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槁
摘 要:教育事業是由無數個學校組成,無數個班級又構成學校,班級的領頭羊是班主任,直接管理班級。當面對學生的時候,教師不僅要關注孩子的成績,還要看到孩子除成績之外的閃光點。只有全面地了解孩子,才能在教學工作上“大展身手”。改作業、批卷子要求細心謹慎,除了這些,在平日里與孩子們相處時也一定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
關鍵詞:作業;細節;課間;分享;換位
一、關注作業中反映的問題
一份作業能夠折射出的不只是有一個孩子近期的學習狀態,更多的是孩子在做作業時的心態、掌握知識的能力,甚至我們根據作業的整齊程度還能推斷出孩子平日里的生活狀態。所以我們要重視一份作業反饋給我們的信息。作為班主任,我們需要認真對待自己科目的作業,也要和其他任課老師加強溝通與交流,從其他老師的口中得到更多有用的反饋意見。如果班主任在近期發現有一名學生狀態不是很好,可以找其他任課老師咨詢這名同學的上課狀態,爭取得到一些有用的東西,到時候因材施教也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業雖小,但重要性確實是其他東西所不能比擬的。有一首外國的民謠是這樣說的:丟失了一個釘子,壞了一只蹄鐵;壞了一只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斗;輸了一場戰斗,亡了一個帝國。這就是典型的“多米諾骨牌”效應,要是我們連作業上的細節問題都不注重的話,最終導致的結果只能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要是孩子對于今天的課沒有掌握的話,作業也是能夠非常直觀地反映出問題的。與其在考試之后再和學生溝通交流,那不如我們現在就根據作業所反映出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隨著孩子們相互之間交往的進程,他們也會對老師和家長玩一些“小心機”,比如說抄襲同學的作業,利用手機和電腦在網上搜索答案,根本就沒有經過大腦思考就直接寫在作業本上。這樣的學生比比皆是。班主任這時候也還是要充當孫悟空,利用火眼金睛發現這其中隱藏的貓膩。教師一定要在班會課上給孩子們說明抄襲作業的危害性,只有讓他們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系,才能從根本上杜絕這種現象的出現。
二、重視課間十分鐘
很多班主任可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課間十分鐘本來就應該是孩子們放松、休息的時間,這個時候的教師不也應當是待在辦公室“閉目養神”,準備下一節課嗎?其實課間十分鐘更能夠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而且我們通過課堂表現、作業、考試成績所認識的學生僅僅是片面的,每個孩子的性格在不同的場合下都會有不同的狀態,我們只有犧牲自己的課間十分鐘,才能掌握學生的第一手資訊。班主任可以和學生坐在一起“拉家?!?,說說自己在周末看了什么電影,電影里面有沒有什么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情景;或者是十一黃金周的時候和家人都去了哪些好玩、有趣的地方,這些地方最大的特色是什么?這些都是班主任與學生閑聊時的最佳話題。要是一直談學習的問題,大部分同學可能會產生不耐煩的厭倦情緒;要是分享自己的人生閱歷呢,孩子們都還小,也沒有什么可供我們挖掘的。只有從看電影、旅游等方面打開學生的“話匣子”,我們才能完成課間十分鐘的任務。這樣的課間十分鐘活動多開展幾次也能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在很多人面前講話,膽怯、緊張、不安的心態在一次次磨煉中也能夠有所改善。
三、將心比心的換位
班主任也不能夠一味地要求學生必須做這個或者是不能做那個,當我們在督促學生的時候也應該換位思考一下這樣的要求學生能接受嗎?這樣要求之后會給孩子們帶來哪些好處?盲目地頒布命令只會將一切都弄得一團糟,沒有任何頭緒,只是拿著指揮棒一會指向東,一會指向西,對學生而言,不僅白白浪費了精力,還沒有從中汲取任何有用的東西;對班主任而言,這樣的行為方式也讓自己的工作變得一團糟。所以說在給孩子布置任務的時候,我們先是要將心比心地換位思考一下,這樣的決定是不是真的適合學生,不能等到學生一無所獲、哭喪著臉的時候班主任才亡羊補牢。舉一個典型的例子,一位老師因為班里面大多數同學期中考試的成績都不是特別理想,就讓這些孩子把語文試卷抄三遍,孩子們熬夜抄好了卷子,第二天上學的時候一個個都萎靡不振,家長也不斷抱怨孩子的睡眠時間嚴重不足,結果上課的時候孩子們各個哈欠連天,再也沒有心思聽老師剖析試卷。本應該是在家休息、在校聽課,但這樣一來卻本末倒置,教師讓學生汲取教訓的結果沒有達到,也耽誤了孩子們上課的時間,真是得不償失。將心比心,選擇最適合孩子的教學方案才是一個優秀班主任應有的行為。
民主的教師,必須具有:虛心;寬容;與學生共甘苦;跟民眾學習;跟小孩子學習——這聽來是很奇怪的,其實陶行知先生認為必須跟膽小孩子學,才能了解小孩子的需要,和小孩子共甘苦……陶行知先生大半輩子總結出來的教育經驗至今依舊受用,和孩子在一起相處的時候一定要時刻保持細心與耐性,關注班里面每位孩子的學習動態,用細節走向成功。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