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
一、閱讀策略
根據策略所包含的認知加工情況,學習策略可以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認知策略是指處理具體的學習任務,比如對材料本身直接進行加工的方式方法,如歸納、演繹、分類、做筆記、想象、關鍵詞表達、語境化、遷移、推理等;社會/情感策略包括交際策略、合作性策略、移情策略、自我情緒控制策略等;元認知策略是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控,包括自我計劃、選擇策略、自我組織、自我控制、自我調節等。一般來說,資源策略、先行組織者策略等也屬于元認知策略的范疇,而《基礎英語課程標準》把資源策略從其他策略中分離出來,主要是因為英語作為外語在我國缺乏應有的語言環境,七年級學生需要掌握資源策略,開展自主學習。
根據策略所涉及的內容,英語的學習策略可以分為聽力策略、閱讀策略、語法學習策略、詞匯學習策略、口語交際策略、寫作策略等。而閱讀策略就是讀者用來理解各種文本的有意識的、可靈活調整的的認知活動計劃,是指讀者對閱讀過程中認知活動進行監控與調節的手段,是在閱讀過程中為完成閱讀任務而采取的一切有效方式及手段。
二、閱讀策略的分類
閱讀策略大體分為三個階段:
(一)讀前策略:以下三種策略可以應用到讀前策略 1. 合作閱讀合作閱讀通過使七年級學生參與合作的活動培養閱讀理解的技巧,是一種比較有效的培養閱讀能力、擴充詞匯、促進學生間合作的教學手段。2. 先行組織3. 問題驅動
(二)閱讀中策略:速讀、精讀、研讀等。
(三)讀后策略:互助閱讀、閱讀日志、自選閱讀。
就閱讀而言,閱讀策略是幫組學習者理解文本的策略。一般來說,常見的閱讀策略有:文本閱讀、圖式利用、生詞處理、策略調控、信息分析等。
三、英語閱讀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一般分為三類: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
(一)閱讀學習中的元認知策略
閱讀中的元認知策略是指學習者作為一個主動的個體,有意識地使用元認知對閱讀學習任務進行合理的安排、計劃、監控、調節和評價,通過不斷調整與完善,使自己對閱讀學習方法和過程更趨合理、高效。
1、確定閱讀目的;2、選擇閱讀材料;3、制定閱讀計劃等;4、監控閱讀過程 ;5、自我評價閱讀過程。
學生元認知能力的發展是閱讀教學的核心目標之一。元認知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第一,先行組織者。所謂的先行組織者指學生在上課之前能夠根據課文學習的要求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好上課前的準備。閱讀教學也因此必須培養學生廣泛涉獵的技能和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二)閱讀中的認知策略
閱讀認知策略是指閱讀過程中,閱讀者如何處理閱讀材料,或針對某一具體閱讀任務采取的具體閱讀方法。好的閱讀者在閱讀文章時會結合有效的策略來處理閱讀材料,以求最大程度理解文章,好的閱讀者應掌握運用一下閱讀策略:1.閱讀閱讀的目的 2.預測文章的內容 3.檢測所做預測是否正確 4.略讀文章,獲取文章大意 5.尋讀文章,獲取重要具體信息 6.區分文章大和具體細節 7.對于文章進行提問 8. 聯系文章和背景信息 9.總結文章信息 10.作出推理 11.連接文章各個部分 12.注意文章結構 13.重讀文章 14.利用語境猜測詞義 15.利用信號詞辨別詞句關系 16.檢測理解是否正確 17.辨別文章難點18.采取措施,糾正錯誤理解
(三)閱讀中的社交/情感策略
閱讀中的社交/情感策略是指閱讀者利用他人的幫助來輔導閱讀以及運用自我情感控制幫助完成閱讀的策略。閱讀過程中影響閱讀效果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閱讀者的心理狀態,影響閱讀者情感狀態的因素主要涉及一下幾個方面:閱讀者本身所持的態度和興趣;閱讀者的閱讀欲望;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焦慮程度。
四、閱讀教學策略
1. 激活背景知識
關于如何激活背景知識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1)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積極主動地將已有知識與文本知識聯系起來。(2)通過提問,預測等方式,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激活背景知識的能力。(3)提供背景知識引導活動。
2. 培養詞匯知識
(1)機械的背誦(2)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通過語境猜測詞義是教師最常建議的詞匯學習技巧,教師應該考慮如何把這些步驟與具體的教學結合起來。(3)記憶幫助法,這種技巧是要讀者在頭腦中創造一個與單詞相關的特殊形象,同時在母語中找到一個發音與之相似的詞。(4)單詞結構分析。
3. 傳授閱讀技巧
閱讀技巧是閱讀策略實現的必要保證,因此教師必須注重閱讀技巧的傳授。 Barret(1968)認為閱讀技巧主要由五種:(1)理解字面的意義(2)能對材料要旨進行重新組織(3)推理能力(4)評價(5)欣賞 Davis(1984)提出四種閱讀技巧:(1)識別詞義(2)推理(3)識別作者技巧、寫作意圖和風格(4)尋找有關答案。
五、閱讀策略
(一)閱讀策略培養目標的規劃
1. 明確每個階段的策略目標;2. 根據教學內容選擇閱讀策略;3. 注意策略的連續性;4. 注意策略目標的輔助性。
(二)閱讀策略的培養
任何策略的培養都應該包括呈現、訓練和應用三個環節。1.呈現:呈現可以采用歸納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演繹的方式。所謂歸納是指教師先提出閱讀任務,由學生自由閱讀回答問題,教師通過詢問學生閱讀的方式呈現新的閱讀策略。教師先讓學生閱讀,然后通過學生的解釋呈現主題句閱讀就屬于歸納式呈現。2.訓練 一般教材都不設計專門的策略訓練活動,也就是說,教材不會在課堂中呈現某一閱讀策略,然后在練習部分再提供幾個語篇,讓學生運用課文中所呈現的策略。策略的訓練一般情況下要通過課文的閱讀教學實施,就是利用課文開展閱讀策略的訓練。3.應用 應用與訓練的不同之處就在于訓練時可以明確提示訓練內容,提醒學生按照某種方式閱讀,要求學生采用某種策略。而在應用的環節一般不提示閱讀方式和閱讀策略,只是布置閱讀任務,由學生按照任務要求選擇適當的閱讀方式。如果學生能夠運用應該使用的策略,就說明學生已經掌握該閱讀策略。如果某一閱讀策略在前面的章節已講過,再次出現時都可以采用應用的處理方式,不事先提示可以使用的策略,而是在學生完成閱讀任務之后評價學生閱讀策略的使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