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江躍
【摘 要】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加劇了經濟的全球化,企業要想實現目標,首要的阻礙因素就是風險的控制,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個企業也越來越重視風險的管理與控制了。但是,由于時間的原因,我國各個企業對于風險管理的認識還不足,還沒有建立完善的風險控制與管理制度,本文主要論述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關系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關系問題;策略探討
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現了大量的中小企業,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理念還比較落后,并沒有完善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體系,當前在企業管理系統當中的關鍵點是內部控制,只有企業內部控制好了,才能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建立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體系,不僅能夠杜絕濫用職權的行為,還可以降低企業不必要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并且在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其重要的保障也是企業具有完善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隨著我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將會面臨更多的風險,市場經濟環境也會變得日益復雜,因此,企業要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體系,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從而使得企業的管理者在面對風險時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
一、當下企業進行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過程中兩者關系存在的問題
1.1當前的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難以滿足中小企業經營發展的需要
現階段,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與風險管理體系由于起步比較晚,制度還不完善,因此滿足不了中小企業的競爭發展,企業要想快速的發展,就需要制度一套比較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體系,從而完善企業的經營策略,規避財務風險,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安全,從而使得中小企業增加經營的利潤,降低經營風險。
1.2中小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部門間缺乏有效的溝通
現階段,我國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在對風險控制和管理時都沒有吸取基層員工的意見,而只是依靠企業內部的決策層來決定的,從而導致出現一些不必要的風險,因此,各個企業內部要完善內部的溝通制度。
1.3管理者對于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認識不足
現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經濟發展比較迅速,從而使得企業的經濟市場變化比較復雜,處處存在著風險,導致當前運用傳統的管理理念的中小企業無法適應市場的變化。現階段對于我國絕大部分的中小企業來說,企業的管理者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對企業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認識還不夠充足,從而使得管理脫節,顧此失彼,不能同時兼顧兩者,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要想可持續的進行發展,就要降低風險,制定完善的經營體系,兼顧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關系。
1.4中小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監督
現階段,由于我國絕大部分的中小企業沒有合理地優化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建設,使得企業內部的相應的監督與制約機制也沒有效,從而抑制了企業進行管理的效果。雖然一些企業的管理者能夠認識到內部監督的重要性,同時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來實施對內監督,但是由于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缺乏對應的內部監督機制,使得設立的機制形同虛設,并沒有落實到相應的位置,不能有效地實施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從而給中小企業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嚴重制約了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完善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關系的措施
2.1完善建立中小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
對于任何企業來說,都離不開完善的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同時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企業面對未來激烈市場競爭關系的關鍵因素其實就是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體系,從而才能夠適應企業市場的變化。中小企業在建立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時要結合企業實際的發展環境以及狀況,建立與之相匹配的體系,比如,為了使得企業內部各部門相互監督、相互制衡,企業可引進相關的先進系統,建立各部門之間的模塊,實行層級審批,包括各個款項從開始到結束的流程,從而有效地運行企業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制度,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又比如,現階段制定的會計制度當中規定相關人員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完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這也是當前中小企業內部進行風險管理的基礎,同時也是企業進行管理制度實施的核心工作之一。
為了保障企業內部的財務控制制度能夠有序地進行運轉、具有健全的規章制度以及責任分明,企業就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處理控制成本和財務控制效益的關系,一方面,中小企業應當設計出一套比較完整的財務管理制度,記錄和匯總企業內部日常會計的處理手段以及程序,從而使得企業內部的控制制度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另一方面,中小企業還應建立健全的內部組織結構,并加以強化,從而科學合理地制定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在處理一項經濟業務時,要進行明確的分工,完善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為了避免企業內部出現徇私舞弊的現象,可由企業內部的不同部門或者相同部門不同崗位的人員進行監督,從而起到相互牽制、相互監督的作用。比如,企業要定期的糾察內部的管理漏洞以及經營風險,規范企業內部有關資金的流程、手續等,嚴格按照資金管理制度進行實施,對于企業的客戶,要進行及時的整理,記錄客戶的信用信息以做備用,在清查存貨以及固定資產時,要確保相關人員都在場,并進行簽字蓋章確認。
2.2提高中小企業對風險的認識
現階段,企業的經濟市場競爭比較激烈,給中小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并且,由于現階段的外資比較多,因此幾乎都是內外資中小企業之間的競爭,處處隱藏著風險,因此,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企業的管理者要提高對風險的管理與認識,制定完善的措施,從而適應時代的發展,能夠面對未來的競爭壓力,風險管理是完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中小企業進行內部控制的延續,并不是一種簡單的擺設,而是中小企業進行管理的一種變革。為了應對市場中的潛在風險,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應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提前預測和評估企業的風險,結合企業內外的資源,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從而在經濟市場發生變化時,能夠從容的面對。比如,為了提高企業內部的風險防范意識,可對企業內部的管理人員進行定期的風險培訓,從而在風險來臨時,能夠從容的面對。
2.3加強中小企業內部監督
現階段,中小企業要想使得企業內部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得到完善,前提就是要建立有效的企業內部監督機制。因為企業要想保證日常經營活動能夠正常的運轉,就要不斷地進行企業內部的自我監督以及自我控制,從而才能夠加強企業對于風險的防范管理。比如,為了監督企業內部的如績效考核等活動對企業內部實施的日常監督,還可設立相應的內部審計部門進行及時地記錄以及匯總,并進行歸檔保存。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競爭環境日益激烈的經濟市場當中,企業必須要重視內部的控制與風險管理,不斷地完善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從而規避風險,降低經濟損失,使得企業保持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韓曉輝.淺析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關系[J].科技經濟導刊,2017(28):169.
[2]杜劍.淺淡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關系[J].納稅,2017(25):127-128.
[3]楊鎮. 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