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玉珍
摘 要:課堂是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主陣地,要實現(xiàn)“為學而教”,就必須追求“學本”課堂。略讀課文在整個教材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學中引入學習單,構(gòu)建學本課堂,能更好地實現(xiàn)略讀課文的有效教學。教師可以通過設計課前預習單、課中學習單、課后拓展單,使學生的積極性得以充分發(fā)揮,由被動接受知識變?yōu)橹鲃犹骄浚刮覀兊恼n堂真正做到“以生為本”,構(gòu)建學本課堂,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關(guān)鍵詞:學習單;學本課堂;略讀課文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關(guān)鍵因素,沒有高質(zhì)量的課堂教學,就沒有高質(zhì)量的教育。要更大程度地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我們就必須實現(xiàn)“為學而教”,把課堂還給孩子——追求“學本”課堂。“學本”課堂在整個教學流程以學生的學習為主線,高度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旨在幫助學生高效掌握新知。在閱讀教學中給予學生一個言語實踐的平臺——學習單,不失為把閱讀時間與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的好策略?!皩W習單”是針對教學目標,圍繞有關(guān)主題,由教師預設的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導學方案。它既是教師上課思路的體現(xiàn),更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載體。
打開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我們發(fā)現(xiàn)略讀課文在中、高年級的教材中比例較大,可見略讀課文在整個教材體系中至關(guān)重要。葉圣陶先生對略讀教學曾有精辟的闡述:“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針對略讀課文的特點和功能,我嘗試在略讀課文教學中引入學習單,構(gòu)建學本課堂,力求提高略讀課文教學有效性。
一、課前預習單——導讀導思
預習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生課前倘若沒有預習,聽課時就容易被老師牽著鼻子走,課堂效率自然就不高;如果課前預習過,那么上課時就可以較快地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做出反應,對所學內(nèi)容中的難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樣能及時突破難點,提高課堂效率。
想讓預習更有效,及時的反饋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學習單來檢查預習情況是全面而準確的一種方式。我們教師可以精心設計“預習單”,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使學生對文本有較深入的把握,在課堂上顯得更為自信,交流更有勇氣,真正獲得課堂學習的主動權(quán)。
如,教學《火燒云》一課時,我就設計了這樣一份預習單(圖1):
(1)我將課文讀了( )遍,讀得正確、流利。
(2)我要讀讀“學習提示”,我還能畫出這一課的學習要求呢。
(3)找朋友。
mú mò zháo zhe shì sì
模糊 一模一樣 跑著跑著 著了火 似的 似乎
(4)讀了課文,我知道文中有一句話告訴了我們什么叫火燒云,我能找到這個句子,并寫下來。
(5)我還有一些疑問。
圖1
這份預習單重在發(fā)揮學生課前讀書的實效性,引導學生結(jié)合略讀課文的特點,抓住課前導語,通過初讀課文,對課文內(nèi)容及課題“火燒云”大致有個了解。同時,還鼓勵學生運用查工具書等方式自主學習本文出現(xiàn)的多音字,在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同時提出自己的一些疑惑。這樣,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暴露出來的問題,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案,真正做到“以生為本,以學定教”。
二、課中學習單——促思促學
用學習單上課最大的特點是教師在課前認真分析學生的學情,根據(jù)學生預習中存在的問題,確立若干有邏輯聯(lián)系的相應的學習任務,用一個又一個任務貫穿課堂。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只有學生明確知道自己將學什么,并主動去選擇怎樣學,才能進入有效的學習狀態(tài)。課堂上,當學生發(fā)現(xiàn)身上被賦予一定的學習任務時,他們的任務內(nèi)驅(qū)力就會被喚醒。而學習單的設計,其核心目的是幫助學生搭建一個高效的學習平臺,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解決問題。一張有效的學習單,往往是教師對文本特點的準確把握,它能引領(lǐng)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感受文體特征,從而提升語文素養(yǎng)。
1.借助學習單整體把握課文
課標從三年級提出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而四年級的要求就是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學習運用基本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是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中年級學生在這方面學過一些方法,但獨立理解文章的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借助學習單,來幫助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如,教學《花的勇氣》一課時,在學生初讀課文后,教師出示學習單(圖2):
作者初次見到草地時,感到 ;撥開草看見躲藏著的小花時,感到 ;準備離開維也納時,感到 ;看到花的原野時,感到 ;體會到小花在冷風冷雨中拔地而起的氣魄時,心頭 。
圖2
對于四年級的孩子而言,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如果通過提問的方式進行,很多孩子會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我在學習單上以一個填空題的形式呈現(xiàn),降低了難度,讓孩子“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有了個抓手,這樣一來,課堂上那些學習成績中下的學生也躍躍欲試,不再出現(xiàn)畏難情緒,做到了人人參與。小小學習單一舉多得,不但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能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文本,把握學習重點,同時也為學生自主閱讀提供了大塊的時間與空間,真可謂是四兩撥千斤。
2.善用學習單提高練筆實效
雖然略讀課文教學時間受限,但一些必要的仿寫、補白等小練筆還是應該放進課堂里的。我們要立足文本,在引導學生理解語言的基礎(chǔ)上,鼓勵他們積累并運用語言,讓學生在筆尖滑動的瞬間,留住語言的精彩。如,教學《卡羅納》一課,在學生通過閱讀交流,感受到大家在不同的場景用不同方式表達對卡羅納的關(guān)心時,教師可以安排這樣一個練筆(圖3):
如果你是卡羅納的同學,請你想象一個場面,表達一下你對他的關(guān)心,寫在下面的橫線上。endprint
圖3
學了《頂碗少年》,我們知道作者在描寫少年頂碗時,不僅寫了少年的動作,還寫了少年頭上的碗以及觀眾的表現(xiàn),把頂碗這個節(jié)目寫得非常生動。請學生也用這種寫法寫一個自己印象深刻的節(jié)目。
由讀到寫,是閱讀能力的一種升華。在略讀課文教學中,我們既要注重學生在讀中體驗,積累語言,感悟文本的寫法特點,同時也要實現(xiàn)讀寫結(jié)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學習單中加入練筆,學生除了積累語言形式、表達方法等,還從文本中走了出來,在語文實踐中擁有了更開闊的視野、更豐富的表達。
3.依托學習單進行內(nèi)引外連
中高年級教材中每組課文都會在精讀課文之后編排略讀課文,主要的意圖和功能是遷移應用,通過略讀這座“橋梁”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課外完全獨立閱讀。如教學三年級《夸父追日》一課,很多老師都會引入文言文拓展孩子的閱讀,我們可以設計這樣一份學習單,為學生今后學習小古文打下基礎(chǔ)(圖4)。
這則神話出自我國古典名著《海外北經(jīng)》,以下是故事的原文,請你讀一讀,并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與同桌交流你對這段文字的理解: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圖4
三、課后拓展單——提效提能
閱讀教學的主旨是為學生的課外閱讀引路,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略讀課文教學更應為學生搭建語文實踐的平臺,讓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我的才能,張揚獨特的個性。
在《手指》教學結(jié)束時,我設計了以下學習單,把學生從課堂引向了課外閱讀,讓學生課內(nèi)的學習有了實踐的平臺(圖5)。
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五個手指不同的特點,課后同學們可以讀讀小古文《五官爭功》,看看我們的五官又有什么特點、作用呢?和家長或同學講講《五官爭功》這個故事。
請你借鑒《五官爭功》的寫法將《手指》一文改寫成一則童話故事,讓五指成為故事的主人公,題目自擬,如:《五指爭功》。
圖5
學生看到這樣的拓展單,興趣非常濃厚,那兩天教室內(nèi)外看到的都是閱讀小古文的身影,聽到的全是討論《五官爭功》的話語,交上來的是特別生動有趣的文章。課后拓展單帶給孩子的收獲真不少,他們既在課外閱讀中增長了見識,又在改寫過程中提高了表達能力。
學習單是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動手動腦單,是教師組織教學,提高課堂實效的好幫手,它直接決定著學生課堂里的收獲和提高。教師設計合理而有效的學習單,必定能使學生的積極性得以充分發(fā)揮,由被動接受知識變?yōu)橹鲃犹骄?。在我們的略讀課文教學中,引入學習單,打破了日常教學中教師牽引過多的不足,還給了學生第一思考時間、第一表達機會、第一體驗過程、第一認知反思,使我們的課堂真正做到“以生為本”。如此扎實而有效的學本課堂,對學生終身發(fā)展有益,我們何不追求呢?
參考文獻:
葉秀萍,施茂枝.略讀課文的定性與教學[J].福建教育,2009(2).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