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蘭化工有限公司大門
梅蘭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梅蘭集團)始建于1958年,地處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重點培育企業和省“重合同守信用”企業。集團以含氟新材料和新型制冷劑為產業主導,以氯堿化工為基礎配套,專業從事含氟塑料、含氟橡膠、含氟精細化學品以及氯堿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有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丙烯、六氟乙烯、氟橡膠、硅橡膠、硅樹脂、氟制冷劑、甲烷氯化物和燒堿,是我國有機氟化工骨干企業,國內有機氟研制、開發和生產的主要基地之一。
建廠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梅蘭集團全面落實“安全、環保”理念,踐行“安全與職業健康、環保與社會責任”的核心價值觀。在調結構、促轉型中努力尋求新的增長點和新動力,提高附加值產品研發力度,逐步淘汰落后產能,在推進環保、節能減排促進企業綠色發展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效。2013年獲得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公民楷模榜——“綠色化工獎”;2014年獲得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公民楷模榜——“創新升級獎“;2015年獲得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十二五”“最具責任感企業”等稱號。近年來,梅蘭集團一直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并用實際行動不斷踐行著這一偉大理念。
梅蘭集團致力推動于碳減排項目,始終保持HCFC-23廢氣焚燒裝置運行,在國際履行碳減排、減少大氣污染排放等方面,對國家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005年梅蘭集團就與世界銀行簽訂減排協議,從法國引進國際先進設備和技術對F23氣體進行高溫分解。從2007年到2013年的7年間,減少排放相當于5770萬噸二氧化碳的F23氣體,平均每年對國家貢獻3億元。2015年,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頒布后,集團自愿申報開展溫室氣體減排,實施CFCF22尾氣焚燒減排項目,增加兩套HFC-23焚燒裝置,并通過了省發改委組織的減排示范項目專家評審,成為全省首個獲得國家此類專項扶持資金的項目,也是國家資金重點扶持的氫氯氟碳化物處置項目之一。從此,“環保減排”已成為梅蘭集團的閃亮名片。集團11年成功減排溫室氣體1.1億t,累計為國家貢獻21億元。

2017年9月12日,在北京舉行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結30周年紀念大會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環境規劃署、工業發展組織,世界銀行和環保部等五大機構,對近年來履行蒙特利爾議定書貢獻突出、氟利昂削減淘汰成績巨大的機構、企業和個人進行了表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先生等在大會致辭。梅蘭集團成為江蘇唯一獲此表彰的企業。標志著集團在該議定書國際履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彰顯了中國民營企業履行國際社會保護地球家園的決心和擔當,提升了中國企業的國際形象。



2012年以來,梅蘭集團投入1億多元,全面推進實施了以清污分流、達標排放為目的的系統性環境整治工程。完善或新增污水和清水池36個,容積約1.5萬m3;改造升級2套污水預處理裝置,配置了47臺套設備;改造了各生產裝置一級污水預處理設施;修繕改造了3700m污水明渠,全部采用混凝土澆筑。對污水處理站進行了保證系數的提升性改造。處理站新增活性炭吸附處理、沸石處理應急工段及生物監控池、應急池等裝置設施,優化了COD在線監控精度。2013年,梅蘭集團從環境管理、風險防范、治理設施、危險廢物處理、應急和監測等方面進行梳理,投入2000多萬元資金,進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切實做好源頭治理,實現預防污染,確保環境水體的水質安全。2014年投入3600多萬元對煙塵、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提標改造,投入680萬元對重大危險源液氯儲槽區實施全封閉改造,通過在線監控、CDS自動控制、堿液吸收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險源的環境安全。
根據環境管理規范標準,梅蘭集團清理廠區內河沿岸多余管道,規范設置排放口,所有排口均按照規范設置標識,明確管道流向,污染因子,統一編號,便于取樣,便于監督管理。按照環境應急預案的要求,制定完善了集團公司環境應急預案和汛期環境應急預案,并經省環境專家評審、在環保廳備案,增強梅蘭集團處理應急事故的能力。梅蘭集團通過持續的環境整治,全面消除企業環境風險隱患,有效控制和治理污染,提高污染治理設施的處理效果,全面達到環保標準。
公司在環保管理和監督部門之外,設立了專門的環境檢測站,配備了氣相色譜、紫外分光光度計等檢測儀器,并有專業環境檢測員,每天對排放廢水、清下水及周邊水體以及大氣環境進行自測。每季度還委托有資質環境檢測單位對全公司廢氣處置系統、外排廢水及噪聲進行檢測。公司每年都組織新老員工培訓,以《環保法》、“環境案例”、“企業環境保護對策”為主,公司經營層領導參加員工班組的輪班教育;每年開展一次環境應急預案演練。“三廢”排放完全達標,通過ISO 14000環境體系認證;2013年通過了清潔審計;2014年通過了環境安全達標企業驗收;2016年通過了二級安全標準化企業驗收。
梅蘭集團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調結構、促轉型中不斷淘汰落后產能,從頂層設計企業節能規劃。制定了三年節能規劃,每年遞減3%、2%和1%的產品綜合能耗,設計淘汰“高耗能、低產能”產品,提升高附價值產品的項目實施效果,持續降低企業的綜合能耗。對于能耗高、低附加值產品,制定淘汰計劃,逐年分步淘汰。企業能耗從35萬噸標煤下降至28萬噸標煤,下降了7萬噸標煤。
2013年建設一臺B25背壓式供熱機組,等容量替代現有的一臺CC25雙抽汽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實現熱電聯產機組的能量系統優化改造。項目建成后,一方面減少了凝汽機組冷端損失,提高了機組技術性能和全廠熱效率,從而節約能源1.534萬t標準煤/a,減排煙塵13.8t/a,減排二氧化硫51.7t/a,減排氮氧化物29.2t/a。另一方面增加機組1.0MPa供熱能力60t/h,滿足了熱負荷增長的供應需求,為城市集中供熱的發展和環境質量的提高作出了貢獻。
2014—2015年對甲烷氯化物裝置實施了反應熱利用技術改造,通過增設專用反應熱轉換器、蒸汽發生器等設施,回收氯化反應化學熱生產0.3MPa低壓飽和蒸汽,供裝置精制再沸器自用,部分替代0.8MPa過熱蒸汽,全年回收氯化反應熱2800億kJ,替代新鮮過熱蒸汽量10.9萬t/a,每年節約標煤1.4萬t,相應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4萬t、二氧化硫排放118.7t。通過變壓器減容、錯峰填谷項目的實施,全年給企業帶來3000萬元經濟效益。


省專家到廠進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驗收評審

2013年投資3000多萬元,增設了立式逆流噴淋塔、吸收塔、除霧器等設備,處理后的煙氣達到《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3223—2011)標準。在此基礎上,2015年梅蘭集團又對2臺130t/h鍋爐(3#、4#爐)進行脫硫技術改造。公司在實行脫硫設施改造的同時,也增加了非氧化還原和氧化還原的方法脫除煙氣中的NOx。目前,梅蘭集團熱電的煙氣排放標準均執行《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3223—2011標準。2007年,梅蘭引進德國ViCHem公司的先進焚燒技術,焚燒一套F22生產裝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F23氣體,并獲得了世界銀行資金補貼。2015年,梅蘭集團新增兩套焚燒設備,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緩解全球氣候變暖。項目建成后,大幅度減排溫室氣體,保護大氣環境,提高環境效益。2016年,公司再次投資100多萬元,對現有的清污分流系統進行查漏補缺,更換破損的管道、修補破損的地溝和完善污水輸送系統的防腐,防止污水混入清下水或者污染地下水,確保廠區各清下水排口達標排放,有效改善周邊水體水質。
2015年至2017年,梅蘭集團投資100萬元,對廠東側慶豐河、廠內東倒溝進行了環境整治,清理、疏浚河道,增設護坡和綠化,使水質由劣V類逐步改善為IV類水質。2015年,泰州市大力實施海陵區西北片區生態修復,2016年,投資200多萬元對污水站排口進行改造,將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的廢水全部接管至泰州市城北污水處理廠;為了污水排放的規范化管理,實行刷卡排污制度。2017年,公司對COD在線監控系統進行升級改造,進一步提高了在線監控系統數據傳輸的準確性和真實性。2017年,投資40萬元委托江蘇綠源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開展揮發性有機物的泄漏檢測與修復工作。歷時1個月,共檢測了現場涉及有機物的動靜密封點約2.5萬處,泄漏超標密封點個數為37個,泄漏率0.15%,經過現場修復整改,可以實現揮發性有機物減排24911.7kg/a。
梅蘭集團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南,將繼續長期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觀念,進一步加快綠色發展,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壯大節能環保、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管理體系。實施降低能耗、物耗,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同時堅持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參與地區環境治理體系,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落實減排承諾。打造綠色循環經濟,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減少大氣污染排放,再作出自身積極的努力和新貢獻,堅守地方的一片藍天,才不愧為江南綠色化工行業的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