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宇
【摘 要】就當前而言,我國部分企業對管理會計不夠重視,造成管理會計過于獨立,這種互不干涉、沒有數據交流的財務模式,會計信息不僅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還會給企業決策帶來風險,也束縛了會計理論的發展。因此,企業會計人員要發展創新,積極探索企業新形勢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策略,加快推進企業的發展,跟上信息時代發展的大潮流。
【關鍵詞】管理會計;財務會計;融合
一、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含義
管理會計又稱“對內報告會計”,它通過一系列專門方法對財務會計提供的資料及其他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和報告,向管理當局提供有關生產經營活動預測、決策、控制和考核的有用信息,最終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財務會計又稱“對外報告會計”,它以會計準則為主要依據,對企業發生的交易和事項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并依照準則及時性的要求及時編制并審核企業三大報表,向企業利益相關者提供有關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等經濟信息。
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基礎
盡管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存在一定的差異,且目前兩者沒有完全融合,但從理論基礎、技術平臺及人才支持的角來看,他們二者的融合將是一個必然趨勢。
(一)融合的理論基礎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都只有一個共同的終極目標——實現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同為企業經營與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是按照企業既定的發展目標,通過收集、反映與處理企業經濟信息,達到指導、調節、控制企業經濟活動的目的,促使企業優化經營活動并實施有效的決策。[2]會計與企業本身就是一種管理活動,財務會計編制報表給企業提供全面、實時、準確的信息就是為了方便投資者對企業進行投資以及提供給企業管理人員決策的需要。二者如果有機融合在一起,加強彼此之間信息交流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決策的風險。
(二)融合的技術平臺
根據系統論的觀點,系統具有環境適應性和動態性,任何一個系統都與環境進行著信息、能量和物質的交換,并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而發展變化。會計作為一個開放性系統,它也會隨著社會環境和技術手段的變化而變化。在傳統經濟模式下,由于受操作技術手段及人們認知能力等的影響,企業只能依賴于財務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手段,對經濟業務活動進行收集、加工與整理,管理會計則是在此基礎上進行預測、決策和分析考核,以滿足內部管理的需要。[3]現在企業都處在信息經濟時代,電子技術、網絡技術日新月異,交易方式也在不斷地改進,如支付寶的興起極大地減少了現實貨幣的交易量。計算機技術在企業會計核算工作中的廣泛應用使得管理者可以對企業進行實時監控、遠程控制。這些高新科技的進步使得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數據共享和數據分析更為簡便和容易。
(三)融合的人才支持
根據企業在新形勢下快速發展的自身需要,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他們對財會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全國各大高校正在積極配合企業新形勢的發展,致力于培養既懂得按照法定流程核算、統計、整理數據的財務會計人員,又精于分析數據,做出正確投資、發展決策的復合型人才。高等院校對會計專業的同學的計算機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會計人員要學會靈活利用計算機這一工具,提高企業核算自動化程度和信息處理能力。
三、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可行性策略
(一)加強管理會計理論研究,建立完善的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體系
管理會計這一名詞對大多數公司來說還是一個陌生詞匯,大部分企業或會計從業人員都知道它能給企業帶來更高的管理效率和效益水平,卻苦于不知道如何具體操作實施。管理會計于20世紀80年代傳入我國,發展時間較短,專業管理會計人員較為稀缺,相關的配套制度上還很不完善。我們國家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現狀更應該被稱為“混合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雖然聯系頗多,卻在職能方面完全獨立,因而,如想促進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管理會計體系的完善迫在眉睫。財政部及時認識到管理會計的發展已遠遠不能滿足當今經濟的需要,于2014年年初發布了關于我國管理會計改革與發展行動綱領的征求意見稿——《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旨在系統建立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管理會計體系。[4]
我們的管理會計研究學者應該集體合作,整理出管理會計的一套標準方法論體系供會計人員學習和使用,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體系應該從制度上明確管理會計工作的權利和義務,使管理會計從業人員明確本職工作,在規定的權力范圍內充分調動和整合各種信息和資源,充分發揮其職能,真正為管理抉擇者提供有針對性的參考信息,輔助決策者做出正確合理的管理流程改進,完善經濟主體內部控制,為經濟主體的發展真正發揮作用。[5]
(二)轉變企業和會計工作人員的管理觀念
在沒有管理會計這一理念之前,企業進行決策都是請相關分析師來幫助進行數據分析、環境分析、前景分析等等。會計人員對自身的要求也僅僅限于會做一筆好賬,把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數據完整、準確、及時反映上報。但往往分析師并不太了解相關會計政策給企業或國家會帶來多大的影響,怎樣的影響,決策失誤的現象層出不窮。試想如果讓分析學習相關會計知識并結合他的管理分析能力又或是讓會計人員學習管理技能豈不是一舉兩得!既可以節約人力資源成本,還可以提高企業經濟管理效率,減少失誤。企業和會計人員在全球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應該時刻把創新理念放在心中,把終生學習的態度當做目標。
(三)強化財務部門工作溝通,優化財務資料
鑒于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兩部門人員可以在工作的過程中進行數據共享,財務會計嚴格把控企業現金流動,管理會計及時提醒財務會計可能面臨的風險,共同探討適合本公司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特色發展道路。[6]兩部門人員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能不斷增進技能訓練,共同服務于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和資源利用最優化。
(四)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完善融合路徑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會計的工作流程及企業會計職能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會計電算化的不斷普及極大地減輕了會計制作原始憑證及記賬憑證的工作量,但同時對會計人員的分析數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人員應積極學習管理會計等前沿理論,熟練掌握專業數據分析等數據分析工具,為企業的管理決策獻計獻策,參與公司戰略決策等會議,并從會計專業的角度對公司的決策進行全方位的評估。
管理會計學以其能給企業提供強大的數據分析支持,降低企業生產運作成本,降低企業投資風險并給企業帶來巨大超額利潤的優勢而備受管理者們的青睞。我們國家應該重視管理會計,促進與財務會計的有機融合,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體系,壯大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完善管理會計信息質量,繁榮管理會計咨詢服務市場!
【參考文獻】
[1]程曉鶴.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探討[J].探討與研究,2017
[2]張慧.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區別與發展[J].市場論壇,2014,(06).
[3]閔銳.淺析新形勢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J].財務天地,2017
[4]劉詠詩.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理論研究.[J].中國市場,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