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露
【摘 要】隨著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大家對節能環保技術越來越重視。現階段,綠色施工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在建筑施工中,為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了保障。為了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施工企業應該大力應用并推廣綠色施工技術,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減少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因此,綠色施工技術在施工過程中的應用,能夠為實現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施工技術;應用
現階段,可持續發展戰略理念已深入人心,這就使得綠色施工技術成為建筑工程施工的必然趨勢。在社會的發展中,傳統的建筑施工技術已無法滿足建筑業的發展需求,這就使得綠色施工技術應運而生,不僅能夠有效地改善建筑業的環境污染問題,還能夠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為建筑企業帶來更多的效益,不斷滿足建筑業的高效、環保、節能需求,實現建筑業的穩定發展。
一、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技術相關內容分析
1.綠色施工技術概述。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在社會的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業的發展需要消耗巨大的自然資源,而綠色施工技術是針對建筑業的高能耗、高排放特點提出的。在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制定綠色環保施工計劃、落實科學的施工方法不僅能夠提高施工效率、減少環境污染,還能夠節約能源,減少建筑施工帶來的不利影響。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技術是一項綜合性的建筑施工技術,是國家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2.綠色施工技術特點。與傳統的施工技術相比,綠色施工技術將控制建筑施工對環境的影響視作與達到施工目的同等的建設目標,以環保為主要施工原則,保護地球資源,并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在達到工程目標的同時實現施工建筑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綠色施工技術能夠為工程建設的整體質量提供保障,通過有效的施工組織和綠色施工技術的廣泛應用,降低能源、建筑材料以及自然資源的消耗,減少施工成本,為施工企業創造了更多的利潤空間,創造更多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
1.因地制宜原則。建筑設計不是一味地追求別致創新,需要在具有獨特思維的基礎上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地形地貌、氣候特征,因地制宜,不斷提高現有土地的資源使用效率。綠色施工技術在建筑可持續發展的應用過程中,必須順應自然發展的客觀規律,充分了解建筑當地實際情況,并選擇合理的設計形式與技術手段,提高建筑的適用性與科學性。
2.和諧原則。綠色建筑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都需要強調和諧關系,與建筑自身產生的背景息息相關,建筑的影響因素很多,這一系列的過程存在著一定的資源損耗和污染,更加強調了和諧的重要性。
3.經濟原則。綠色建筑設計并不是單純的投入,或與產出不成比例的反方向浪費支出。而是在體現綠色建筑設計原理的基礎上,運用一定的技術,建造經濟實惠的綠色建筑。經濟成本最大化原則并不意味著在公共建筑過程中選用不符合標準的材料、偷工減料,而是充分利用最新研制出的能源、材料,滿足建造要求。
三、建筑工程綠色施工必要性
首先,綠色施工管理與技術的創新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大影響。作為企業經濟效益取得的源泉,施工管理創新有利于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發展。其次,施工管理創新是滿足先進技術管理理論需求的,是與先進的施工模式相連接的,有利于建筑施工企業在快速發展的社會中得以可持續發展。再次,施工管理創新是時代發展的需求。在社會經濟和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建筑施工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就必須對自身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以此來尋求創新之路,這樣才能跟進時代發展的步伐,走在同行發展的前列。最后,施工管理創新是適應市場進展的需要。隨著我國公共建筑行業的迅速發展,建筑施工企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因此,施工管理只有不斷進行創新,才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時,為了創新施工管理工作,就必須從多方面入手,根據自身的具體狀況,尋求適應實際情況的工作模式。
四、建筑工程施工綠色施工技術應用
1.施工節水。首先,基坑降水。現階段,建筑基坑降水抽取的地下水除少量用于施工用水外,大多數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浪費了寶貴的水資源,還會引發城市地面沉降問題。因此,在基坑支護的過程中,盡量采用地連墻或配合止水帷幕的方法。其次,加強節水管理。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區的生活用水采用節水系統和節水器具,提高節水器具配置比率,確定生活用水與工程用水定額指標,并分別計量管理。
2.施工節地。根據施工規模及現場條件等因素合理確定臨時設施,如臨時加工廠、現場作業棚及材料堆場、辦公生活設施等占地指標,占地面積應按用地指標所需的最低面積設計,并且,平面布置應合理、緊湊,在滿足環境、職業健康與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廢棄地和死角。臨時辦公和生活用房應采用對周邊地貌環境影響較小、適合施工平面布置動態調整的多層輕鋼活動板房、鋼骨架水泥活動板房等標準化裝配式結構。施工現場圍墻可采用連續封閉的輕鋼結構預制裝配式活動圍擋,減少建筑垃圾、保護土地。
3.施工節材。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節省建筑材料和材料的可再生循環利用能夠充分體現出綠色施工。施工技術人員在選擇施工材料的過程中,應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選擇對環境污染小或無污染的情結材料,還應該注重材料的儲存問題。在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中,應該及時回收施工過程中的下腳料和廢料,使用相關設備將回收的建筑垃圾固液分離后制成墻體填充材料和砌塊材料,并按照需求用于回填,實現固體垃圾外運處理率最小化。
4.施工節能。首先,降低能耗,采用效率高、低功耗的施工設備,合理使用電能、燃油等高效能源,改善能源使用結構,積極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有效地控制施工過程中的能耗;其次,根據施工現場周邊環境,因地制宜地合理組織施工、積極創新施工節能新技術、新工藝,加大輕集材料的使用,降低材料在運輸、使用時的能耗;最后,提高用能效率,制定合理施工能耗指標,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并制定單位面積施工能耗指標,在施工中參照能耗指標,實施監控,加強用能的管理。
5.減少噪聲污染。通常情況下,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很多噪聲,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應該全面檢測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要對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聲音和振動進行實時監測,必須要保證噪聲在合理的范圍內,才能繼續進行施工工程。施工團隊要選擇噪音較小、振動較低的施工設備,并且通過一些措施來進行隔音。
6.減少光污染。強光外泄極易在施工現場造成光污染度的現象,施工技術人員對一些大型的燈具的使用要小心謹慎,要正確調試照明燈具的照射方向和角度,避免污染源的出現。通常,施工企業都會把弧形的防護燈罩罩在大型的照明燈具的外面,夜間進行電焊操作時,必須要采取相應的遮光措施,最好是有一個遮光棚。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建筑業的快速發展中,為了實現節能建筑的預期節能效果,施工企業應該嚴格按照設計、材料和施工技術的要求進行施工,為施工的整體質量提供保障。同時,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應該注重綠色施工技術和施工材料的應用,實現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登磊,岳培周.淺談建筑工程施工綠色施工技術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8(20):21-22.
[2]劉斌.建筑工程施工綠色施工技術應用探討[J].江西建材,2017(12):101-102.
[3]陳小勝.建筑工程施工綠色施工技術應用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26):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