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才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交通需求量也越來越高,一些公路已經無法滿當前的交通需求了,需要對其進行改造和完善。本文筆者就針對城市道路的加寬與改建施工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城市道路;加寬;改建;施工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與改革開放深入推進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改善,城市化進程也逐漸加快,這就導致諸多城市都面臨巨大的交通壓力,特別是對于一些大城市來說,車輛阻塞、車速下降、交通意外事故頻發等現象普遍存在,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盡快進行城市道路的加寬和改建施工。
一、城市道路加寬改建工程的主要特點
城市道路加寬改建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站在施工組織的角度來看,其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沿線的單位數量比較多,而且施工現場車輛的進出比較頻繁,這就對施工企業的交通管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由于城市道路的周邊往往有大量商鋪、民用住宅等建筑物,難免會有一些非施工團隊的人員進入到施工現場,這就進一步加大了現場施工秩序維護的難度。一般來說,城市道路加寬改建工程都會采用半幅施工的形式進行,這樣的施工方法很容易帶來極大的安全風險,所以,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管控與完善施工組織是非常重要的。另外,由于有上面這些問題的存在,施工的安全與文明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城市道路在加寬和改建施工過程中不但要確保周邊來往車輛、行人的安全性以及施工團隊的安全,同時還必須在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的條件下加快施工效率,確保施工進度和質量。站在技術與設計的角度來看,為了實現對改建工程施工效益的進一步提升,應盡量在原有道路的基礎之上,對路面結構、路基等進行改進和優化,在必要的時候可引入一些比較先進的施工技術工藝或新型材料,這樣才能最大化縮短施工時間,并實現改建成果的最優化。
二、城市道路加寬改建方案的選擇
舊路加寬的方法主要包括雙側加寬、單側加寬、混合式加寬與分離式加寬。
(一)雙側加寬
雙側加寬的方式能使城市道路本來的幾何線型保持原樣,一般在建筑物比較密集的地區最適合采用這種加寬方法,其優點是能顯著降低拆遷與征地的費用,并確保中央分隔帶中的所有設施能繼續發揮作用,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而且路面排水功能不會受到影響,但這種加寬方式的缺點是會提升新舊路基結合的尺寸大小,無法很好地控制沉降等問題的發生,而且施工工作需要在道路兩邊同時開展,對道路的正常運行具有較大影響,再加上施工作業范圍較小,大規模的機械設備很難施展開來,這就會導致施工效率低下,不能確保新舊結合面的整體壓實度,極易產生滑坡等現象。
(二)單側加寬
所謂單側加寬,顧名思義,指的就是只在道路的一側開展加寬工作,對于不加寬的一側來說,其排水設施、防護設施等都可繼續利用,相關車輛也可順暢通行,而且整個施工過程基本不會對交通產生太大的影響,施工一側的工作范圍較大,大型機械設備的操作也十分便捷,能順利完成較大的工作量,工作質量和效率也能得到有效保障。但單側加寬方法的缺點是路基中心容易出現偏移,需要對平面線形進行重新擬合,而且舊道路的中央分隔帶以及加寬一側的護欄、排水設施等都需要拆掉重新修建,此外,由于受到平面線型變化的影響,橋梁部位也需要拆掉重建,這就要求對加寬一側道路的互通匝道線形進行適當調整。
(三)混合式加寬
混合式加寬是各類加寬方式綜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其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周邊環境與地形條件等的差異,在各路段采取差異化的加寬方式,由于會對平面線形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運用混合式加寬方法的時候應對其進行重新擬合。
(四)分離式加寬
分離式加寬指的就是在原有道路的一側再重新修建一條道路,這種加寬方法受到的交通干擾比較小,且技術手段的成熟度較高,能突破外界相關條件的局限性,但分離式加寬方法往往需要占用大面積的土地,其所需投入的資金與新建道路相比幾乎不相上下。在實際運用分離式加寬方法的時候,應當參照當地的實際情況,與拼接加寬方法適當配合,比如,在路基地質狀況較差,且道路兩側房屋建筑較多的時候,就可采用分離式加寬的方法,而對于普通路段來說,則可考慮采用拼接加寬的方法。
三、城市道路的加寬與改建施工
(一)道路路基加寬改建
在進行路基加寬改建施工的時候,應當注重對路基高度的提升,使路槽底與地下水位之間的距離盡量遠一些,以免受到地下水的不良影響,導致路基內部含水量超標,因為一旦路基內的含水量偏大,就很可能在車輛荷載的作用下致使其出現沉降凹陷、軟化變形等各種問題。與此同時,還必須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在必要的時候采取增加或者疏通排水設施等方法,讓多余的水能及時排出,從而有效降低地下水位的高度,避免出現地表水滲透等問題,使路基的整體穩定性與強度得到保障、針對一些水害現象比較嚴重的路段來說,應當全方位調查和了解水害情況,并深入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可借助導流、加固防護、完善排水設施等多種措施來降低水害威脅。已有城市道路路基的邊坡由于受到各種人為或自然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出現塌方、變形等情況,在加寬改建施工的過程中,應當參照該路段的具體情況,適當運用增設截水溝、護面等手段。
(二)道路路面加寬改建
若路基加寬改建幅度較大,而且路基高度的提升在50厘米以上時,路面的改建施工應參照新建道路路面設計原則進行,在提高路基高度的過程中,如果原有路面的材料質量較好,則最好直接對其進行二次利用。如果路基的高度基本不需要提升,僅需在原有道路的路面上進行改建路面結構的鋪筑,而且舊路的路面結構比較完整,則應當結合原有路面的厚度及其結構層特點,遵循舊路補強的原則進行設計。事實證明,原有道路路面就算等級偏低,但在經過長時間的車輛碾壓之后,再加上經常性的維護工作,其路基上層往往會比較堅硬,在開展改建工作的時候,應當全面利用這點,通常來說,可將原有路面當作新路面的墊層、底基層或者基層,這樣不僅能減少改建施工的工程量,而且還能降低工程造價,緩解施工單位的資金壓力。若原有道路本身就不具備正規性的路面,或者僅有一層寬度較窄的路面,平整度與穩定性都比較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則不適用舊路補強設計的方法,而應當遵循新建道路的相關標準來進行改建。如果改建后的路面等級與以前相比更高,為了確保路面結構的整體穩定度,一般應當和路基改造工作分開進行,尤其是在單側加寬改建路段,路基加寬改建施工工序完成后,應先鋪上一層簡易路面,并開放行車,待大約一年以后,路基由于受到行車碾壓的作用,其穩定性會顯著提升,此時便可將簡易路面清除,并結合相關標準對路面結構層進行重新鋪筑。
四、結語
總之,城市道路對城市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來說至關重要,針對當前城市道路無法滿足交通需求的現狀,必須全面開展道路加寬與改建施工工作,選擇適當的改造方案與施工技術措施,這樣才能確保道路加寬與改建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陳世忠.城市道路加寬與改建施工[J].企業導報,2009,(7):198-199.
[2]王延飛.城市道路加寬改建技術措施[J].科技致富向導,2010,(3):131,152.
[3]劉明.城市道路拓寬改建的研究——以濟南市旅游路東段改造工程為例[D].山東建筑大學,2016.
[4]黃定江.城市道路舊路路基拓寬改造對策及其技術[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4,(2):40-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