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佳峰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地下室無梁樓蓋結構的優勢,大幅增加了同等高度下樓層的使用空間,充分體現了建筑物自身的美觀,加快了項目施工速度,施工周期相對較短等優勢。
【關鍵詞】地下室;光無量樓蓋;要點
一、前言
隨著生活遂平的提高,地下室被廣泛的應用起來,相對傳統的地下室設計,無梁樓蓋結構設計更加的簡單,降低了成本,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二、地下室無梁樓蓋結構的優勢
2.1大幅增加了同等高度下樓層的使用空間
在建造地下室時使用無梁地板可以有效地減少地下室本身的高度,從而減少地下室的總深度。通過效果分析可以發現,通過使用無梁地板覆蓋物,可以大大增加地下室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面清除率。同時,根據結構本身,地板載荷通過板直接傳遞到立柱底部,大大縮短了力傳遞的路徑。另外,根據施工經濟情況,采用地下室無梁樓板可以有效降低基坑支護費用,減少基坑開挖量,同時也可以節約通風設備的投資和長期電力供應。
2.2充分體現了建筑物自身的美觀
通常情況下,無梁樓板的屋頂結構頂面相對簡單,通風效果好。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布線和管道施工也比較方便。它不僅可以發揮建筑本身的功能,而且可以充分體現其美感。
2.3加快了項目施工速度,施工周期相對較短
無梁屋面結構系統相對簡單,傳力路徑短,便于實施鋼筋捆扎作業。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模板施工量和土方開挖量,有效提高了施工速度,縮短了基坑的施工時間。另外,無梁屋蓋結構體系的地震作用相對小于具有較高層高的梁-平面結構體系的地震作用。
三、選擇無梁樓蓋結構的形式
舊的無梁樓蓋是厚度相同的無梁樓蓋。隨著技術的進步,柱板上的無梁地板覆蓋層的厚度比其他地方厚。無梁地板覆蓋物不作為柱帽布置,可分為三種形式,即無柱帽,錐形柱帽和方柱帽。根據剛性原理,立柱上的鋼帶剛度大于其他位置,有利于載荷傳遞。因此,從力的適宜性的角度來看,不等厚的無梁地板優于等厚無梁地板。
必須指出的是,不等厚的無梁樓蓋可能是由于結構的需要造成的,大于無梁樓蓋的等厚度則是其鋼的略微,但其力是合適的,重量輕相對較輕,所以它仍然建議首選不等厚的無梁樓蓋。無論地梁蓋是否為柱帽,關鍵取決于柱上鋼帶的厚度是否滿足沖壓和切割的要求。如果厚度合理,并且不需要配置或者只需要少量的抗沖擊箍筋來滿足需求,則不提供柱帽;否則,需要列大小寫。如果您只需要提升板的阻力來沖孔,則需要設置錐形帽。如果需要提高高板抗沖性能,還需要改善柱上鋼帶的受力狀態,則需要安排方形柱帽。
四、結構設計要點
4.1確保地下室無梁樓蓋中的端跨設計
在項目的具體設計和施工過程中,無論采用何種形式的無梁樓板結構,都必須保證彎矩第一時刻和第一內側時刻最大。通過經驗系數法,假設地面僅承受豎向荷載力,在結構設計中,必須在端部外端設計外伸板,以保證端部彎矩的平衡,跨度軸承。
通常情況下,力學模型中不設置外掛板,但在實際施工項目中,地下外墻需承受載荷力。在這種類型的地下室結構中,彎矩傳遞的目的可以通過端部跨度,外壁和地基來實現,并且也可以發揮相互作用效果。這是地下室無梁結構和普通建筑無梁結構中最重要的。區別。因此,在地下室無梁樓板設計中,端部跨度設計應作為工程圖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4.2充分考慮多方面因素對整體結構的影響
在無梁樓蓋結構的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地下室外墻對其結構的基本剛度和影響。在正常情況下,基本剛度的不斷增加有利于端部跨距。如果基本剛度太小,則可以容易地增加端部拉條的彎曲力矩。因此,可以看出,地下室無梁樓板結構的穩定性一般由整體結構組成。設計的合理性是確定的。當采用經驗系數法設計無梁結構樓蓋時,由于實際受力條件與端梁的理論不一致,很容易造成整體結構與實際情況不符。
在采用等代框架法設計無梁樓蓋結構時,要綜合考慮基本剛度,以保證設計圖紙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總之,在地下室天花板的設計中,必須將基本剛度,無梁樓板和外墻作為一個整體,然后將三者有效地結合成一個模型進行相關性計算。另外,在結構設計過程中,還需要充分考慮側向土壓力,端部跨度和基礎的關系。
4.3對地下室外墻采取特別設計
通常情況下,地下室外墻具有頂端支撐和頂板的轉移作用,地基之間的內力。其中,當外墻將建筑內力傳遞到結構基礎時,它們也必須處理側面土的壓力。因此,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帶的影響,并且能夠承受其他地下室的外力。力量的分配有一定的差異。鑒于此,在地下室設計中,應根據項目的實際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例如,在地下室設計中,如果地下室的基礎剛度很強,則可以均勻地分配到外墻。
五、結語
總之,無梁樓蓋結構體系是一種新型的建筑結構,所以,對于地下室的設計應該采用新的方法,因為它能夠加快施工進度,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鄭方華.淺談人防地下室無梁樓蓋頂板結構經濟性及設計方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17):67~69.
[2] 劉佳紅.地下室頂板結構設計中的經濟分析及無梁樓蓋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07):98~100.
[3] 陸建林.地下室頂板無梁樓蓋設計的應用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7(3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