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穎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傳授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引導學生形成語文綜合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它對培養學生綜合語文能力具有關鍵性的作用,能夠挖掘小學生的潛在創作能力,激發小學生的創作熱情。但是,現階段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的內容枯燥且乏味,學生讀語文學習的興趣不高,甚至對寫作出現排斥的情緒。
【關鍵詞】小學作文 ?教學方法 ?想象能力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1-0085-01
一、小學作文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乏閱讀興趣,寫作素材有限
一方面,學生在課堂上積累的寫作素材有限,不能滿足考試的要求。學生不會寫作文,最大的原因是閱讀量不夠,忽視了日常的積累。另一方面,學生寫出的文章遠離生活,忽視生活細節對寫作的重要性。
2.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
首先,部分教師沒有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教育大環境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訓練中多用形式化的訓練法為主。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為了適應應試教育的高效率,教師通常會給學生們講解很多范文,甚至要求學生把文章的開頭結尾進行背誦,限制了學生的寫作思路,讓學生淪為應試教育的工具。
其次,教學觀念的轉變問題。小學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的培養作為寫作教學的核心,即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著重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教師的教學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承受能力與成年人有很大的差別,大多數教師都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關注學生的心里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要求學生們用成人的思考方式去看待和解決問題,甚至是要求他們去像成人一樣抒發情感。
最后,忽視能力的培養,作文的評分標準過高。部分教師在作文的評價過程中,過分強調“立意深遠”、“思想豐富”,使得學生們寫出的文章千篇一律,批量產出假大空作文,嚴重扼殺小學生的創造力。存在另一種普遍現象,學生為了迎合教師的喜好,猜度教師的意圖,投教師所好,助長了小學生作文中的敷衍搪塞,這種行為嚴重阻礙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
二、提高小學作文教學水平的方法
1.培養日常閱讀積累的好習慣
小學作文考驗的是學生的造句能力、邏輯能力和詞匯的積累。小學生由于年紀小,閱歷有限,沒有足夠的詞語積累,缺乏概括能力,對寫作方式也比較陌生。因此,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進行閱讀,擴大學生的詞匯量,通過閱讀也可以積累寫作方式。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積累本的使用充實自己的詞匯量,要求學生每天堅持好詞好句的摘抄,保證學生的語文積累。
2.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把握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提高小學作文教學效果,教師應該在寫作教學中運用靈活的方法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立足于孩子的視角,排除學生的恐懼心理。
三、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的方法
1.激發小學生寫作興趣
小學生年齡小,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而寫作素材又源于生活,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帶領學生領略自然界的魅力,讓小學生來自大自然的魅力,發現大自然的奧秘,然后在進行語文作文寫作,提升小學生想象能力,從而激發小學生寫作興趣,讓其在寫作過程中深刻感受到語文的魅力,這樣才能寫出具有生命力作品。
2.培養小學生的表象儲備能力
小學生對事物理解能力一直處于下等水平,因此,教師要想保證語文寫作課堂的教學質量,就需要培養小學生的表象能力,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教師需要讓小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素材進行觀察,然后讓學生對所觀察的情況進行描寫,從而激發學生想象能力,實現語文作文教學目標。其次,語文教師帶領小學生參觀工藝品展覽會,讓小學生對工藝品進行觀察,拓寬小學生的視野,增加其寫作想象力的培養。
3.培養學生立體思維
要想保證小學生想象能力能夠得到及時培養,語文教師就需要增加學生立體思維的培養,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培養:首先,教師在進行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需要增加學生立體思維的訓練,讓小學生對一件事物從多個方面進行觀察,從而激發小學生立體想象能力。其次,教師需要讓小學生在課堂上加強交流,勇敢說出自己觀察到的情況,從而在交流過程中激發學生想象能力,實現想象能力的培養。
總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發展特點,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小學生想象能力,培養小學生的表象儲備能力,培養學生立體思維,拓寬語文寫作教學路徑,從而實現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建娟.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想象能力培養途徑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