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梅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中,如何踐行《指南》開展家園共育工作,構建家園教育共同體,使家園共育工作開展得更加富有成效,本文結合近年來幼兒園在實踐中的做法,從開展多元化的家教指導、搭建多形式的活動平臺、創設多渠道的溝通交流等三個方面進行闡述,總結出具有實效意義的“三多”策略,為當前如何有效開展家園共育工作,促進幼兒學習和發展提供一定的經驗借鑒。
【關鍵詞】“三多”策略 ?家園共育 ?有效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1-0216-02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幼兒教育不是家庭和幼兒園哪一方可以單獨勝任的”。家園共育工作是幼兒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苯陙恚趫@所“和美”文化的引領下,我們通過采用“三多”策略,幫助家長切實轉變觀念、轉化行為,科學認識幼兒教育,理解把握幼兒學習發展規律,與幼兒園密切合作,資源共享,逐步建立家園教育共同體,有效促進了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
一、開展“多元化”的家教指導
1.利用家教陣地宣傳新的理念
(1)精心召開新生家長會,擁有良好的開端。實踐證明,對新生家長的引導尤為重要,除了做好新生入園前的普訪工作以及精心策劃入園前的親子活動,我們還認真做好新生家長會議的組織,特別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家庭在孩子發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讓家長意識和明白自己在育兒過程中的角色。新生家長會通常分為兩個部分進行。首先請園長介紹幼兒園的概況,重點介紹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和家園合作的必要性;其次請家長觀看幼兒來園第一周生活情況的VCD,了解幼兒在園學習生活情況,讓家長感受教師的努力和辛勤付出,促進家長與教師之間心靈的溝通。通過新生家長會,家長對教師和幼兒園建立起最初的信任感,家園共育工作擁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2)重視宣傳和引導,幫助家長轉變觀念。在全園新生家長會上,園長會將《指南》讀本作為禮物贈送給家長,要求家長看完之后寫下讀后感。閱讀后,知道運用什么樣的方法和教育才適合幼兒。此外,我們還通過組織家教講座,學習豐富科學育兒知識,提高家教實效;各班開辟“家長園地”、“親子驛站”專欄,使其成為家長每周必讀的欄目;“六一”節發放“快樂親子園”報,宣傳科學的教育理念;結合學前教育宣傳月,圍繞主題發放宣傳手冊、致家長的一封信、張貼標語、利用LED大屏幕以及幼兒園微信公眾號、班級貝聊等軟件進行教育新精神、新理念的宣傳。每次活動,都注意做好活動反饋工作。一次家長會后,有位家長在反饋單上寫到:“在我出現教育糾結的時候,家教講座為我指明了方向,讓我受益匪淺,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方向?!笨梢?,一系列的活動能夠使家長的教育觀念發生徹底的轉變。
2.創新活動形式,實踐新的行為
(1)讓家長參與幼兒園的管理
①建設家長委員會。每學年,我園都要及時發動組織家長成立新一屆家長委員會,吸納優秀家長人才參與幼兒園管理。家委會成員都要參與幼兒園重大事件的決策工作,在家長中發揮組織、宣傳和帶頭作用。家委會制定章程和制度,確保有章可循,讓家長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積極為幼兒園發展出謀獻策。園里領導、老師通過家委會,虛心聽取家長對幼兒園管理、班級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不斷調整和改進工作。家長委員會的建立,拉近了家庭與幼兒園、家長和教師的距離,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
②成立安全督察委員會。安全是幼兒園始終放在首位的重要工作。為了解決幼兒園人手有限的困難,幼兒園成立了由家長代表組成的安全督察委員會,讓家長參與到安全工作的管理中。例如:成立志愿者組織,開展“義工護童”活動。建立義工資源庫,為幼兒園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服務。每天傍晚,安排義工在園門口交通要道執勤,為幼兒安全離園保駕護航。各年段各班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要進入社區、醫院、超市等地參觀,義工都全程參與,確保幼兒安全。此外,幼兒園的大型活動,如:文化藝術節、文藝匯演等,都組織義工進行安全維護,有效加強了幼兒的安全保護。
③成立膳食監督委員會。幼兒的食品衛生安全極其重要。為確保幼兒吃得健康、衛生、安全有營養,我園把好入口關,邀請家長代表成立膳食監督委員,參與幼兒膳食的管理。每天一大早的食品驗收,由一位家長和當天行政值班領導一起完成。每周三的食譜編制,也邀請兩位家長代表共同參與。此外,在后勤食堂開展業務技能“我最拿手的一道菜”比賽中,由膳食監督委員會人員擔任評委,對比賽結果進行評價,督促和改進菜品的質量和營養,有效促進了后勤人員工作水平的提高。
(2)開展家園雙向互動
①開展表彰評選“優秀家長”活動。為了激勵家長參與管理的積極性,我園建立了多元評價手段,結合家長在家園共育中的表現和貢獻,進行客觀評價和價值定位,在“六一節”開展表彰“優秀家長”、“優秀義工”的活動。各班組織家長進行民主投票,通過民主和集中,將結果向園務委員會推薦,并填寫推薦表。園務委員會根據家委會的意見,最終決定表彰人選給予表彰,發放獎狀和獎品。
②開展家園互助型活動。我園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開展“百寶箱”活動,邀請家長一起收集各種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制作玩具,豐富幼兒的教學和游戲。開展“我心中的好老師、保育員”評選活動,通過選票、互相監督,評選出家長和幼兒心目中“最喜愛的老師、保育員”。“快樂親子園”報每年“六一”節發表一期,作為贈給家長和幼兒的禮物。親子報中的文章征稿很多來自于家長的教育手記和活動感言,它像一面旗幟,讓園所的文化內涵在報中傳遞,成為教師與家長揮灑才華、交流分享的開闊平臺?!吨录议L一封信》是我園每學期初和期末都要對家長發放的材料。在信中,有園長對本學期教師、家長和幼兒的寄語,有各部門對安全、衛生等方面知識的普及和提醒要點,有幼兒園開展各項活動的展示,有學期收費標準的公布——一系列豐富有趣的活動,使家長和老師的關系發生巨大改變,他們像老朋友一樣熱情往來,互相支持。家長儼然成為幼兒園的一份子,幼兒也在這些活動中逐步學會社會適應并初步掌握人際交往的方法。
3.立足課題研究,形成新的突破
我園以“家園攜手,共育和美”為辦園理念開展課程改革研究。以家園共育為突破口,逐步探索形成新的特色課程體系。教師們根據教育目標,設計開展了豐富的親子活動,有效豐富了園本課程。例如:每班每周都要舉行一次親子活動,形式不限。每兩個月,都要舉行3-4次的親子活動。園內的美術專用教室,各班級輪流組織親子手工制作活動。此外,全園大型的親子文化藝術周、親子同樂、親子運動會、親子游園嘉年華等活動,都有效豐富了課程內容。在這過程中,家長的觀念得到更新,學會科學看待幼兒、科學引導幼兒成長、看待幼兒的發展?;顒右矎募议L會、家長學校、家長園地等相對封閉的形式逐步拓展為“親子愛心義賣”、“親子環保衛士行動”、“書香校園親子閱讀”、“文化藝術周”等開放的形式,逐漸由“單一”轉變成“多元”。
二、搭建“多形式”的活動平臺
1.創設開放式的活動環境
幼兒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獲得發展。為了充分發揮環境的育人作用,我園多次開展環境創設評比活動。每次活動前,教師都會組織家長工作小組,共同商議、制定活動實施方案、評價標準,形成評價表,在評比結束后進行小結?;顒又?,家長都進入班級評議打分,聆聽各班老師創設的意圖,尋找凸顯的亮點和特色,然后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在此活動過程中,他們改變了往常陳舊的觀念,不再認為花哨的就是最好的,懂得了只有真正促進幼兒學習和發展的環境,才是最好的。
2.開展指向家長教育能力的個性化活動
(1)家長助教。家長來自各個不同的行業,各種不同職業或者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長,能為幼兒的教育需要提供多種支持和服務。例如:“手口足”疾病盛行期間,我園召開全園家長會,請有資質、有權威的醫生家長發表講話,避免了因缺乏相關知識引起的恐慌。大班開展“小小特警”活動,邀請“特警媽媽”和她的同事們一起走進幼兒園,給孩子們上課,為孩子們表演軍體拳,內容生動,形式新穎,頗受孩子們喜歡。在與不同職業的人的接觸中,幼兒的社會交往經驗和閱歷也更加豐富。家長在參與中成長和學習,通過跟班助教,擺脫了單純旁觀的角色,積極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從中也學會許多教育幼兒的技能技巧。
(2)多形式的親子活動。除了結合傳統節日開展親子活動之外,我園還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先后開展了由家長一起參加的“我是小歌手”、“故事大王”、“家庭才藝展示”、“親子美術作品展”、“親子文化藝術周”、“親子美食節”、“親子運動會”等一系列活動?;顒又?,家長們看到了豐富的教育內容,親眼目睹老師的付出,更加深切感受到家園共育的理念,激發了參與活動的熱情。教師們也感受到家長的支持和尊重,形成了職業的幸福感,從而更加用心工作。家園互動顯得更加充滿活力。
三、創設“多渠道”的溝通交流
1.創設平等和諧共育環境,營造良好的交流氛圍
有關資料顯示,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家園協調合作是重中之重。我們鼓勵家長多參與幼兒園活動,同時揣摩他們的心思、肯定他們的想法,采納積極合理化建議;主動了解家長的顧慮,抓住問題,選擇恰當的時機,開誠布公地交流探討;學會傾聽家長,理解家長的愛子之情,不盲目作出評價。讓教師與家長相互走進對方的心中,在理解的基礎上改變自己的行為,營造一個和諧、尚美的良好氛圍。
2.創設產生活動欲望的環境,促使家長主動參與
每次親子活動前,各班都會召開簡短家長會或在微信群里進行欲通知,讓家長知道開展活動的內容目的和做法,邀請他們積極參與。例如,在創建書香校園活動中,我們相繼開展“讀一本好書”、“讀書三人行”、“讓閱讀點亮心燈”、“聆聽生命的拔節聲”、“朗讀者”等一系列活動,活動前,各班張貼海報,對家長進行預告,激發主動參與的欲望。在這些富有引發欲望的活動中,家長們主動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被激發,他們的觀念行為在親歷這些活動的過程中發生了轉變,對幼兒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家園共育是我們一直倡導的理念,也是幼兒幸福成長的關鍵?!昂雎砸粋€家長就是放棄一個孩子的教育”,這是我們多年開展家園共育工作最大的體會。作為教師,我們應最大限度整合教育資源,深入拓展家園成長空間,與家長密切合作,努力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使家園共育工作走向更加深入和融合。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2]高原.探索幼兒園家園共育的實踐研究.新課程研究,2015(02):148-149
[3]晏紅.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之道.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