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志本 劉靜漪 陳世強
【摘 要】在全面推進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現狀下,絕大部分學校不斷深化應用創新創業對教育教學改革,同時在當今這個科技與信息知識經濟的時代下,如果高校大學生不具備創新創業實踐和掌握終身自學的能力,那么就很難適應當今時代的快速發展。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負面清單管理理念的高校創新創業工作的研究。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負面清單管理
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指的是一個國家在引進外資的過程中,對某些與國民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以清單形式公開列明,在一些實行對外資最惠國待遇的國家,有關這方面的要求也以清單形式公開列明。這種管理模式的好處是讓外資企業可以對照這個清單實行自檢,對其中不符合要求的部分事先進行整改,從而提高外資進入的效率。
創新能力是一個人的綜合能力的具體體現,其內涵包括了對問題的認知、觀察、記憶、判斷、抽象、總結、實驗的能力,同時也還包括了自學能力、數據分析、文獻檢索與歸納等綜合能力[1]。而創業能力是在創新能力的基礎上擁有發現或創造一個新的領域,致力于理解創造新事物、新產品、新市場、新生產過程或原材料、組織現有技術的新方法的能力,能夠運用各種方法去利用和開發它們,然后產生各種新的結果。
對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不僅是國家戰略和社會發展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需要,也是大學自身發展和深化教學改革的需要,更是每個大學生的迫切需求[1]。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和教師的創新工作積極性、全面深化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適應新時代下的經濟背景、培養更多具有實踐和創新思維的人才,我們必須以高校創新中心為主陣地,堅持以創新創業項目訓練和學科競賽為抓手,堅持多樣化的創新成果形式,嚴格規范創新學分管理,進一步加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本文主要探討的是普通高等院校在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能夠促進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若干意見。
一、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教師還是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忽略了對學生創新創業思維的引導。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占主導地位,學生被動的跟著教師的思維轉,這種學習模式不利于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而引導教學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已發現的知識又可以讓學生的思維開闊起來,可以說它是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忽略對學生的實踐培養。實踐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鞏固理論知識又可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它也是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由于部分教師的傳統教學思想根深蒂固。
(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不完整。創新創業課程的設置應以提高創新創業品質、創新創業基礎知識、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為目標,創業品質教育、創新創業基礎知識教育、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培養是互相連接的三個主體,互為基礎、相互融合、共同促進。然而,目前高校創新創業課程尚未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課程與教學設計缺乏完善的標準。
(四)應試教育的制約。應試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的一大弊端,這一教育形式忽略了社會的選擇和學生自身的發展,以考試作為評判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方案
(一)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培訓[2]。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需要創新創業教學者良好的引導,一個良好的引導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盡快的投入到創新創業的課程中去,開闊自己的思維,展現自己的潛力,因此,建設一支具有專業的創新創業精神培育的師資隊伍是很有必要的。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加強對創新創業教學工作人員的培訓,改變他們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心態,讓他們始終保持著開放的心態,自覺吸取新知識,探索新方法和吸收新的先進思想。其次,要不斷引進和補充優秀的高素質人才,同時也要派大量的教師去外校學習,吸收他們的優勢,分析他們的不足,避免這些不足發生在本校的師資隊伍中。
(二)首先要為學生搭建一個實踐訓練平臺[3],比如實驗室,創新創業協會等。其二,組織開展實踐性強的競賽活動。在大學生中開展一些針對性、實踐性強的活動,既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去認真思考創新與創業,同時又可以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脫穎而出提供廣闊的平臺[4]。最后,對于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相互探討都未解決的問題,教師首先應該通過引導、演練讓學生弄懂,然后讓學生多實踐幾次。
(三)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建設應當以創新創業的規律為核心,要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科學性、體系性和實用性,同時,還要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標。課程應當分為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這兩個主要部分。理論課程還要以引導為理念,深入淺出的基本原則,要大量的引進國內外的先進思想從而達到夯實大學生創新創業理論知識的目的。實踐課程還要以理論課程為基礎,要能達到舉一反三、真正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目的。
(四)首先要取消一些大學課程的閉卷考試,把閉卷考試改為開卷考試,不能把題目命死(理工科的一些必要題目除外),要允許有多種思路和多個正確答案的出現,從而達到百花齊放開闊學生思維的目的。其次,要加大平時成績的比重,要把上課的出勤率,學習狀態,獨立自主完成作業的情況,創新能力的體現和對知識渴望的程度作為評定平時成績的重要標準。最后,教師要出一道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重要的思想,這些思想對你的啟發有哪些這樣一道題目。
(五)在對創新創業教學工作人員和參與學生的管理方面,對某些與新時代、新思想、培養創新創業思維能力不符的,均以清單形式公開列明。這樣不僅可以約束教育教學者和參與學生的日常行為,也可以讓他們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為所欲為,利用已有的知識,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潛力,達到百花齊放,開闊思維的目的。與此同時,還要對那些做的比較好的,有特殊貢獻的給與相應的獎勵。這樣不僅可以讓創新創業在高校里快速的發展起來,而且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結束語
在知識經濟發展的今天,創新創業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在各行各業,因此各高校向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也是勢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了各高校面臨的一些共同的主要問題,緊接著給出了能夠促進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若干意見,以促進高校創新創業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向長城,陳世強,楊儀,方壯,蹇小平. 大學生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湖北民族學院數理大學生創新基地與人之路[J].教學研究.2014,(5):51-54.
[2]劉玉.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培育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17.
[3]施險峰.新時期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實踐與研究[J].學術觀察.2009,(11):8-9.
[4]阮俊華,陳璞,鄭博文,王承超.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與實踐能力的新途徑[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1,30(2):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