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猛
【摘 要】黃豆又被稱為大豆,屬于豆科類,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食物原料。大豆營養豐富,有豐富的蛋白質,其營養價值可以與肉類相提并論。除此之外,大豆還有人體營養必須的氨基酸等要素,容易被人體吸收和消化。對于大多數農民來說,種植出優質、高產的大豆就顯得至關重要。筆者首先介紹了大豆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然后介紹了大豆中后期田間管理技術要點,以期借鑒。
【關鍵詞】大豆;田間管理;技術要點
大豆是豆科大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原產地是我國,所以說大豆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在全國各地幾乎都有栽培,深受人們喜愛。大豆是豆科植物中最富有營養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是蛋白質最豐富最廉價的來源,在今天世界上許多地方是人和動物的主要食物之一。大豆的食療效果也是相當的驚人,本文重點介紹了大豆的重要作用及其中后期的田間管理技術要點。
一、大豆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價值
1.1增強體質,強健骨骼
現代幾乎大多數家庭都會在早餐選擇喝豆漿,這是因為大豆中含有的多種礦物質,可以為人體補充鈣質。尤其是對于正在長身體的孩子,骨骼處于發育生長階段,父母更是希望孩子多喝豆漿,增強骨骼生長。對于體弱的老人而言,經常適量飲用豆漿,可以有效地預防老人的骨質疏松,年輕人經常食用大豆可以增強體質。
1.2預防疾病,軟化血管
大豆中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對于心臟和肝臟健康都有很大的功效。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起到軟化血管的作用,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大豆中卵磷脂還具有防止肝臟內積存過多脂肪的作用,預防脂肪肝的發生。
1.3美容、抗衰老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大豆的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被大多數人周知。大豆制品更是她們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和飲品。大豆中的異黃酮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能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另外大豆中含有的可溶性纖維,既可通便,又可減少膽固醇,同樣可以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
二、關于大豆中后期田間管理技術要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大豆深受人們喜愛,也是諸多商家銷售熱點之一,那么對于農戶來說如何種植出優質、高產的大豆就顯得至關重要。本文重點介紹了大豆中后期的田間管理要點,分別從鏟趟、深松、追肥、促熟幾個方面進行了介紹。
2.1大豆苗鏟趟
大豆苗期地上部分的生長速度相對比較緩慢,為了保證大豆植株的正常生長和發育,防止草荒現象的發生,多鏟多趟是鏟除田間雜草,破除地面板結的有效措施,同時也是有提高地溫、散墑和增加土壤透氣性的作用,有利于協調土壤中水、肥、氣、熱的關系,促進大豆正常生長發育。 這就要求農戶要對自家大豆勤于觀察,合理采取相關的措施,為大豆提供最好的生長發育環境,盡最大努力保證大豆的質量和產量。
另外,需要注意大豆苗期鏟、趟過程中一定不要傷及豆苗,以免造成植株受傷,影響大豆的質量和產量。
2.2土壤的啊深松
深松也是大豆中后期田間管理的要點之一,應該引起廣大農戶的注意。深松在消滅了大豆田間雜草的同時還可以有效疏松土壤,提高地表溫度,抗旱保墑,增強土壤微生物的活動能力,促進土壤養分的釋放,供大豆吸收利用,并且能增強大豆根系的吸收能力,促進根瘤的形成,提高其固氮能力,保證大豆的正常生長。特別是深松能打破犁底層,有蓄水,防旱、促進根系發育抑制徒長的作用。因此深松也是保證大豆正常生長重要步驟之一。
2.3追肥要點
對于大豆而言,根瘤菌的數量直接影響著大豆的生長和發育,因此如果大豆植株長勢不好,出現植株矮小,瘦弱等現象就很可能是其有效的根瘤菌數量不多,此時就需要追施一定的氮肥,追施氮肥最好在初花期,一般情況下每公頃施尿素40公斤左右,追肥時要與大豆植株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般10厘米左右即可,追肥后還需注意,要及時趟地覆土。
另外,除了氮肥的使用以外,也不要忽視了磷肥的施用,在保證了氮肥的充足時,如果土壤缺磷肥時,在追肥中還要補施磷肥。如果是土壤肥力較高的地塊,就不要追施氮肥了,可適當追施磷鉀肥以促大豆早熟、抗倒伏。
2.4促熟
促熟是對于發育進程不好、長勢差的地塊的一種營養補充,有一定的必要性,也是對于不好地塊植株的補救措施。針對長勢差、生育進程延后的地塊,要根據苗情長勢酌情使用葉面肥,及時補充營養,可以噴施氨基酸、黃腐酸及高效生長調節劑等葉面肥。同時,要增施硼、鉬、鉀、鎂等微量元素。尤其是對弱苗地塊提前施肥,增加葉面追肥次數,力爭在主要生長季節葉面噴磷酸二氫鉀、苗歡等微肥、激素,加快生育進程,達到促熟增產的效果。對無限生長習性和個別生長繁茂的地塊在大豆初花期,可人工摘除生長點,控制徒長,確保安全成熟。
2.5間苗、中耕及除草
由于東北地區在播種期間常常會遇到干旱情況,所以播種時為了保苗往往要加大播種量,這導致出苗后苗的密度會大一些,要及時間苗,使苗的分布盡可能均勻一些,防止苗欺苗現象出現,雖然現在用播種機播種,對于播種量和苗距能有效控制,但在加大密度的情況下,還是容易使苗距過小,及時間苗,可以確保幼苗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和養分供應,減少土壤養分和水分的消耗,促進幼苗的發育健壯,達到壯苗的效果,提高大豆的產量,間苗時間一般在大豆幼苗長出2片單葉,第1片復葉尚未展開時進行,撥除病苗、弱苗和雜苗,保留健壯苗。
傳統的大豆生產在中耕環節要進行3鏟3趟,分別在6月初、6月下旬及7月初進行,最后1次趟地要起大壟,現在由于耕作方式的改變,基本上不鏟,只進行2趟,第1趟主要是為了起到松土的作用,第2趟要起壟培土,目的是為了促進根系生長,防止倒伏。中耕要要據植株的長勢及品種特性合理進行,一般長勢弱、植株偏小一些的田塊,要在大豆沒封壟前及時進行中耕、散墑、除草、補肥工作,以促進大豆的良好生長。
除草是十分重要的,現在多采用除草劑,一般播前進行噴灑。如果大豆生長過程中,有些大草仍然生長,則需要人工拔除,避免生長過旺,影響田間的透光通風,同時也減少這些雜草同大豆植株進行水分和養分的爭奪。
2.6防治病蟲害
(1)大豆食心蟲的防治
在大豆食心蟲盛發期,對于植株長勢好的田塊,可以每公傾用80%敵敵畏乳油1.52~2.5kg,用500根左右的高稈作物秸稈進行蘸藥,然后在田間均勻分布進行插稈。而對于大豆長勢一般的田塊,可能采用溴氰菊酯、或者殺滅菊酯乳劑加水配制成一定濃度的藥液進行噴霧,噴灑時要注意將藥液噴在植株的冠層以下的莖稈或豆莢上。
(2)紅蜘蛛的防治
干旱天氣是紅蜘蛛易發的天氣,特別是連續干旱能加速此蟲的加快繁殖。可以采用毒死蜱乳油、阿維菌素兩種藥劑混合后進行噴霧,也可以采用掃螨凈乳油或霸螨靈懸浮劑進行噴霧,配制成1000~2000倍的溶液進行防治。
(3)灰斑病、霜霉病、根腐病的防治
這些病害都是病菌而引發的,特別是田間的濕度過大時,極易發生,重點的防治是進行滅菌,在防治時可采用甲基托布津、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瑞毒霉錳鋅、退菌特等藥液進行噴施,而對于大豆根腐病,遇到雨水天氣要及時進行排水散墑,拔除病株,防治病蟲擴散。
(4)及時收獲減損失
大豆葉片如果全部脫落,莖干出現草枯,籽粒歸圓出現本品種的色澤時,就說明已經成熟,特別是如果籽粒含水低于18%,就要及時進行收獲,現在多用機械進行收獲,收割時要不留底莢,盡量減少損失,而對于晚熟品種,要進行分段收割,收割后放在寬敞的地方進行晾曬,然后進行脫粒,促進后熟,然后降水保存。
【參考文獻】
[1] 張新海.抓好大豆中后期田間管理[J].河南農業,2001,(07).
[2] 邵春波.大豆田間管理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