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鳳
隨著集中支付改革的逐步深化,直接支付實現無紙化,納入改革的預算單位和財政資金范圍不斷擴大,國庫單一賬戶體系日益完善,資金收付方式得到規范,收付效率明顯提高。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對規范預算執行,提高財政資金支付效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建立了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建立國庫單一賬戶體系是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的中心內容,是規范銀行賬戶管理的關鍵。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改變傳統的銀行賬戶由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多頭分散管理的模式,將所有財政資金全部納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管理,財政收入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直接繳入國庫;財政支出,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直接支付到商品或勞務的提供者(或用款單位)。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建設提高了銀行賬戶設立的透明度,有效加強和規范了銀行賬戶管理。
二、提高了預算執行信息的透明度。財政資金以撥代支,預算執行信息反饋不夠及時、準確,資金使用透明度不高,是傳統財政撥款管理模式無法根治的難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通過用款計劃、支付申請的明細控制,有利于財政部門及時掌握財政資金的實際收付狀況,提高了預算執行信息的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有效增加了預算執行透明度,為財政運行管理和宏觀經濟調控提供了更為及時可靠的信息基礎。
三、提高了財政資金的運行效率。傳統財政撥款管理模式下,銀行賬戶分散管理,財政資金多層次分解、沉淀,影響了財政資金運行效率和使用效益。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重新規范賬戶設置和支付流程,財政資金通過代理銀行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單位,減少資金運轉環節,運行效率大大提高。所有未支付到最終收款人或用款單位的資金余額最終都由財政部門掌握在國庫單一賬戶中,大幅度提高了財政的資金調度能力,為降低財政籌資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創造了基礎條件。改革為實施宏觀調控政策提供了新的可供選擇的手段。
四、提高了預算單位財務管理水平。財政資金由預算單位多層級分散管理,加大了財政部門的監管難度。預算單位財務人員在部門利益最大化的驅使下,逐步形成了“重分配、輕管理”的財務管理觀念,不利于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充分發揮。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通過資金支付環節的細化監控,讓資金在陽光下運行,從制度上、機制上促進單位更新財務管理理念,提高財務管理意識和管理水平。
我區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對財政財務管理與預算單位財務管理水平提升的促進作用已初步體現。但現行的財政預算管理模式、支付審核方式,延緩了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進一步深化的步伐。
一、部門預算編制比較粗放。“零基預算”不能真正“零基”,擺脫不了各種政策性增長的桎梏,“綜合預算”不能真正“綜合”,脫離不了“收支掛鉤”的枷鎖。預算執行過程中,追加預算經費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些現象造成部門預算編制不夠細化,單位財務人員缺少預算執行計劃性,影響了預算執行的準確性。
二、執行審核標準不夠統一。目前,我區國庫集中支付用款計劃、支付申請審核需要財政各業務科室共同參與,尚采用手工審核的方式。不同的業務科室面對不同的管理對象,應用不完全統一的審核標準,容易讓預算單位之間相互比較,造成執行審核標準就低不就高,影響了預算執行的規范性。
財政部門作為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主要實施者,我們感受到了改革帶來的成效,同時也看到了改革仍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
結合我區國庫管理工作實際,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以財政資金活動監控為核心,以動態監控系統為支撐,以實時監控、綜合核查、整改反饋、跟蹤問效、集中核算為手段,建立健全預警、糾錯、分析、評價、反饋等各監控環節緊密聯系的財政資金支付監督制約機制,對財政資金支付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實施監控,及時核查和糾正違規或不規范操作問題,充分發揮動態監控的威懾、警示、糾偏、規范作用,防范和控制財政資金支付風險,全面建立預警高效、反饋迅速、糾偏及時、控制有力的預算執行動態監控體系。將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范圍內的所有預算單位財政資金支付的全流程、所有支付信息要素全部納入監控體系管理。
一、科學規劃監控系統功能
實時監控,即對財政資金支付活動進行全過程動態監控,預算單位的財政資金支付信息一經發送,就能在監控系統中反映出來。
智能預警,即監控系統按照預先設定的預警規則對財政資金支付信息進行自動排查,對違反預警規則的財政資金支付活動自動報警,并暫停資金支付活動,以便監管人員進一步核查。
集中核算,即采取會計集中核算管理的方式,對預算單位財政資金的支付行為進行事后監管。通過規范會計核算管理、定期報賬審核等方式來加強對預算單位財政資金支付事項的真實性、合法性監督。
綜合查詢,即按照實際工作需要選擇查詢條件,由監控系統自動對財政資金相關支付數據進行分類、匯總、統計,為財政監管和分析工作提供完整、準確的數據資料。
監控分析,即對監控過程中發現的違規和不規范活動進行綜合分析,認真研究當前預算管理和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建議,促進預算編制和執行更加科學、合理。
二、合理設置動態預警規則
預警規則的設置是預算執行動態監控體系建設工作中一項十分關鍵的內容,決定著動態監控系統功能的有效發揮和監控工作效率的提高。依據我區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制度和財政財務管理的各項規定,我區預算執行動態監控預警規則應包括資金預算指標、用款計劃、集中支付、公務卡、政府采購控制等方面。
預算指標監控,規范預算科目、資金性質、使用單位,從源頭規范預算指標下達、執行。
用款計劃監控,嚴格預算執行管理,控制預算執行進度,按照部門預算編制要求規范單位資金使用,嚴禁人員、公務性支出占用項目經費及不同項目經費之間混用。
集中支付監控,按照集中支付的要求,規范銀行賬戶、支付用途等支付憑證信息,提高支付效率。
公務卡監控,推行公務卡結算方式,規范單位公務卡消費結算及還款程序,增加單位預算支出的透明度。
政府采購監控,加強預算單位政府采購執行管理,規范政府采購預算編制,嚴格采購預算執行控制,在政府采購目錄范圍內,未履行政府采購手續的項目資金財政暫停支付。
預警規則的設置關系到動態監控運行是否順利、預警是否準確、信息是否完整、監控是否到位、問題是否遺漏。如果預警規則設置的簡單、粗略,一些違規或疑似違規的信息就會被忽略和錯漏,資金支付中的問題就難以被發現,動態監控就失去了應有的作用;但是,如果預警規則設置的過于繁瑣、不夠準確,就會產生大量的無關預警信息,必然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物力來處置、甄別、核實反應出來的問題,就會大大影響動態監控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影響正常的財政資金支付。結合我區國庫集中支付實際,我們需要及時針對預警系統運行期間出現的問題,特別是對大量出現的相同預警信息相對應的預警規則,要做深入調查研究、評估,認真傾聽預算單位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調整、修訂、補充、完善動態監控規則,使其越來越科學合理,動態監控也越來越準確、有力。
預算執行動態監控系統,綜合運用信息化、專業化和系統化管理技術,實時監控每一筆財政資金的支付情況,增強預算約束力度,加大財政監管工作力度,有利于提高財政精細化管理水平,有利于防范財政資金支付風險,有利于增強預算執行的透明度和約束力,有利于規范預算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