂軟件,比如MIDI制作軟件,把譜例導入軟件,讓學生們清晰可見有哪些樂器,由多少聲部構成,并且結合每一種樂器的圖片分別播放每一種樂器演奏的旋律聲部,可以讓學生明確分辨每種樂器的音色,以及感受到和聲的神奇效果,感受到音樂作品的美。
又如,教師可以使用自動伴奏軟件,結合當下最流行的一些歌曲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跟唱,也可以通過軟件改變播放速度,或者改變伴奏型,讓學生體會到同一旋律多種變化后帶來的不同審美體驗。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掌握知識。
綜上所述,電腦音樂為教學提供了繁多的音色素材,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教學效率,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馬玉峰.高校音樂教學中電腦與音樂軟件的應用研究[J].教學研究,2010,33(2):73-75.
[2]趙宏麗.電腦音樂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及思維空間拓展[D].東北師范大學,2007.
[3]段順友.電腦音樂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光盤技術,2009,(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