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 清
濟南熱力集團有限公司是整合原四家國有供熱企業成立的市屬國有獨資大型供熱企業,主要承擔濟南市朝山街以東地區的供熱任務。集團公司注冊資本6億元,資產總額80億元,現有職工2000人,供熱面積1億平方米。經過多年發展,集團公司已經成為集供熱供冷生產、供應、服務,熱力技術開發、咨詢、應用,供熱設施建設、維修及售電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型企業。
濟南熱力集團擁有節能、電能、燃氣、地熱四大板塊。在大力發展城市集中供熱、提高城市集中供熱保障能力的同時,一直致力于開展節能減排、環保及大氣污染防治與清潔能源供熱工作,2012年以來累計投資近10億元進行環保設施改造。2014年集團公司實施的山東省重點項目、濟南市大氣污染防治“十大行動”之一的華電章丘余熱利用項目,總投資11.3億元,敷設43.8公里供熱長輸管網,可為東部地區提供近2000萬平方米的供熱能力,可替代燃燒效率低、污染嚴重的燃煤鍋爐(35t/h及以下)68臺,每年減少標煤消耗42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5100噸、氮氧化物排放1742噸、煙(粉)塵排放1177噸。
2016年啟動了濟南CBD中央商務區能源利用項目,將通過工業余熱為中央商務區提供綠色環保供冷服務,實現濟南市供熱行業由單一供熱向供冷發展的新跨越。集團公司積極探索地熱、分布式能源等供熱新技術,與山東地礦新能源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山東德和地熱開發有限公司,利用濟南市豐富的地熱資源建設新能源供熱項目;與協鑫集團、華電集團等合作,在濟南建設燃氣機組;與濟南港華燃氣有限公司成立了濟南港華燃氣熱力有限公司,積極推廣燃氣供熱項目;與國家電網合作,大力開展電能替代供熱工作,利用空氣源、低谷電蓄熱鍋爐、污水源、光伏發電等多種電能供熱方式,成功解決了高墻王小區、林景山莊等城市供熱孤島難題,積累了豐富的“電代煤”經驗。
為積極響應濟南市委、市政府“攜河北跨”戰略的實施,實現商河、濟陽供熱的“四個提升”,濟南熱力集團有限公司已與商河縣、濟陽縣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成立合資公司,負責濟陽、商河兩縣的供熱工作。
集團公司始終堅持以供熱服務為核心,努力打造“暖萬家”服務品牌,在全國同行業率先推出“供暖管家”服務模式,近年來在濟南市“黨風政風行風”民主評議中名列前茅。先后獲得山東省級文明單位、山東省企業管理優秀單位、山東省履行社會責任示范企業、企業信用等級AAA級企業、山東省總工會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濟南市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

濟南熱力集團

濟南熱力集團已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漿水泉供熱公司
近年來,該集團投資近6億元對所轄鍋爐進行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在2017—2018年采暖季,濟南熱力集團現有的20臺鍋爐將全部達到超低排放要求。2016年,濟南熱力集團漿水泉熱源廠將原有3臺鏈條爐改為70兆瓦高效煤粉爐,在原有布袋除塵器、濕法脫硫塔的基礎上,新建SCR脫硝設備及濕式靜電除塵器,在2016—2017采暖季,3臺鍋爐作為主力熱源均參與了供熱任務,污染物排放均達到超低排放要求。同時,在2016年輕化熱源廠也對原有2臺流化床鍋爐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并新建濕式靜電除塵器,鍋爐調試后,污染物排放效果良好,均達到超低排放要求。
據了解,蓮花山熱源廠2017年對1—4號爐配套環保設施進行改造,完工后鍋爐污染物排放均達到超低排放要求。新建了5號、6號水煤漿鍋爐,同時新建配套環保設施,污染物排放情況均按照超低排放要求設計。此外,唐冶熱源廠2017年對現有脫硫系統進行改造,同時新建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脫硝及濕式靜電除塵器,9月底全部完工,完工后唐冶熱源廠兩臺鍋爐均達到超低排放要求。

熱力集團員工正在進行設備巡檢
“2017年,東新熱電廠將3臺75噸/小時蒸汽鍋爐進行SCR脫硝改造,除塵改造,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同時進一步穩定煙塵排放使煙塵排放濃度保持在5mg/m3以下,9月底全面完工。”濟南熱力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商河熱源廠2017年由該集團公司控股后,將2臺58兆瓦熱水鏈條爐原有效率較低的脫硫除塵設備進行淘汰,并新建旋流除塵器、布袋除塵器,同時新建AO干法脫硫脫硝綜合反應塔,使污染物排放達到超低排放要求。
濟南熱力集團2016年按照《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城市建成區燃煤鍋爐淘汰(改造)工作》的通知及市委、市政府治理大氣污染的總體部署要求,對轄區內35噸/小時以下的14臺燃煤鍋爐進行淘汰工作,同年6月完成。鍋爐淘汰后,熱力集團公司對鍋爐所在片區利用章丘電廠余熱、黃臺電廠余熱彌補熱源缺口,保證用戶供熱質量。
濟南熱力集團所屬濟南市東區燃煤替代供熱長輸管網工程于2014年10月開工建設,工程建設總長度43.8公里。現作為濟南熱力集團主力熱源的長輸管網項目,在2017—2018年采暖季將承擔70%的供暖面積,大規模降低自有熱源的供熱任務,輕化熱源廠、唐冶熱源廠、東新熱電廠均作為備用熱源調峰使用,達到減排目的。
同時,濟鋼片區今冬供熱也將采用章丘華電長輸管網的熱源及新能源等多種供熱方式,將惠及300余萬平方米的供熱面積,在解決片區居民正常用熱的問題同時,實現供暖“零排放”,片區居民今冬將暢享熱力集團公司“管家式”供暖服務。
近年來,濟南熱力集團因地制宜,發展了空氣源熱泵供熱、污水源利用供熱、高壓電極蓄熱鍋爐、低谷電鍋爐+空氣源熱泵多能互補技術供熱、溫泉地熱利用供熱等不同類型,為濟南市區多個小區解決了“供熱孤島”難題。今年,濟南熱力集團有限公司電代煤、氣代煤項目共計27項目,將有28312戶居民體驗到了熱力“綠色供暖”的甜頭。
熱力集團作為濟南市新能源供暖的排頭兵,早在2014年就實現了“清潔采暖”項目的建設和運行。“位于將軍路北口的高墻王小區空氣源熱泵供熱項目,當年建設當年投運,使700多戶居民及時享受了暖冬。經過兩個采暖季的考驗,供熱運行穩定,居民家中室內平均溫度都可達到20~25℃,得到居民的廣泛認可。”熱力集團投資發展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
2015年,位于經十東路3366號林景山莊小區高壓電極蓄熱鍋爐項目,首期供熱為小區近300戶居民解決了供暖難題;同年,中國人壽空氣源熱泵項目,使90多戶居民受益。2016年,污水源熱泵技術得以成功運用,高新區北控污水源能源中心項目為祥泰新河灣小區共計2000多戶居民“綠色供暖”。
在政府清潔采暖電代煤、氣代煤政策推動下,2017年度清潔供暖項目得以更加廣泛的推廣和實施。目前,濟南熱力集團已建設完成農機小區低谷電蓄熱項目、明睿小學空氣源熱泵項目、林景山莊高壓電極蓄熱鍋爐擴建項目、北控污水源能源中心配套項目、歷城中小學素質教育基地項目、鮑德爐料空氣源熱泵項目,今冬近3000戶居民、師生享受了綠色暖冬。此外該集團在建的歷城區金糧苑空氣源熱泵項目正在緊張施工階段,預計今年底具備供暖條件,項目建成后,將為該老舊小區170多戶居民解決供暖孤島難題。

林景山莊供暖效果良好,電代煤項目

濟南熱力集團在大力發展城市集中供熱、提高城市集中供熱保障能力的同時,一直致力于開展節能減排、環保及大氣污染防治與清潔能源供熱工作,2012年以來,本著使生活更舒適,讓生態更文明的企業使命,累計投資近12億元進行環保設施改造,對5個熱源廠、1個熱電廠的20臺鍋爐全部進行超低排放改造,使本采暖季所有運行鍋爐全部達到超低排放要求。據了解,自由熱源承擔著濟南熱力集團近23%的供暖任務,通過現在環保設施減排,較5年前排放標準減排(包括濟陽、商河供暖情況)煙塵167噸、二氧化硫986噸、氮氧化物1302噸、供熱標煤耗42kg/GJ、熱單耗0.33GJ/m2,折原煤5200大卡。

濟南熱力集團已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蓮花山供熱公司
2016年按照《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城市建成區燃煤鍋爐淘汰(改造)工作》的通知及市委、市政府治理大氣污染的總體部署要求,對轄區內35噸/小時以下的14臺燃煤鍋爐進行淘汰工作,同年6月完成,并在2016—2017年采暖季利用電廠余熱完成供熱工作。
同時,濟南熱力集團還發展清潔供暖,推進電廠余熱項目,現章丘電廠、黃臺電廠作為主力熱源,承擔著集團公司77%的供熱任務,如果這些供熱任務與超低排放鍋爐比較,減少燃煤89.78萬噸,減少排放煙塵124噸、二氧化硫621噸、氮氧化物1243噸(包含黃臺熱源、章丘熱源)。
據介紹,濟南熱力集團不斷推進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本采暖季將85個換熱站所帶的近千萬平方米的供熱建筑面積與第三方調網公司進行合作,將原有管網上增加智能平衡閥,同時對管網進行優化,在本采暖季約可以節約用熱21萬GJ以上,相當于減少燃標煤10.4萬噸以上。并對流量進行自動調節,減少用電設備的負荷,本采暖季節約用電68.4萬度以上。
“十三五”期間,集團公司將以“滿足需求、多元發展、綠色供熱、安全運行、智慧調控、溫心服務”為目標,繼續開拓創新,砥礪前行,以“知行合一、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價值觀,以“使生活更舒適、讓生態更文明”為企業使命,確立了“爭當行業領航者、共同實現幸福夢”的企業愿景,牢固樹立“六個意識”,努力爭創“六個全國一流”,與全國同行攜手并肩,致力藍天白云,使環境更美好,共同實現“綠色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