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讓東主
摘要: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使人們的生活質量與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核心教育觀念也發生了重大轉變。藏區教育事業的創新發展,是祖國繁榮昌盛、民族團結統一的重要保障。如何利用先進教學方法,趣味性教學手段,進一步提高高中藏語文的教學質量,全方位優化語文課堂的教學結構,為藏區學生開拓出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促使其階段性成長任務的高效完成,迎合社會高素質、全能型人才需求,彰顯出人生的最高價值,這是藏語文教師們值得深入思考的首要問題。筆者憑借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對高中藏語文教學提出幾點新的看法。
關鍵詞:高中藏語文;教學質量;提高;策略;研究
引言:
藏語文化歷經了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發展,在高中教育領域綻放異彩。藏語文教學活動的及時開展,對高中生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產生了極大的積極影響。藏語文教材內容不斷更新,教學模式不斷轉變,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有效改善了高中藏語文教學局限性較大的現狀,適應時代教育的創新趨勢,成功開創了高中藏語文課堂教學的全新格局。那么如何進行藏語文教學質量的強化提升呢?下文筆者將展開一系列針對性敘述。
一、研究材料,明確層次
如果藏語文教學層次不夠明顯,那么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會過于盲目,學習成果也不甚顯著,最終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喪失,學習積極性隨之下降。比如,教學某一文章時,高一教師通常使用灌輸指導、高二教師通常提倡自主學習、高三教師通常要求合作探究,教學方向和教學路子有著較大差異,會讓學生產生不適應感,從而無法實現循序漸進中更好的理解知識,這對于高中生藏語水平的強化提升是十分不利的[1]。新課程改革后,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理念隨之產生,一名優秀的藏語教師,必須根據學生實際的認知情況制定出整體層次規劃方案,采用綜合訓練、針對性指導方法,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提高學習效率,在此基礎上提升藏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才能取得最佳成果。
二、自主合作、探究教學
教師要應做學生的點撥者或引路人,讓他們去尋找,探索,并解決問題。我認為“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模式不僅可以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流,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小組合作學習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較為輕松的環境。
(一)認真編寫導學案
導學案是學生預習的工具,是學習的抓手。通過導學案的引領,學生能夠自我開展自學。用導學案不能脫離教材,教材是第一手學習材料。不能有了導學案,就肢解了教材。整體閱讀教材、理解教材是首位的。通過導學案的問題,要回到教材中去,不能讓學生只注重尋找答案而不讀書,不品悟。問題的答案是讀出來的,同時在讀的過程又有新的生成;
(二)強調小組合作分工
教師一定要讓各小組明確任務,如果導學案有10個問題,那么就把10個問題分別讓每個小組承擔,每個小組重點研究一個問題,小組長領任務后,要給小組成員分工,各有其責;
(三)鼓勵學生不斷創新
教學中應對學生的創新表現予以及時的激勵,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火花燃起來,并開設各種獎項,如“進步獎”、“創意獎”等。專門鼓勵表現有特色、有創意的學生。
三、戒驕戒躁,總結方法
在學習上,首先要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須有堅持不懈的精神。語文學習往往會出現花了一些時間而看不出成效的現象,對此有的教師自己急躁,抱怨學生基礎差,腦子不開竅;而學生則因為自己努力沒有效果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殊不知一旦陷入這種局面,學生的語文學習很難進步,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就是這個道理[2]。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學習藏語文考查的是一種恒心與耐力,那些中途放棄的人,是無法到達成功的彼岸的。除了要讓學生樹立信心之外,教師還要在學習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方法指導。如詩歌鑒賞是學生普遍感到難度較大的題目,對一首詩學生或看不懂,或明白了含義卻不知按照什么思路組織答案。對此教師在備課時可以進行分類練習,要花費較多的精力精選一些典型的習題,把語言、形象、思想情感等類的題目分別歸納在一起,讓學生集中練習,然后總結出每一種題型的答題規律。通過這種訓練,學生知道答題時從哪里入手,克服了心理上的畏難情緒。一旦心平氣和,有些稍有難度的題也能輕松作答,再結合自己的平時積累,就能寫出基本答案。
四、挖掘思維,拓展深度
在藏語文教學時,要通過表象的引導,使學生深層地挖掘知識的內涵,了解事物的本質。例如:在講解《道士塔》一文時,學生會很明顯地了解到,王道士的無知,外國人的貪婪。這時教師要適時地引導,讓學生根據當時的環境來進一步探討內在實質。這樣學生就會得知,根源在于清政府的無能,國家的腐朽。這樣使學生從現象上升到了本質,進而進入到更深層的理解,開拓了視野,發散了思維,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轉變思路,提高興趣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一件事情感興趣,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進而在其中得到更多深層的東西。對于藏語文教學教師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汲取傳統教學中的精華,將其有效地應用于全新的教學模式中。例如:探究式教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精心地設疑,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就拿《林黛玉進賈府》來談,教師在講解時,可以精心地設疑,為什么林黛玉與賈寶玉初次見面就感覺已是熟人?為什么刻意地描寫王熙鳳放蕩的笑聲?這樣讓學生對紅學產生極大的興趣,極力地想知道在林黛玉進賈府之后,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這樣,學生就會擠出時間進行《紅樓夢》的品讀。這樣有效地引導學生,使學生在興趣的探索中進行思維的培養。
結語
總之,藏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并不依賴于某個單一的因素,所牽涉到的范圍極其廣泛,既受著學校內部的影響,同時也受著社會與家庭的負面影響。“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隨著整個世界教育形式面向一個新的趨勢,西藏的教育主要以抓農牧區教育為重點來發展和推廣著,其中基礎教育的推廣時刻位居前列,這也說明著藏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必須要以基礎教育作為出發點或起點,只有通過如此途徑才能使我們眼前的問題得到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1]扎西宗巴.淺談高中藏語文教學幾點建議[J].中華少年,2015(20)134-135.
[2]土登見參.淺談高中藏語文教學[J].雜文月刊:教育世界,2016(17)85-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