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菊
【摘要】新課程改革以來,初中數學是重點需要改革創新的科目。而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教育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新課標的實際要求,所以當前,初中數學教師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只有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才能更高的提升學生的數學實際應用能力。本文將探討如何創新初中生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讓初中數學課堂發揮更高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課堂 ?創新 ?數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1-0119-02
引言
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中,數學老師往往忽略了學生實際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忽略了在課堂上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這使得一些初中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一定的抗拒心理,由此導致數學課堂的學習低效率。而新課程改革以來,初中數學教育提高了對學生邏輯思維和想象能力的要求。初中數學老師也必須在數學課堂中拓寬思路,實施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提升初中生對學習數學知識興趣的基礎上,促進初中生的數學能力不斷向更高的方向前進。
一、在教學理念上進行改革創新
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往往是直接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往往不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學生往往在學習新知識和新概念的過程中不能很好的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在這種情況下,數學老師講再多的數學概念也是徒勞無功的。所以數學老師必須轉變教學理念,敢于嘗試新穎的教學方法。
例如,在新人教版教材九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圖形的旋轉》中,因為初中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限,并且大多數學生很少接觸和幾何有關的課程學習。如果數學老師還是按照課本來按部就班的教學,那么就難以達成理想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數學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成果,通過放映幻燈片等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理解圖形旋轉方面的知識。數學老師可以向學生放映生活中一些圖形旋轉的動畫,比如大風車,電風扇,陀螺等,這樣學生便能夠將學習到的內容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在成功吸引學生求知欲的情況下,數學老師可以進一步問學生這幾種常見的圖形旋轉的共同點和區別是什么。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由討論。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并且提高對所學專題的把握度。
二、指導老師要重點培養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方法
當前,數學科目作為初中課程之中重要的學科,數學老師在工作中也會承擔較為沉重的教學負擔。這就導致一些老師忙于日常的教學準備工作中而沒有時間指導學生在數學學習方法。實際上,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習方法極為重要,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斷提高數學解題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當前,一些數學老師拘泥于傳統的教學形式,認為只要幫助學生算出答案就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學生數學能力。實際上,只有不斷改進學生自身的學習方法,才能做到更好的自主學習,才能摸索出更多的解題思路和思維方法。
三、不斷提高初中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初中數學的素質教育不僅僅簡單是為了讓學生應付各種類型的考試,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上是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培養出邏輯思維能力,這種邏輯思維能力將伴隨著學生們的一生,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這也需要初中數學老師的共同努力,轉變原有的固定教學模式,通過各種新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突破原來思維上的局限性。通過平時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數學題要突破現象看到本質,要透徹理解題目的內在要點,這樣學生在今后的數學學習過程中才能有的放矢。數學老師要讓學生在遇到疑惑的時候,多加思考,敢于突破慣性的思維。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也需要留有一些時間給學生去思考問題,鼓勵學生和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討論,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學習的動力。而數學老師要想能夠在課堂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潛力就必須要提前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結合所教班級的特點來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比如所教班級的學生的數學成績都比較好,數學老師就可以在日常基礎教學的基礎上加大習題的難度,同時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去解決數學實際問題。這樣就可以開拓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而如果所教班級的數學基礎都較為一般,這時候如果數學老師還力求多講題目,那么實際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這時候指導老師就要幫助基礎不好的同學加強數學基礎練習,打牢數學的基本功,然后幫助學生整理錯題,幫助學生分析錯題的原因,并加以整理和總結,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另外數學老師要幫助學生記牢數學公式和定義,因為數學就是一張各種知識點連接起來的網絡,要讓學生在不斷練習之中把各個小的數學知識連接起來,這樣對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增強初中數學教學的趣味性
一些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會感到乏味,而數學學習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數學老師具有嘗試多種靈活的教學方法,讓數學課堂變得有趣味性。
(一)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構建充滿趣味的初中數學課堂的前提
每個初中學生的數學基礎不同,所以各個學生之間的數學實際解題能力也有所差別。然而數學指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在褒獎學習好的學生的同時也要積極鼓勵數學學習不好的學生。 要做到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各個學生之間的個性。指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做到因材施教,對于一些數學成績總是提不上來的同學要給予適當的關懷。指導老師也可以在平時生活中適當關心學生,讓初中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愛。
(二)要在提出問題時候,導入有趣的場景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數學老師往往直接提出問題而不注重對學生心理的把握。一些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倦怠的心理,所以數學老師在引入問題的時候,可以展開合理的想象,應用一些發散性的數學思維方法,設計一些趣味十足的場景,讓數學教育能夠以一種活躍的方式開展下來。
(三)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方法,活躍數學課堂氣氛
數學指導老師可以將班級以小組為基本單元,將班級分為幾個數學小組。同時每個數學小組要兼顧不同數學能力的同學的平衡,確保班級的每個數學小組之間的成績都相對平均。
例如,數學老師講解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的《統計與概率的簡單應用》專題的時候,數學老師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在骰子游戲中,同時擲出三枚骰子,三枚骰子的數字之和大于十五的概率是多少。讓各個小組的同學自由討論,每個人以不同的數字為開頭,分組合作把所有的概率寫出來,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分工角色,在計算概率值,整理答案,小組發言等都可以由學生之間配合完成。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和競爭,更能帶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這樣的教學方法還能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實際應用的能力。
結束語
通過創新性的初中教學方法可以全面提升初中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這需要數學老師不斷改進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多加摸索出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只有在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前提下,才能夠開展更為高效的初中數學教學。創新性教學方法也十分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金光萍.探究性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22).
[2]丁胤驥.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6(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