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善華
摘 要:課堂導入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重視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導入,對于啟迪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注意優化課堂氛圍,讓導入妙趣橫生;優化學習情境,讓導入興趣盎然;優化常用方法,讓導入有的放矢。總之導入得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
關鍵詞:課堂氛圍;學習情境;懸念設置
課堂導入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深受傳統教育理念、教學模式的約束,長期約束著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展。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發展的過程。”導入環節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能否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中。導入得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喚起他們不斷探究的精神,從而使學生能夠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因此重視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導入,對于啟迪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優化課堂氛圍,讓導入妙趣橫生
創設良好的氛圍可以運用“講故事方式導入”“導游的方式導入”等相對直白的語言敘述方法,但是單單靠語言描述學生是無法很好地進入情境氛圍的,而新穎獨特的多媒體課件就是這樣一塊魔法石,使學生帶著愉悅、渴求的心情進入課文的優美意境。例如:我在講讀《頤和園》一課時,我的課前導入是:利用多媒體課件,采用導游的方式把學生帶到頤和園,孩子們隨著優美的音樂,欣賞著美麗的頤和園風光,并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在孩子們沉醉在其美景中時,我便引入課題,把孩子們帶到文字世界中,開始學習這篇課文。從他們的讀文狀態中看得出,他們對這節課的學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個環節之所以成功,一個是導游的方式,使學生身臨其境,自然地進入課文的學習;還有一個就是課件一開頭的優美景色使他們產生了好奇,這就緊緊吸引住了學生的注意力。
二、優化學習情境,讓導入興趣盎然
1.以音樂渲染情境
音樂本身就是情與境的結晶。以音樂渲染情境,激發學生情感的共鳴,是理解課文的有效途徑。在教學《長城》這篇課文時,由于所處時代不同,學生很難理解勞動人民為了建造長城付出的血淚和辛勞、中國人民經受過的苦難,而只知道長城氣魄雄偉。為了激發學生情感的共鳴,導入的時候,我就播放了童聲合唱版的《長城謠》,意義深刻的歌詞和舒緩的旋律立刻吸引了學生,引起了學生探究的興趣。以音樂渲染情境,直接而有效。而圍繞音樂和長城的主題,接下來學生自主提出來的問題就深刻多了。
2.以畫面再現情境
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使文字變成圖、文、聲相結合,使枯燥的文字內容變成直觀的情境,使教學內容變為具體的、可感知的東西,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直觀。例如:教學《觀潮》一課時,由于地域的差異,孩子們根本沒有見過“大潮”,單單憑借讀文理解,很難喚起孩子們對這一天下奇觀的感悟。所以為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領略其“奇”,在課前我便播放大潮的實況錄像。學生聽著岸上人聲鼎沸,江上悶雷滾動,而后變成如同山崩地裂的巨響;看著一條白線橫貫江面,繼而又如同千軍萬馬、齊頭并進的磅礴氣勢……孩子們被眼前的畫面所震撼,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整體感知了課文大意,而且對進一步的學習文本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有效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優化常用方法,讓導入有的放矢
在課前利用文本之間的內在聯系,架起一座新舊知識之間的橋梁,使學生在溫故之時激起知新之趣。多媒體課件可以形象、直觀地將新舊知識做對比。在教學《白公鵝》我是這樣開場的:“同學們,我們學過了《白鵝》一課。作者從不同的方面描寫了白鵝的高傲,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這一課,也寫出了這只公鵝的高傲,同樣是寫鵝,是不是寫得更具體細致,更生動形象呢?同學們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去閱讀,希望同學們在學習中注意加以比較,看看它們有什么異同點。”這則導語既有對舊課知識的復習,又有對新課教學目的之明確要求。但是,光用語言表達,學生的思維還不夠清晰,這時用多媒體課件列出對比的表格,學生就會一目了然,層次分明,給人以明確信息;條理清晰,給人以深刻印象。我在教學《巨人的花園》一課時,先播放花園里鮮花盛開,孩子洋溢笑聲的美好景象,當學生都沉浸在美好之中時,突然畫面上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花園被冰雪覆蓋。這時在學生的腦海里馬上就會產生疑問:為什么花園會突然變成隆冬的景象呢?由此,便引出了課文的主題。懸念就在這變換的畫面中油然而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總之,導入得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使其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
參考文獻:
[1]劉軍霞.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9).
[2]戴志忠.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策略方法淺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1(9).
[3]孟宇.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方法新探[J].小學教學參考,2011(19).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