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澤宇
【摘 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我國各行各業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現有的稅收制度已經逐步不能滿足當前市場發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國家稅務部門對稅收制度做出了深入的改革,其中,最有利于我國當代企業發展、能夠最大程度減輕企業負擔的措施就是“營改增”。本文著重對現代企業的財務管理進行分析研究,指出“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機制,以及當前企業在“營改增”機制影響下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營改增;財務管理;稅負壓力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的經濟一直處在飛速發展的階段,近階段,我國經濟的發展遇到了新的瓶頸,在這種背景下,我國企業需要對財務管理狀況進行創新管理。一種新政策的頒布通常需要先進行試點運營工作,營改增的實施也不例外。“營改增”方案頒布以來,首先在上海進行了試點工作,初見成效后,更實在天津、北京等十幾個省市進行運營,范圍也橫跨建筑業、服務業、金融業等多個行業,之后,營改增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開來。
一、“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根據上文所述的上海試點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出“營改增”對于企業發展是很有好處的,營改增的實施不僅僅是稅收政策的一個小變化,對于企業而言,稅收政策的改變帶來的影響非常大,企業內部往往需要依據其進行調整,因此,營改增對企業的財務管理也有著不小的影響。
(一)對不同企業的稅收壓力有著不同的影響
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最終目的是推動我國企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因此,對大多數企業來說,營改增后企業的稅收壓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減小,對于整個產業鏈來說,由于營改增的實施充分避免了重復征稅,整個產業鏈的壓力減小,對推動產業鏈以及產業鏈內每一家企業的發展都有著重要作用。但是,營改增并不能減少所有企業的稅收壓力,營改增改變了征稅方向,同時,對于不同行業、不同階段所征收的稅率也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在這種情況下,部分企業可能會產生稅收不降反增的情況。因此,企業的財務部門一定要做好準備,及時根據具體情況來調整企業的財務管理狀況。
(二)加深了發票管理的難度
在營改增實施之前,對企業征收的主要是營業稅,稅種比較單一,征收標準也比較固定化,因此,在出具發票時也比較簡單。營業稅改增值稅后,對企業征收的主要是增值稅,增值稅不同于營業稅只以營業額作為標準,在出具發票時也比較麻煩,企業財務部門管理發票的程序也更為復雜。
征收增值稅時,只是對本企業所獲得的產品的增加價值進行收稅,避免對同一產品在不同階段進行重復收稅,因此,在管理增值稅發票時,不僅僅是要進行本階段發票的管理,還要做好上階段與下階段發票的管理,以免出現差錯。
稅務部門最終是依據企業出具的增值稅發票來進行收稅行為,為了避免不良企業偷稅、漏稅的行為,稅務部門會對企業的發票進行調查,對企業的經濟交易進行監督,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財務部門更好做好發票的管理,以免出現錯誤,違反法律。
(三)對會計核算處理的影響
“營改增”之前,國家對企業征收營業稅,因此,在企業進行會計核算時不論從方式還是對象來說都是簡單的,營改增之后,會計核算開始變得復雜,總體來說,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產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成本核算方面的影響
對“營業稅”來說,成本核算是非常簡單的,只需分別出真正的成本和進項稅額。但是對于“增值稅”來說,因其又細分為進項稅和銷項稅,進行會計核算時就比較復雜,要對其供應商和銷售客戶所交易的產品金額都進行統計核算,因此,在這種核算時需要進行分類,核算方式也需有所改變。
2.收入核算方面的影響
類似于成本核算,對營業稅來說,收入核算只要根據進貨和銷售兩種發票就可以很好的進行核算,但是在增值稅實施后,核算收入就比較復雜了。在進行收入核算時,要從進項和銷項兩方面來核算,成本需要加上進項稅,收入需要扣除銷項稅,再加上各種各樣的小細節,計算非常復雜,核算方式也與以往有很大不同。
3.對跨區域核算的影響
“營改增”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個過程,在施行初期,部分地區還未開始進行營改增。對于跨區域的企業來說,進行會計核算時,需要按照不同地區的情況、不同的制度來進行核算,這是一份非常復雜的工作,對企業財務部門來說也是不小的挑戰。
(四)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
1.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資產負債表是記錄企業各種資產與負債的重要報表,營改增后由于增值稅中有進項稅額抵扣,企業的投資、負債等因素變化會較以往比較大。因此,在進行報表制作時,需要考量的因素就增多了,信息更新周期也要相對縮短,進行報表分析時,能夠明顯感覺到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例提升了。營改增之后,企業的資產和負債都會提升,從而推動企業的發展和規模的擴大。
2.對利潤表的影響
營業稅改增值稅后,明顯的就是大部分企業的稅后壓力減小,相對來說也就代表了利潤的增加,對企業的成長與發展也是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改革前后,企業的利潤因為稅收的變化不僅導致金額的變化,更重要的利潤結構發生了改變,因此,在根據利潤表分析時,一定要注意稅收有沒有包含在內,重要分析營改增帶來的利潤結構的變化。
3.對現金流量表的影響
現金流量表所反映的內容比較凌亂,營改增之后,企業各個方面的現金流量都會產生不小的變化,因此,在進行現金流量表分析時,要注意改革前后現金流向及數量的變化并分析其帶來的損益。
二、“營改增”后,如何加強企業財務管理
(一)科學進行稅務籌劃
第一,營業稅和增值稅的不同給企業賬目記錄和核算會帶來影響,對成本和銷售額的記錄會因為稅務的區別有很大變化,因此,在商品定價時,要充分考慮稅務變化的因素。第二,因為進項稅抵扣有著嚴格的標準,在企業進行原料采買時,要充分考慮進項稅能否抵扣的問題,避免不能抵扣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
從以上不難看出,營改增后,稅務問題帶來的利益影響在企業的方方面面都有影響,因此,企業財務管理一定要進行合理的稅務籌劃。啟用專業人才,針對自身情況合理進行稅務籌劃。
(二)加強發票管理
“營改增”后,因為稅務不再是由企業自身的營業額決定,而是根據產業鏈上下游稅務情況做出一定的抵扣,因此,在發票方面,也必須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發票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企業需要對本公司內部發票的出具、保存、使用都作出合理的章程,對增值稅發票也要有專業的人才進行保管和開具,確保每一張發票都合法合理使用。
(三)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
1.要充分了解“營改增”的相關知識
會計人員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參與者,營改增給財務管理帶來的影響非常廣泛,因此,會計人員需要“營改增”,在了解的基礎上再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進行管理。
2.重視增值稅專用發票、正確確認計稅基數和稅率
“營改增”后,稅務的繳納抵扣都與發票息息相關,且稅務部門對發票的監管非常嚴格,因此,會計人員需重視并合理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
會計人員進行稅務核算時,要正確區分營業稅和增值稅,分清企業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確認計稅基數和稅率后再進行核算。
【參考文獻】
[1] 夏云華. “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J]. 財經界:學術版, 2013(27):255-255.
[2] 方艷. 試論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 統計與管理, 2014(7):113-114.
[3] 秦文. “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 財經界, 2013(33):253-253.
[4] 尹旭. 淺談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以及加強對策[J]. 經濟研究導刊, 2013(13):145-1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