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捷翔
綜觀國內少兒科普圖書,盡管自2008年年底,在國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少兒科普圖書逐步呈現出復蘇之勢,但仍面臨著“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
怎樣策劃出形式豐富多彩,既能滿足少兒讀者需要,又能獲得經濟效益的科普圖書,是值得當今出版人仔細思考的問題。本文以筆者策劃的第三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獲獎作品《啊!蜻蜓》的選題策劃為例,進行簡略分析。
一、市場分析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已經成為眾多家庭關注的焦點。少年兒童也需要更多優秀的少兒科普產品,使他們受到科學精神的熏陶。當下,少兒科普形式已呈現多樣化,但據調查顯示,閱讀科普圖書的方式仍然是最主要的受眾傳播方式。由此看來,少兒科普圖書市場有穩定的剛性需求。如此大的市場需求,以及“科教興國”的基本國策,給我國少兒科普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潛力。
目前我國少兒科普圖書市場,無論是從品種還是銷售數量上看,引進版科普圖書都占據主導地位,如《昆蟲記》《我的野生動物朋友》《世界上臟臟的書》等圖書長期位于少兒科普圖書排行榜前列。其中《昆蟲記》這本書引起了本人的極大興趣。法國著名作家法布爾的《昆蟲記》是一部不朽的科普著作,作者將昆蟲世界化作讀者可以從中獲取知識、趣味、美感與思想的精美散文,堪稱科學與文學結合的典范,被譽為昆蟲界的“荷馬史詩”,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如今《昆蟲記》因為進入了語文新課標必讀書目,又進入了公版期,市面上的版本是非常多的,其中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法布爾昆蟲記》(兒童彩圖版)配上充滿童稚的插圖,銷量已經突破350萬冊。《昆蟲記》系列產品的熱銷,充分說明了讀者對昆蟲題材科普作品的喜愛。昆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對農業生產和人類健康造成重大影響。如今,城市化的進程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便捷,雖然城市里不乏公園、綠化帶、游樂場,但是,居住在里面的昆蟲是越來越少。被困在鋼筋水泥里的孩子們,也再也找不到那種和小伙伴們一起捉蟲撲蝶的快樂。因此,策劃一系列以昆蟲探索為主題的少兒科普圖書,方便小讀者進一步深入了解昆蟲知識,既能展現少兒科普圖書編輯的社會責任感,又能在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里分得一杯羹。
二、內容定位
做圖書,實際上是“做內容”,近些年來,“內容為王”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提及。科普圖書的選題廣泛,凡事普及和推廣科學文化知識,傳播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的內容都可以列入其中。根據市場調查分析發現,購買少兒科普圖書的讀者多分布在大中城市。雖然昆蟲的種類繁多、形態各異,但大中城市中的少年兒童最有機會接觸到的昆蟲卻是蒼蠅、蚊子、蟑螂等害蟲。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里有一篇課文——《要下雨了》,文中提及“蜻蜓低飛,要下雨了”的自然知識,可實際上,在城市里,蝴蝶、蜜蜂尚能在公園或綠化帶里時不時見到,蜻蜓卻越來越少,幾近絕跡。這是因為蜻蜓是一種水生昆蟲,它的幼年是生活在水里的,而城市建設導致城市里的很多河流湖泊消失。棲息地被破壞了,沒有適合生活的水域環境,蜻蜓自然就沒有了。雖然我們已經說不清,到底是什么時候,這種曾經伴隨著一代代人成長的小生靈們離我們的城市漸飛漸遠,但只要我們現在意識到了,就不算太晚。因此,本人決定策劃一本以蜻蜓為主題的少兒科普圖書。希望通過這本書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欲望,培養他們的科學精神和環保意識。
三、甄選作者
少兒科普圖書不僅要具備科學知識屬性,而且要把抽象的、深奧的、枯燥的科學知識形象淺顯地表達出來。少兒科普讀物要融科學性、思想性、藝術性、通俗性、趣味性于一體,這不僅要求創作者兼具較高的科學素養和文字表達能力,而且還要熟悉當代孩子們的一些心理特質,哪一方面薄弱都不會創作出好作品,這也是科普圖書的與眾不同之處。目前國內有志于少兒科普圖書創作,同時又具有較高素質的作者相對缺乏。自然科學工作者創作的少兒科普讀物通俗性、趣味性較弱,社會科學工作者創作的少兒科普讀物又常有科學性不足的問題。
在找尋作者的過程中,我們有幸遇到了臺灣的出版人邱承宗先生。邱承宗先生是臺灣著名的生態攝影師和插畫師,曾經策劃和出版過許多昆蟲題材的繪本及科普讀物。工作之余,他從未間斷昆蟲攝影和調查。他曾選擇蜻蜓作為拍攝對象,花費數年時間,詳細記錄了蜻蜓從出生到成熟產卵的整個過程。作為一個生態攝影師,對于物種的觀察會比一般人更敏銳、更細膩。邱承宗先生不僅擁有前述特質,還具有研究家的精神與過人的耐心,讓一般人很難觀察到蜻蜓生活史的過程記錄,得以在照片中精采呈現,例如產卵的過程、卵粒的形狀和孵化,以及蛻皮等歷程,邱承宗先生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一一捕捉到這些珍貴的鏡頭,帶給我們巨大的震撼。而這些科普素材都是在大陸地區的少兒科普出版物中前所未有的。自2009年以來,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致力于兩岸兒童文化界和少兒出版界的交流事宜,取得了業界的廣泛好評。在與邱承宗先生的交流中,他非常認可我們社科普圖書的出版理念和引進臺灣優秀童書的出版規劃,因此決定將他之前在臺灣地區出版過的科普圖書《啊!蜻蜓》的內容授權于我們社,并將該書納入我們社的“臺灣科學繪本館”系列里。
四、編輯裝幀
我們在與作者的溝通過程中達成共識:雖然海峽兩岸同文同種,在社會與歷史背景上存在諸多相似之處,但仍存在不小的文化差異,加之原書不是專門針對少年兒童制作,因此需要對原書進行重新編輯加工。在編輯過程中,我們改造了原書中不符合大陸出版規范的語句,在遣詞用語上下功夫,使文本更通俗易懂,并對生僻字加注拼音,使之更適合少年兒童閱讀,加強了可讀性與趣味性;對書中涉及的數據逐一排查與核實,保證了科學性和嚴謹性。裝幀方面考慮到少兒科普圖書的讀者對象是非專業的未成年人,圖文并茂非常必要,且少兒科普的社會效益要高于經濟效益,我們選擇高成本的四色銅版印刷。原書有大量精美彩色照片,為了達到更好的顯示效果,我們有意擴大了書中圖片的篇幅,圖解形式的少兒科普書化冗雜為簡潔、化枯燥為生動,可以提高閱讀效率、緩解閱讀疲勞、增添閱讀情趣,并精心重新設計了封面,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吸引小讀者。定價方面也采用了更適合少年兒童的價格,雖然減少了利潤,但是與我們社做精品童書的初衷相吻合。只有做成精品書,才能靠質量贏取市場,靠口碑贏取聲譽,靠銷量贏取利潤。
五、多元營銷
策劃一本優秀的少兒科普圖書,我們當然希望圖書出版后不會默默無聞,無人問津,因此我們在這本書的營銷上采取了多元化的方式,數管齊下,多措并舉。通過我們社所掌握的中國大陸各省、市的主要圖書地面店渠道,結合各地區的消費水平與人文特色,配合圖書的出版進度、市場周期,擬定圖書推廣方案。依托擁有“全球最大中文圖書音像網上商城”之稱的當當網為主要網絡銷售平臺,針對本圖書的特點,進行富有針對性的營銷和宣傳。
除了傳統的發行渠道,我們更加注重新媒體傳播方式的運用,例如以目前用戶群最大、資訊流通速度最快的微博為平臺,借助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海峽兒童閱讀研究中心的官方微博,通過書訊、書評等信息的發布,以及與作家、出版人、閱讀推廣人、熱心讀者的微博互動,從圖書的出版階段開始進行不間斷的預熱、造勢與宣傳活動。加大圖書宣傳推廣的深度和廣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我們的宣傳工作還有個突出的亮點,就是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閱讀推廣活動,借助大陸各地的幼兒園、繪本館和圖書館的平臺,以本圖書為素材,邀請著名臺灣科普作家、資深幼教專家、閱讀推廣人到大陸舉辦各種主題的巡回講座。在講座現場,主講人通過現場演示,現場提問,與孩子、家長互動等環節,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將知識傳播給小讀者,教育意義不言而喻。并通過網絡平臺實時發布、更新閱讀推廣活動的實況、后續等資訊,提升了圖書的宣傳效果。
通過不斷實踐,多元營銷的方式不但擴大了圖書社會影響力,也帶來了與之相應的經濟收益,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