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楊寶
家長是學生的啟蒙老師,也是孩子成長的最早引路人。怎樣做好家庭教育工作,這是多年來家長一直探討的大課題。家長們聚在一起也都是各抒己見,眾說紛紜。我覺得,做一名好家長實在是不容易,如何教育好孩子,每個家長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辦法和體會。
一、培養興趣
孩子的好奇心是天生的。有的孩子的好奇心更強些,感興趣的東西更多些,但大多數家長只是問問而已,不做更多的了解。我覺得這一點是家長重視不夠,應當正確引導激發孩子對一些事物興趣的產生,在這里我做了一些嘗試性的探索。
比如,休息的時候,和孩子下跳棋。首先耐心地教,讓孩子對此感興趣,然后對壘時盡量讓他贏,以鼓勵孩子玩的樂趣,漸漸地孩子對下跳棋就產生了興趣,有時還主動要求下一盤。還有背誦小九九。雖然一年級還沒有接觸小九九,但為了讓孩子對小九九感興趣,我出了幾道連加的計算題。如:4+4+4+4+4,2+2+2+2+2+2+2,讓孩子算,算出結果后,并讓孩子說出這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5個4連加,7個2連加),這樣加起來很麻煩,像這類題我們可以用乘法來計算比較簡單。因此涉及小九九。孩子對此有了些興趣,就喜歡背誦口訣了,很快就能記住口訣,但也會容易忘掉,這就像孔子所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是學了還要經常去復習它,才能掌握得更扎實。
孩子多讀書是培養課外知識的形成來源。每個孩子都有好奇心,見到陌生的事和物,總是問個不停。家長要抓住孩子好奇的心理,經常和孩子溝通,利用一切可行的方法,讓孩子多認字。如:走在大街上廣告牌上的字、家中和商場中的物品標簽等,讓孩子在沒有上學之前盡可能多地認識一些字,并能讀一些兒童讀物,經常買一些適合孩子讀的書,讓孩子多讀書。讀什么書,盡量以孩子愛好為主。
小孩子好動,喜歡看少兒節目中的各種小制作。我家也就成了小作坊,木箱、紙盒、膠帶等物品就是孩子的制作工具。屋子里弄得亂七八糟,這時你不要去管,任孩子去想象,任孩子去發明。什么太空啊、森林呀、高樓和大橋的。一天一個設計,一天一個發現。有時我和孩子一起去做,然后讓他給我講解他的杰作,這樣不但培養了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也培養了孩子的想象能力。
二、培養觀察能力
人生活在自然界,就離不開對自然界的觀察;離不開對生活的觀察。具備了對生存環境的觀察能力,就具備了應付來自生活挑戰的準備。
孩子上學后,老師有一次留作業讓學生寫一件小事或描寫雪景的小段子。這時孩子只是三言兩語就算完成作業。因為平時不注意觀察,對身邊發生的事情和周圍的事物沒有什么印象,培養孩子觀察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家長和孩子接觸的時間多,所以利用休息時間多帶孩子去公園、動物園等去玩,讓孩子多和大自然接觸,了解大自然,認識大自然。
有一次,老師讓孩子寫雪景,正巧那天外面下起了大雪。
孩子望著窗外的大雪不知從哪寫起,我和孩子一起來到戶外,感受著雪給我帶來的快樂,一起堆雪人,雪人很快堆好了,這時我提醒孩子們注意堆雪人的全過程沒有,孩子回憶著一一講述出來,回家后,再拿筆寫文章就有的放矢了。很輕松地把堆雪人的經過寫出來,另外又加了幾句自己的感受。這樣在玩中觀察,玩中學習,既輕松又扎實,對提高寫作水平有一定的幫助。
三、培養自信心
每個人都有優點,而且都不止一個,應該說問題不在于孩子有沒有優點,而在于家長有沒有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家長的無限信任能讓孩子產生自信。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孩子一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當時我就火冒三丈,大聲呵斥孩子一頓,說了一些尖刻的話,弄得孩子好幾天都無精打采。學習積極性不高。我深深地感到內疚,是自己的語言和態度傷害了孩子。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對班級的學生在教育中講究方法,對自己的孩子也應當如此。
以后的日子里,我無論是對班級的學生,還是自己的孩子努力地抑制粗暴的行為和尖刻的語言,作業要是遇到難題,孩子總是習慣地問我怎么做,每到這時我就鼓勵他自己想一想,或啟發一下并鼓勵孩子自己完成,孩子每當做對一道難題,從她臉上那燦爛的笑容中找到了自信。
家長相信自己的孩子肯定能學好,這種信念是發自家長的內心,它在無意中對孩子就會成為一種暗示。即使你不再一一關照孩子的學習,這種暗示也能成為推動力,使得孩子主動地去學習。久而久之養成獨立的習慣,確立自己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總之,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指路明燈,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對孩子的一生都至關重要,家庭教育永遠是一個大課題,內容豐富,將不斷完善、不斷創新,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作為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探討家庭教育是父母應盡的職責。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