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清英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1-0049-01
在我們農村學校,百分之八十的學生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外出打工,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監管成長。在這樣的低年級上課,學生膽小,語言表達能力差,回答問題總是吱吱嗚嗚,根本說不清楚一個問題,無法表述一件完整的事情。而語文教學大綱對低段學生聽話說話的要求是:能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認真思考;繼續學習普通話,看圖或觀察事物以后,能說一段意思完整、連貫的話,能就所聽所讀的內容,用完整的語句表達出來。
我們的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離“大綱”的要求相差甚遠,聽說讀寫又是語文基本功,而且“聽說”是“寫”的基礎。學生不會說話,到了高年級,怎么寫得出作文呢?能言善辯,能說會道又是學生今后走上社會的基本工作能力之一。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老師怎樣來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我們孟家學校語文組的老師常常坐到一起商量辦法,研討課題“提高農村低段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我主要在“怎樣讓低段小學生按順序說話”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課堂上隨機訓練
語文教材都是經典名篇,課文里好的段落語句,是學生模仿的范例。在學習課文時,隨機進行課外延伸,引導學生說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學習《小蝌蚪找媽媽》時,課文里有描寫小蝌蚪的語句: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先讓學生讀熟,然后分析從哪些方面寫的小蝌蚪(“一群”說明數量多,從腦袋、身子、尾巴、動作多方面描寫了小蝌蚪的樣子),學習這種方法,請學生模仿著說說你喜歡的一種動物的樣子,注意:按順序說(從頭到尾或從上到下等)。教室里馬上就熱鬧起來了。有說:兔子長著橢圓的腦袋,一雙眼睛像兩顆紅寶石。兩只耳朵長長的,身子圓滾滾的,看上去挺肥,尾巴小小的。兔子最喜歡跳來跳去。有說:大象的鼻子能伸能縮,擺動起來就好像一條翻騰飛舞的大蟒蛇。 高大的身體,腿像四根柱子,耳朵像兩把蒲扇,大牙像玉石樹枝,什么都給人一種大得出奇的感覺。有說: 大公雞的嘴尖尖的,眼睛圓圓的,又黑又亮象黑珍珠;它的頭上有火紅火紅的雞冠,看上去仿佛戴上了一頂紅色的小帽子;它的脖子油亮油亮的,五顏六色真可愛;它的翅膀張開時象兩把羽毛扇;它的尾巴扁扁的;走起路來尾巴一翹一翹地,真有趣了。有說小狗、小貓的,有說小豬、小鴨的,就連平時不會說話的同學,都可以說出幾句來。同樣,課文里的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場景描寫,在學習課文時都可以隨機模仿說話,為寫話打下堅實的基礎。
課堂中遇到的看圖說話、看圖學文也是練習說話的最好時機。不管是課文里,還是課件里,學生總會看到那么多優美的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畫面,我們或是被畫面中的人物打動,或是被美景吸引,便會情不自禁地說上幾句,或描寫,或抒情,或感慨。這時老師稍加引導,學生就會說話,只是提醒學生按順序說,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或從外到內等。例如學習《場景歌》,學完課文后,按順序再說說插圖的內容,學生可以從不同方位來描寫這美麗的景色。有說:在茂密的樹林邊,有一條彎彎的小河,河中的魚兒歡快地游來游去,河上有一孔石橋,橋上的少先隊員舉著一面隊旗,邊走邊唱。石橋右邊有一叢翠竹。遠處的山若隱若現。(從左到右,由近到遠)。有說:在一叢翠竹邊,有一孔石橋……(從右到左,由近到遠)。
見圖多練習說話,學生就會養成按順序有條理說話的習慣。
二、在活動中訓練說話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活動是學生的最愛。在活動中訓練說話,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也實現了寓教于樂。他們總是興高采烈地參加各種自己喜歡的活動。如生日聚會、歌詠比賽、升旗儀式、運動會等,他們親身經歷了那些激動人心的場面,如果再叫他們說一說,他們肯定會說得津津有味,繪聲繪色。只是要提醒他們說清楚時間、地點、事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比如,參加了同學的生日聚會,提示:生日的時間是?在哪里聚會?都有哪些人參加?熱不熱鬧?你最喜歡吃聚餐中的什么食物?它是什么樣子?吃起來什么味道?你的心情如何等。
不管是參加什么活動,活動結束都是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按順序有條理地說話。長期的訓練后,學生說話聲音洪亮了,吐字清楚了,說話有條理了。
三、上好口語交際
一般每冊教材都有四五次口語交際,這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材配置的專項訓練,也是引導學生口語交際的最好內容。把握教材,了解學生是教師上好課的前提。其次我們要明白這些內容有個共同點:都是向別人介紹喜歡(推薦、想)什么,為什么喜歡(推薦、想)。教學中抓住“什么”“為什么”就會引導學生把話說具體,說清楚。最后,教師在教學前要有目的地了解學生的喜好及幻想。“兒童使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口語交際的內容都是學生熟悉的或做過的或看到的。
比如:二年級上冊有:有趣的動物、做手工、商量、看圖講故事。
在教學《有趣的動物》時,老師出示鸚鵡。鸚鵡有什么特點,你覺得它哪里有趣?會說話。接著依次出示螢火蟲圖片、松鼠圖片,孔雀開屏圖片,學生自由表述。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動物,它們的有趣表現在哪里?仿照上面的格式說一說。然后小組交流:動物故事齊分享。小組成員輪流講,先想好內容再講,評出最有趣動物。小組自由交流。評選優秀選手。最后班級交流:每組推薦一個代表,講述自己組認為最有趣的動物。各組代表競爭金話筒獎。金話筒獎的獲獎標準:(1)聲音洪亮,富有趣味。(2)條理清楚,吐字準確,講普通話。(3)回答提問細致有禮貌。(4)表演形象,表現大方。
像這樣的口語交際經常訓練,老師善于啟發,巧于設問,使問題圍繞中心提得有次序、有坡度、有重點、有啟發性,能激發學生有條理地思考,想象畫面上看不到的內容,使靜止的畫面動起來。口語交際就起到了預期的效果。只要會說話,今后寫話就不難了。
另外,我們還開展了各種以說話為主的班隊活動,如講故事、演講比賽、介紹你喜歡的物品、我會……(邊做邊介紹)等。一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再看看經過這一年口語交際訓練后的學生。他們個個朝氣蓬勃,做事信心百倍,說起話來頭頭是道,有理有據,思維活躍,語句連貫完整。上課的老師覺得學生成長太快了,回答問題聲音洪亮,吐字清楚,重點突出,教學效果很好。家長覺得學生膽子大了,能力強了,不管在什么場合都能大膽與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