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 松
近期,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環保局高標準建設完成環境監測監控中心平臺及環保教育基地工程,該項目集環保數據處理分析系統、終端監控設備、人工監測比對設備和環境保護教育基地于一體,大力提升了全區環保基礎建設的綜合能力。
環境監測監控中心平臺在全省環保系統內率先使用一體化機房信息化硬件系統,整合了環保系統內所有科室的業務流程,實現數據多頭采集、匯總整合、統一共享的模式,為環境信息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礎。
據目前以及將來的環保發展趨勢,整合環保系統內所有科室的業務流程,將各科室產生的數據流沉淀進統一的數據庫,打破各個科室和單位之間的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多頭采集、匯總整合、統一共享的模式,真正意義上實現環保大數據共享。該項目在全省環保系統率先使用一體化機房信息化硬件系統,為下一步環境信息安全管理奠定基礎;該項目也第一個使用了服務器超融合技術,最大化地提高了服務器數據運算、計算能力重分配和軟件系統自我跳轉運行的能力,不僅提高了服務器的處理能力和軟件系統的穩定性,而且更節能、更易于管理。


整個項目的運行除了軟件功能強大之外,在終端硬件上也別有洞天。這個項目終端將鏈接轄區內300臺以上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將自動監測數據與人工監測數據融通,實現人工數據為主,自動監控數據為輔的數據管理平臺。并將轄區2個河流自動監測站和3個空氣自動監測站數據全部接入系統平臺。同時,在各工業園區高標準建設了高空瞭望、道路交通監控、鷹眼全景、入河口監控、危廢倉庫監控等200多個視頻監控系統,一次性投入使用多型號、多數量的視頻監控頭在全省環保系統也是第一個。為保證監測、監控數據的安全性和公用性,還分別在三個工業園區建設了數據分控平臺,既保證數據的有效備份和安全,又有效緩解了大數據對網絡和服務器的沖擊。最重要的是打破部門間的信息隔閡,實現環保非涉密信息的實時公開與共享,大大提高了全區環保工作的效率,為決策者及時提供統一、實時、準確的信息。數據的顯示少不了監控屏幕的建設,該項目也是在全省環保系統內率先安裝使用了點間距P1.4的LED室內顯示屏,LED顯示屏不僅色彩鮮艷、清晰、節能,更重要的是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無縫拼接。


確保系統內的軟件、硬件和傳輸的正常運轉及終端自動監控設備數據的準確性的情況下,應急現場的快速反應也是環境監測監控項目的必備條件,為此,采購了超低煙氣監測儀、氣相分子吸收光譜儀和旋翼無人機等大型監測設備。能夠通過這些設備適時、快速、大批量地對終端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河流水質、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進行人工比對、校準,進一步提高了系統內數據的準確性、可靠性;同時建設了應急監測單兵系統,實現應急監測現場畫面實時傳輸的功能,不僅將監測監控中心項目作為一個屬于匯總和決策的軟件平臺,也將該系統打造成了應急指揮系統,最大化發揮監控平臺的綜合功能。
為實現全民參與環保、了解環保、支持環保工作,該項目高標準、多元素建設了環保教育基地,通過電子沙盤、四維投射、實物模型、體感互動等技術,并加入了環保科普與廢物回收利用等元素,面向中、小學生和社會開放,以公開透明的方式進行環境教育和宣傳,打造成沾化乃至濱州市環保教育工作的名片。
目前,監測監控中心項目建設高質量、高標準地有序推進,已完成總項目的85%以上。竣工啟用后,將為全面改善沾化的環境質量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