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
【摘 要】本文利用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數據,運用了OLS的方法估計了身高、體重、健康狀況對工資的影響,并運用了智力水平作為個人能力的代理變量。回歸結果表明身高和健康水平對工資均具有正向的影響,且該系數十分顯著。最后文章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身高和健康作為人力資本的一部分,增加營養攝入,增加對其投資是具有很大的回報的,政府加大社會保障能夠提高勞動者普遍的健康水平,從而帶動整個勞動力市場生產率的提高。
【關鍵詞】身高;健康;工資;人力資本
一、研究背景
中國的經濟轉型使勞動力市場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并逐步完善,形成了以市場為基礎的工資決定機制。與此同時,教育作為人力資本的一部分對經濟的影響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與教育相比,健康和身高作為人力資本的重要一部分在國內卻很少受到重視。這些不僅會影響個人和居民的收入,甚至會對整個經濟的增長產生影響。之前的學者也做過類似的研究,李利英利用2009年中國營養和健康調查數據,用Heckman模型分別估計了身高、身體質量指數對非農就業居民工資的影響。呂小康則從進化心理學的視角分析了身材對工資的影響,他采用中國家庭健康調查(CHNS2009)的數據,以身高、體重和BMI值為身材的衡量指標研究其對工資的影響。分位數回歸的結果表明,身材對于女性工資有統計上顯著的影響,而對男性工資的影響不顯著,且這種影響只發生于中等工資水平的女性。高文書則利用了上海等12城市住戶調查數據,運用了OLS和工具變量法對拓展的Mincer工資方程進行回歸,表明了身高對勞動者工資有正向的影響。基于以上的研究,本文通過利用了大樣本微觀調查數據,對中國勞動者的工資效應進行了實證研究,并通過性別進行分類分別進行實證分析,對于能力這個不可觀測的變量,本文使用了智力水平作為能力的代理變量。
二、數據說明
本文使用的是2012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的調查數據,是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ISSS)實施的一項旨在通過跟蹤搜集個體、家庭、社區三個層次的數據,反映中國社會、經濟、人口、教育和健康的變遷,為學術研究和政策決策提供數據為目標的重大社會科學項目。該數據調查的對象中國的家庭和個人,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本文分析的對象是16歲及以上的在業勞動者,最終應用的數據共7168個,其中女性共2795人,占39%,男性共4373人,占61%;就總體而言,其中y為受訪者月收入,其均值為1834元,所有人的收入均在1元至50000元之間,可以看出數據的標準差非常大,說明個體間收入差距較大,男性的月平均收入為2059元,高于女性的1497元,且男性之間的收入差距大于女性;身高的單位是厘米,所有的樣本中平均身高為166.64厘米,其中男性平均身高170.65厘米,女性平均身高160.04厘米;體重的單位是斤,樣本中平均體重126.93斤,其中男性平均體重136斤,女性平均體重112.06斤;intel代表智力水平,是本文中對個人能力的代理變量,分為為1到7不同的等級,最低為1,最高為7,從標準差中可以看出智力水平相差不大;樣本中受教育年限從0年到22年不等,平均受教育年限為20.29年,男性平均受教育年限10.12年略低于女性的10.54年;平均的工作經驗為11.07年,男性的平均工作經驗大于女性。
三、實證分析
本文所用的方法為最小二乘法(OLS)估計,采用拓展的Mincer方程對工資進行回歸,
回歸的結果如表一。
通過表一總體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除了教育年限,工作經驗對工資有顯著的影響外,身高每提高一厘米,月平均工資會提高15元,這在1%的水平上十分顯著,同樣健康水平對工資也有較為明顯的影響,健康水平每提高一個等級,月平均收入提高50元。這與前文所提到的正向的影響是一致的,即健康和身高的系數為正,驗證了之前的預期。該回歸結果同樣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性別的系數是357.46且十分顯著,這說明相同條件下,男性會比女性的月平均工資高357元。
下面分別觀察男性和女性勞動者,兩者身高對工資的影響都是非常顯著的,這其中女性身高的回報率略高于男性勞動者,說明對于女性而言,身高會在求職中更具有優勢。對于體重,兩個的系數是相反的,對于男性,體重每提高1斤,月工資會增加4元,而對于女性而言,體重每減少一斤。工資會增加兩元,雖然這一系數只在10%的水平才是顯著的,但也能夠說明一些問題,由于本文的回歸中沒有將職業放入其中,所以可能男女之間存在職業的差異,男性工作的領域可能會偏向體力勞動,而女性從事的行業可能更加看重身材。對于健康這一變量,男性工作者健康的回報率高于女性,這也可能與職業有關。這一實證結果,與同樣適用OLS法對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實證研究結果比較類似(如schultz,2002)。回歸結果同樣表明教育年限,工作經驗,個人能力對工資都具有顯著的水平,影響的方向也與理論預期完全一致。
四、結論
本文重點關注了身高和健康對工資的影響,身高、健康是一種人力資本,人力資本在勞動經濟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隨著人力資本研究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學者把注意力投入了人力資本中。身高較高的人通常在力量、速度等方面具有較高的優勢,從而可能帶來更高的生產率,雇主自然也提供更高的工資。本文利用了中國家庭追蹤調查的數據,使用OLS回歸的方法去估計了身高和健康對工資的回報,這一效應也是十分顯著的,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男性身高每提高一厘米,月工資會增加14.1元,女性勞動者身高每提高一厘米,月工資會增加19元;健康水平每提高一個等級,月工資會增加50元,這也是能夠理解的,因為沒有一個雇主希望雇傭身體狀況不好的員工。
本文得到的結論可以為個人和政府提供一些政策建議,對個人而言,從孩提時代或青少年時代就應該增加營養的攝入,孩提時代的營養攝入、衛生保健狀況與勞動者成年后的身高顯著相關(高文書,2009),可見對于身高、健康這一方面的人力資本的投入會提高成年后的工資報酬率,進而代來豐厚的勞動力市場回報,這一人力資本的投入是十分值得的。對于政府而言,應該加大社會保障,健康的人力資本投資具有顯著的正外部性。政府注重居民的健康狀態和身體水平能夠普遍提高社會的勞動生產率水平,帶來更多的社會回報,最終能夠提高一個國家整體的經濟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利英、田倩倩.健康狀況對居民工資的影響研究—基于中國營養與健康數據[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2013.(1).
[2]高文書.健康人力資本投資、身高與工資報酬—對12城市住戶調查數據的實證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09.(3).
[3]王鵬、劉國恩.健康人力資本與性別工資差異[J].南方經濟.2010.(9).
[4]呂小康、邢琳.身材對工資的影響:進化心理學的視角[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
[5]尹志超、魏昭、王引.營養、健康對城鎮居民工資的影響[J].財經科學.2014.(6).
[6]寧家琪.健康狀況對工資水平的影響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