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
【摘 要】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保險公司當前面臨的風險因素,進而從不同維度提出有效的風控管理措施,為肅清影響保險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障礙建言獻策。
【關鍵詞】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保險公司;風控管理
2018年是我國保險業恢復國內業務的第三十九年。在改革開放四十年間,保險行業發展迅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不容忽視的是,保險業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了諸多顯著的風險,有的甚至可能會引發保險業系統性風險,對這些風險的處置和應對的過程也是我國保險業發展的重要方面。從這個視角進行延伸,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保險公司當前面臨的風險因素,進而從不同維度提出有效的風控管理措施,為肅清影響保險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障礙建言獻策。
一、保險公司現階段面臨的風險因素
1.1 保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下降。現階段,有近63%的人身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出現了不同程度下滑,這確實是和轉型發展有關系的,相關公司業務壓力比較大。與此同時,滿期給付和支出也在增加,帶來了一些現金流的風險,這波及到人身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數據。而財產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下滑則是由于很多公司新成立,業務發展較快,消耗資本較多。另外,有些已過初始發展階段財產險公司也存在償付能力下降的趨勢,這是因為保險行業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促使整個行業利潤向個別公司高度集中,其他公司承保壓力非常大,償付能力受到影響。
1.2 市場風險。由于金融工具價值的變化引起的未來收益、公允價值或未來現金流等可能遭受損失的風險,而金融工具價值變化的原因則是因為影響市場風險敏感工具的利率、市場價格和其它因素等發生了變化。市場風險來源于所有對市場風險敏感的金融工具。
1.3 財務風險。保險公司在會計核算處理、資金管理、預算管理、費用管理等方面由于缺乏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意識,造成行為不合理、不規范或產生舞弊行為而導致的風險。
1.4 公司內部經營管理風險。公司內部經營管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東對經營者的一種監督與制衡機制,即通過一種制度安排,來合理地配置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權利與責任關系,同時也包含法律、文化等在內的有關企業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分配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并決定企業目標的實現。公司內部經營管理結構是否合理,激勵是否得當,不僅直接影響代理成本的高低,也會給公司經營帶來直接影響。
1.5 資產負債管理仍處在較初級水平。良好的資產負債管理制度是保險公司保持穩健發展、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基礎和保障。資產和負債的適度錯配是金融機構的收益來源之一,但過度的、長期的錯配則容易給金融機構帶來極大的風險隱患。但許多保險公司的負債管理還停留在控制收支這樣簡單的管理水平之下,對資產錯配、負債管理等復雜資產項目無力應對,資產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二、風控管理要求
2.1 資金運用風險防控要求。在資金運用風險防控方面,《通知》要求保險公司建立審慎穩健的投資運作機制,嚴禁違規開展資金運用關聯交易。保險公司要嚴格遵守保險資金關聯交易各項監管要求,在資金用途、投資比例、事項報送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切實依法合規,不得通過投資多層嵌套金融產品等手段隱匿或轉移資金去向,不得通過“抽屜協議”“陰陽合同”等形式繞開監管要求,不得通過各類資金運用形式變相向股東或關聯方輸送利益。要防范重點領域的投資風險,切實防范股權投資風險,完善股票、未上市股權等權益類投資的決策流程,評估公司對風險的承受能力。要防范房地產投資的風險,跟蹤重點區域、重大項目的投資情況;要防范境外投資風險,跟蹤研究國際經濟政治形勢,謹慎開展境外投資,做到風險可控。
2.2 新型保險業務風險防控要求。在新型保險業務風險防控方面,要加強新業務風險研判。保險公司要按照“保險業姓保”的理念和要求,認真研判新業務領域、新業務種類的性質、經營模式和風險,確保既風險可控,又符合監管導向和公司整體的發展戰略。嚴控信用保證保險業務風險,嚴防互聯網保險風險。要防范互聯網跨界業務風險,不得與不具備經營資質的第三方網絡平臺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要嚴控與存在提供增信服務、設立資金池、非法集資等情形的網貸平臺合作,避免風險向保險領域傳遞。
2.3 外部傳遞性風險防控要求。在外部傳遞性風險防控方面,保險公司應該著力加強對外部風險的摸排與管理,防范資本市場、匯率、利率等外部風險向保險業傳遞和轉移。保監會相關負責人日前指出,當前國際經濟政治形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我國處于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利率、匯率、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等外部因素的變化,都可能誘發保險業風險。
2.4 資本不實風險防控要求。在資本不實風險防控方面,則要求保險公司加強資本管理,防范資本被抽逃、占用,防范增資來源不合法的行為,嚴防利用不當創新、不當工具虛增資本。在聲譽風險防控方面,要求保險公司加強輿情監測,切實增強輿情應對能力,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同時,保險公司要健全風險防控工作機制,從組織領導、責任分工、信息報告、責任追究等方面,加強風險防控工作。
三、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
3.1 基于公司治理結構構建全面風險防控體系。基于公司治理結構,建立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CEO/CFO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全面風險防控體系,該體系的基本架構詳見下圖1。各部門、各個成員根據該體系明確分工,嚴格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風險防控工作。
3.2 加強對“人”的管理。在嚴監管、補短板、強弱項、重風控的背景下,我們需要研究保險資金運用風險管理的新邏輯。在眾多風險管理的方式方法中,人始終是支配一切的核心因素,人的行為決定了市場行為,人的操作決定了風險態勢。因此,新形勢下,風險管理要逐步由過去重業務風險管控向重人的風險管控轉變,逐步建立以行為規范管理、業務規范管理和新技術手段應用并重的新的風險管理體系。
3.3 積極推進“償二代”下的風險管理工作。日前,保監會就《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第X號-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要求與評估(征求意見稿第二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向保險公司廣泛征求意見。根據該“征求意見稿”,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風險管理在廣義上涵蓋了七大類風險的監測和評估工作,體現了全面風險管理的概念,說明在償二代體系下,償付能力監管將重點突出以風險為導向,進而促使保險公司關于經營管理各個方面的風險,從而提升整體風險管理能力和水平。另外,在資產負債管理方面,對作為風險管理重要組成部分的資產負債匹配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保險公司在資產配置、投資決策等方面充分考慮對公司償付能力的影響,進一步實現資產與負債的良好匹配與管理,逐步放棄傳統的資產、負債割裂開來的管理模式。
3.4 建立公司內部風險評估機制。險企需要依照監管規則,對風險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以及操作風險、戰略風險、聲譽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各大類風險的發生概率和潛在損失開展自評估,并提出管理措施,各險企也在該過程中,進行風險審視和資本管理。
四、結束語
在本文中,筆者主要從管理的角度簡要分析了保險公司當前面臨的風險因素以及風險管理要求,繼而從不同方面分別介紹構建全面風控管理體系的措施,但是在實踐工作中,各公司還應該結合公司的戰略規劃和業務需求對該體系進行適當調整,以全面發揮其風控效能,切實提高公司風險治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孫天宇. 我國財產保險公司整體風險識別與評價研究[D].山東大學,2017.
[2]王劍.構建與全面風險管理體系融合的信息安全風險防控機制——太保集團信息安全風險管理實踐與思考[J].金融電子化,2017(08):46-48.
[3]陳雪莉. 項目風險管理在保險業務中的應用研究[D].青島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