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 月
朱棟梁,在無錫市環境監察局督察工作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奮斗在環保工作第一線。2011年、2012年度被評為全省環保執法工作先進個人,2016年被評為江蘇省首屆忠誠環保衛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忠誠 “環保衛士”的先進本色。
剛剛步入環保行業,朱棟梁主動深入一線工廠企業,挨個摸排,跑遍了全市300多家重點企業。詳細了解全市環保方面各企業不同的問題。在這期間,朱棟梁總是早出晚歸,白天摸排,晚上匯總整理消化。由于單位離家比較遠,他就干脆住在辦公室。功夫不負有心人,朱棟梁快速深入地掌握了各個企業的污染源,根據企業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監管辦法。
朱棟梁說:“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每個人都擔當著一定的角色,履行著一定的責任,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一門綜合性科學,其科技知識性和法律法規都比較強。面對我國環境保持工作起步晚的現實,我們環保工作者工作必須盡職盡責,變被動上陣為主動出擊。
朱棟梁在對各行業企業進行環保調查,掌握多項污染源數據的基礎上,狠抓老污染源的限期治理。他帶領科里有關人員,深入到企業調查研究,根據企業的不同情況,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方法。持續開展環保專項行動,集中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自始至終將“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作為每年的重點工作來抓,集中查處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污染嚴重的突出環境問題。特別是牽頭組織鉛蓄電池、電鍍行業專項整治工作中業績顯著,精心制訂實施電鍍行業整治方案,強力推進污染整治工作。
2016年9月21日、10月24日和10月26日,無錫市環境監察局執法人員對宜興申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進行現場執法檢查、調查。發現該企業的鍍鎳車間鍍槽過濾器濾芯的清洗廢液去向不明。
根據現場經驗,朱棟梁認定該企業存在污染物不正常處理的嫌疑。根據現場細心排查,發現企業勤雜工曾將鍍鎳車間鍍槽過濾器濾芯的清洗廢液,共2桶,約50L,倒入化糞池,進入污水管網,化糞池積水經采樣監測,總鎳濃度為17.9mg/L;鍍鎳車間電鍍廢水處理設施排放口的排水經采樣監測,總鎳濃度為2.16mg/L,超出國家規定的排放限值;制模車間的生產廢水通過雨水排放口直排河道,雨水排放口排水經采樣監測,總鎳濃度為10.0mg/L,總銅濃度為334mg/L。同時,在對鍍鎳車間現場檢查時發現車間配套的電鍍廢氣處理設施噴淋液循環泵無運行的跡象,現場用pH試紙對廢水測試,水質呈酸性,由此判斷該企業大氣污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電鍍廢氣未經處理直接排放;電鍍廢水處理過程產生的電鍍污泥(HW17)生活垃圾混合貯存,并交由無資質單位處理。由于該企業勤雜工將鍍鎳車間鍍槽過濾器濾芯的清洗廢液直排河道性質惡劣,符合《環境保護法》第六十三條及《行政主管部門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暫行辦法》中移送公安的情節,對檢查中發現的環境違法線索及時組織相關執法人員調查取證,并依法作出處理。


2011年以來,共牽頭會同市監察局掛牌督辦突出環境問題25個,推動解決了無錫金屬表面處理科技工業園、石塘灣工業集中區、宜興化學工業園、東莊工業園等一大批區域突出環境問題。
近年來,朱棟梁帶領全科室人員積極開展轄區內印染、冶金酸洗、化工、熱電、鋼鐵、水泥、商品混凝土等重點行業專項執法檢查,積極靈活運用新環保法及其配套辦法、新大氣法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2015年共立案處罰37起,建議處罰金額1043.67萬元,2016年1—11月共辦理環境違法案件46件,處罰金額679.33萬元;9—11月大練兵期間共辦理環境違法案件23件,告知處罰金額366.92萬元,其中重大案件3件,包括行政強制執行案件1件、移送拘留1件、停產整治1件。有力推進了轄區內印染行業定型機廢氣、化工、噴涂行業揮發性有機物、鋼鐵水泥商品混凝土等建材行業提標改造及揚塵污染整治工作。
朱棟梁始終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模范帶頭遵守公務員行為規范和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感染著身邊每個人。數年來,他時刻注意自重、自尊、自警、自勉,在思想上、品質上嚴格要求自己,遵紀守法,堅持原則,一身正氣,是非分明。在工作中,他多次謝絕被服務企業和管理對象的吃請和禮品,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以超強的事業心和敬業精神,處處維護著一個公務員的社會形象。
環保事業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事業,朱棟梁充分認識到,要想搞好工作,只有熱情是不夠的,愛崗敬業也需要實力。作為環保工作者,只有在提高自身能力素質上下功夫,才能適應新時期環境保護工作的需要,才能使環境保護工作水平與又好又快的經濟發展相適應。
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他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堅持學以致用,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堅定了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立場。通過學習后朱棟梁深刻認識到,“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他把思想認識統一到行動中來,學以致用,在實際工作中轉變工作作風,增強責任意識,不斷創新工作方式。為適應新時期環境保護工作的需要,他積極鉆研并帶動大家學習環保業務,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見縫插針,抓緊一切時間對環保相關的政策和法律法規進行了系統的鉆研和潛心學習;積極了解中央環境保護工作最新動態,堅持學中干、干中學。
工作中,他堅持依法行政,對現場檢查中發現的環境違法行為都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秉公辦理,樹立了廉潔、文明、公正的執法形象,受到了群眾的肯定和企業的尊重,極大地提高了企業遵守環保法律法規的自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