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麗萍
電子白板作為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以豐富的表現力、快速的信息傳遞、交互性強等優勢進入課堂。依托電子白板平臺,學生經歷體驗數學活動、觀察數學現象、探究數學問題的過程,師生交往互動得到了有力保障。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技術創新數學“教”和“學”的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從而打造厚實課堂。
一、巧用白板,為打造厚實課堂創設鮮活情境
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利用白板技術可以把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幻化為多彩的畫面、鮮明的形象,觸動學生求知的心弦,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
例如,在教學“角的分類”時,我使用了電子白板創設情境,展示了生活實物中各種各樣的角,因為都是大家平時熟悉的實物圖形,一下子引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這時要求學生找一找:“你能從這些實物圖中找到角嗎?”學生爭先恐后地找出角后,利用電子白板的即時標注功能,從實物中抽象出角的圖形。然后再讓學生利用電子白板的拖拽功能,把這些角進行分類。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獲得了樂趣,激發了興趣,形成進一步學習角的分類的心向。
交互式電子白板以其獨有的功能,創設學習情境,巧妙地把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結合起來,解決了重認知、輕情感帶來的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不能協調發展的問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二、巧用白板,為打造厚實課堂強化學生體驗
小學生學習數學離不開體驗和感悟,電子白板具有多種特殊效果和應用技巧,有豐富的表現力,可以設計出各種形式的教與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增強體驗,起到為打造厚實課堂強化學生體驗的作用。
“簡單的周期”一課,我利用電子白板展示了節日公園的盆花、彩燈、彩旗的組圖,讓學生觀察畫面,找出它們的排列規律,并自己在白板圖上圈一圈。接著要求學生用最簡潔的方式把找到的規律畫一畫,利用電子白板的即時書寫功能,我請幾位同學把自己的表示規律的方法畫在電子白板上。在畫規律的過程中學生對周期現象的排列規律進一步符號化、數學化,增強了對規律的感悟與體會。接下來請學生自己做回“小小設計師”,用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設計出按周期規律排列的圖案。學生在電子白板上設計出的一組組按周期規律排列的圖案,再讓其他同學到電子白板上來圈一圈設計圖案中的排列規律。依托電子白板技術,設計出圈、畫、設計等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自主探究、自主發展,使學生對簡單的周期規律的認識水到渠成,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體驗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教師充分利用電子白板的優勢,通過設計符合學生心理認知、成長規律的學習方式和活動,讓學生在體驗和感悟中學習數學,讓學生在體驗和感悟中獲得知識,在數學上獲得最大發展,從而為打造厚實課堂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巧用白板,為打造厚實課堂增強師生互動
厚實課堂,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的教育活動體系,是以師生發生多向、充分的課堂交往為特征的課堂,應該是互動的課堂。電子白板的引入補充了從演示性多媒體教學到網絡條件下教學之間的空白,運用電子白板平臺極大地促進了課堂產生多種多樣的交互活動,使學生可以更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從而打造厚實課堂。
我在教學“認識平行”這一課時,首先在電子白板上出示操場跑道、筆直的鐵軌、雙杠、梯子、十字架、兩支交錯的筆等實物圖,讓學生從每幅圖中找出兩條直線,學生都想上來指一指,我就順勢讓學生利用白板的繪圖功能把找出的每組直線描出來,再借助白板功能從實物圖中抽象出學生所描的一組組直線,進而提出問題:“每組中的兩條直線有什么關系呢?你能根據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給它們分分類嗎?”面對生活中熟知的實物,面對自己“創造”出的直線,學生探究的欲望一下子被激發出來,紛紛上前進行拖拽分類。這時產生了學習矛盾:梯子的兩條長邊是算在相交的類別還是算在不相交的類別?學生爭論不下,我就讓各執一詞的雙方各派一個代表分別把梯子的長邊所在的直線延長,這下學生恍然大悟,像這樣的兩條直線原來也是相交的呀!這時教師適時地揭示平行的概念,學生對平行的認知就建構起來了。
教師可以依托電子白板的互動功能,設計出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讓電子白板在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成為“交互媒介”,讓教師能夠更加自如地參與到學生中交流,及時捕捉課堂教學中生成性的信息,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形成開放、靈活、互動的學習方式。
交互式電子白板應用于數學課堂教學,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教學互動平臺,為課堂教學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應用策略,能夠落實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厚實課堂理念,促進教與學的互動交往,為演繹靈動的數學課堂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掌握好電子白板的應用技巧,巧用、活用,使其與自己的學科教學整合,從而實現打造厚實課堂的目標。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