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啟明 鄧昱
隨著人們對計算機的使用愈加依賴,員工辦公終端的規模也不斷的擴大,在員工終端管理、運維成本、能耗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問題明顯增多,為了保證正常業務活動的同時,提高對員工終端的管控手段,桌面云辦公系統應運而生。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不斷發展,基于桌面云的云辦公系統已經逐步發展成熟,云辦公系統采用“集中計算,分布顯示”的架構,通過虛擬化技術,將所有辦公PC的運算合為一體,在服務器端進行集中處理,員工采用云終端設備,僅負責輸入輸出與界面顯示,不參與任何計算和應用,具有高效、綠色的特點。
一、桌面辦公系統的存在的問題
(一)安全問題:
1.終端安全管理復雜
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使終端數量變得日益龐大,終端承載的信息和業務活動也越來越重要,而針對終端的病毒、木馬和惡意代碼也層出不窮,雖然終端上可能部署了防病毒、補丁管理等相關軟件,但是由于PC電腦的數量巨大,維護復雜等原因,仍然存在安全隱患。
2.數據文件分散存儲
傳統辦公模式下,企業數據文件分散存儲在員工個人辦公終端或移動設備中,難以確保信息安全。分散存儲難以實現有效的數據備份保護,單終端硬盤損壞帶來的恢復成本高昂。
3.軟件license無法集中管理
傳統辦公模式,終端計算機上的軟件由用戶自己維護,無法集中監控和管理,存在因license濫用或使用盜版軟件而引起法律訴訟的潛在威脅。
4.缺乏高可靠保障
傳統辦公模式,終端設備如發生操作系統、CPU、內存條以及各類自帶設備端口發生損壞,維修周期長,成本高,缺乏云辦公環境帶來的高可靠保障。
5.派遣人員管理復雜
傳統辦公模式無法有效管理派遣人員的辦公行為。派遣人員使用自帶辦公終端訪問內部信息系統中的信息和服務器資源可能會造成公司信息泄密。
(二)成本問題
1.設備生命周期較短
傳統辦公模式,辦公設備容易出現內存、顯卡接觸不良,被氧化、灰塵太多等問題,用戶頻繁進行開關機、安裝無高可靠保障的軟件,運行無安全保障的外帶設備等操作,生命周期難以保障。
2.電源能耗高
傳統臺式機電源能耗高,平均能耗為300到350W,為云辦公終端的6到7倍。
3.設備和軟件維護復雜
傳統辦公模式設備與軟件維護需要專業人員進行現場操作,周期長,成本高,維護流程復雜。
4.利用率低
傳統辦公模式,一臺終端只能提供一名員工使用,按照目前主流臺式機配置調研(雙核CPU,2GB內存,300G硬盤),資源利用率平均不足10%,終端設備利用率低。
二、桌面云辦公系統效益分析
建設預估:桌面云建設主要包括服務器、存儲設備、授權許可、瘦客戶機、顯示器。根據市場調研情況,隨著建設規模的擴大,還能夠從服務器數量、云終端、授權許可等方面降低建設成本。
功耗計算:終端節約費用,普通PC計算機功耗約260瓦,每天工作8小時,每年工作200天,每度商業用電1.2元計算,1000臺計算機8年共需要電費876萬元。瘦客戶機功耗約為普通PC計算機的11%+服務器設備耗電,初步估算可節約電費700萬元。
運維計算:終端運維成本,傳統1000臺PC八年運維成本為1300萬元。瘦客戶機8年運維成本為245萬元,初步估算可節約運維成本1055萬元。
總體成本:為1000名員工提供傳統辦公的IT環境,八年共需要投入資金3276萬元,通過虛擬化辦公方式八年共需要投入1320萬元,能夠節省約辦公總投資的59%(1955萬元)。(詳見右表)
三、桌面云辦公系統潛在隱患
(一)網絡中斷
網絡是桌面云的基礎條件之一,桌面云系統的日常操作以及數據存儲均通過網絡連接到數據中心內進行,當網絡中斷時,員工將無法訪問數據中心側的桌面云系統進行正常的辦公。目前針對此風險可以采用網絡冗余、雙鏈路上聯以及ICA協議所支持的離線桌面等手段來實現系統的高可用,保證桌面云辦公業務的正常使用。
(二)高峰負荷
員工利用數據中心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當某一時刻并發開始工作時,可能會造成硬件資源突發性滿負荷運轉,可能造成資源供應不足,導致辦公體驗流暢度下降,影響辦公質量。
(三)系統運維管理
根據目前統計桌面云數據中心側存在大量的服務器、存儲設備以及軟件系統的身份驗證、桌面發布等桌面云系統的軟硬件,如何保證系統軟硬件的升級、管理、維護等環節,實現桌面云的高效、科學的管理將是面臨的一個大的挑戰。
(四)機房占用問題
桌面云系統中真正的計算和存儲任務由后臺的服務器和存儲設備來完成,推廣桌面云系統則需要事先規劃好這些服務器和存儲設備的放置問題,事先考慮機房的空間是否夠用、機房空間規劃等問題;如果把桌面云的后臺服務器部署在異地機房(如,省機房)中,雖然不會占用本地機房空間,但本地終端對異地服務器的訪問會造成大量廣域網范圍內的數據傳輸,大大增加網絡傳輸的壓力,可能會影響到系統的正常使用。因此,大范圍推廣桌面云系統前應綜合衡量分析設備所需空間、機房現狀和發展規劃等因素,從而做出最優的決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