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明
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以及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電子商務行業也開啟了電商全球化的發展時代,電商全球化與跨境貨運代理、跨境金融結算等眾多跨境行業迅速發展。艾瑞咨詢報告中將2017年電商全球化中國進出口貿易額預期比重提升至百分之二十,而百分之二十的外貿比重意味著七萬億的貿易額。隨著近年來電商全球化在中國發展勢如破竹,不斷取得新的進展、不斷跨進電商新的發展階段,電商全球化已然成為我國外貿行業新的支柱。
與此同時,國際電商業務具有中間環節少、價格優惠、開拓銷售渠道等新的業務特點。此業務模式是企業走向國外、走向成功、發展業務、拓展業務的新渠道。在電商全球化迅猛發展的大環境下,也存在些不足,所以我們還得把眼光放在專業化國際貨運代理服務上,只有國際貨運代理服務才可能根本上解決國際電商存在的貨運代理短板問題。
在國際電商的業務中,有一條貫穿其業務始終的鏈子,即國際貨運代理。國際貨運代理指的是應用現代貨運代理技術,利用國際化的貨運代理信息網絡,選擇最優的運輸方式及路線,以盡可能低的費用和風險實現貨物在國家間順暢流動。
國際貨運代理業務是國際電商得以順利發展的前提和保證。電商業務在全球化進程中涉及到的數據傳輸、貨幣流轉等大部分購買和出售業務均可在搭建的虛擬網絡中實現,虛擬購買行為發生之后的業務則遞交給跨境貨運代理行業,貨代服務并非虛擬業務,它是實體貨運服務。跨境貨運代理包含倉儲、運輸配送、包裝加固、裝卸搬運以及信息系統處理幾個環節,所以國際貨運代理業務高效高質以及低成本的運作是國際電商健康發展的前提和保證。
國際電商在貨運代理業務的幫助和扶持下健康發展,當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后對國際貨運代理業務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際貨運代理企業為了順應市場和技術的變革應不斷提升自己,所以提升信息處理效率、強化供應鏈效率、在提高企業貨運管理水平的前提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服務質量,以便對電商全球化提供強有力的服務支撐及后勤保障,滿足電商全球化的發展需要。
(一)B2C轉為B2B
B2C轉為B2B,是國際電商的主要發展方向,有著不錯的發展前景。電商行業、外貿行業、乃至于國際貨代業均可在生產和銷售兩端共同發力的背景下完成企業乃至行業的轉型。
(二)小包B2B貿易大幅增長
國際小包有著成本低的特點,它與天地、敦豪等業界巨頭相比價格優勢顯著。與此同時,國際小包還有交寄便捷、運費核算簡單統一、可實現全球門到門配送等優勢。所以國際小包模式已然成為國際電商貨運代理的主流。
(三)國際電商國際合作與協調
國際電商國際合作與協調是業務未來發展的大趨勢。構建跨境電商、供貨商、外貿商、貨代商等各類服務提供商的戰略聯盟。
(一)貨代出口業務模式
1.國際快遞
國際快遞主要有 UPS、FedEx、TNR、DHL、等四大巨頭。這四大巨頭雖然提供了較好的貨運代理服務,但是貨運代理服務成本也是較高的。
2.郵政
中國郵政承接了海外電商出口業務的一半以上業務份額。中國郵政的業務優勢是郵政網絡在全球范圍內發展較為完善,劣勢是所提供的服務遠遠落后于與之競爭的其它企業,運輸時間長,丟包率也比較高,與國際快遞業的四大巨頭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
3.海外倉
賣方企業先將所售貨物存儲在海外倉庫,這種海外倉庫一般緊鄰出口國國境,獲取業務后再根據獲取的訂單情況進行商品的分揀、包裝、遞送。
4.專線貨運代理
專線貨運代理指的一般是航空包艙。這種運輸方式往往是把貨物在航空包倉的方式下運送出境,接著業務外包給在目的地國家或者區域的第三方貨代公司,由第三方機構進行終端配送。這種貨運方式的特點是規模相對較大,對貨代業務的成本能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但由于其專線的特質,其攬貨市場局促、市場相對狹小。
5.快遞行業開發的新產品
國內強勢的快遞企業,如順豐等企業均在跨境貨運代理上進行了新的產品擴張。國內強勢領先的快遞企業其運營效率較高,其收費較大程度的低于國際上幾個知名的業內標桿。劣勢是對于跨境業務的經營并不及國際化的幾個公司專業,而且由于經營時間相對短暫,其覆蓋的區域也較為有限。
(二)電商全球化背景下進口貨代模式
國際電商業務下的進口貨運代理業務一般可分為轉運和直郵。轉運曾一度火熱,但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越發引起了海關的監管和重視,目前很多海淘等跨境電商業務都被直郵模式取代。進口貨運代理模式如下圖所示。

(三)新的業務方案
1.“直購進口”、“網購保稅進口”模式
在這種模式背景下,中國客戶通過全球直購渠道進行交易。商品進入保稅區后據訂單情況以個人貨物為單位進行征稅。跨境通逐漸成為面向買方、電商及貨運代理的主要平臺。
2.保稅直郵
把業務的海外段變成貨物的B2B運輸,在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時,也大幅的壓縮了物流時間,提高配送效率,提升客戶對所提供服務的滿意程度。不僅如此,保稅直郵還實現了貨代、信息、支付三者的高度合一,不僅與海關順暢對接,而且還有益于海關監管。
(一)建立貨代業務評估系統
依據電商全球化及跨境貨代行業的基本特征,推行一套評價企業國際貨代能力的標準,通過標準的衡量和評價,勢必會提高國際貨運代理企業的綜合實力,最直接的體現是,降低貨代成本,提升服務質量,量化考核標準,完善信息傳遞。
(二)完善國際貨代網絡協同系統
電商全球化條件下的國際貨運代理運作流程主要有攬收、出入境貨運代理、出口清關、國際貨運代理、進口清關、進口貨運代理等。整個流程環節多、時間長、涉及多個國家區域、多個貨運代理企業。所以要不斷強化供應鏈系統,強化企業間協同協作意識,并建立貨運代理協同網絡。
(三)加強國際貨運代理人才培養
國際電商的飛速發展帶來了市場對國際貨運代理行業的巨大需求。國際貨運代理行業對貨物的運作水平是國際電商順利與否的重要因素。而人才戰略是各行各業發展的基本著力點,沒有優秀的人才資源和豐富的人才儲備,任何改革和舉措都是空想。
為了社會和行業的發展,實現教育服務產業的興盛,就人才培養這個方面高校有無法推卸的責任。我國高校必須針對社會人才儲備情況,不斷完善各層次學歷、專業教育。行業發展在有了高校助力的情況下一定可以實現知識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高度融合,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素養,為社會提供動手能力強、理論功底深厚的全面的國際貨運代理人才。
[1]樊文靜.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與我國對外貿易模式轉型[J].對外經貿,2015,(1).
[2]趙志田,楊堅爭.中小制造企業跨境電子商務能力識別、檢驗與綜合評價[J].系統工程,2014,(10).
[3]楊堅爭,于露.我國外貿企業跨境電子商務的應用分析[J].當代經濟管理,2014,(6).
[4]冀芳,張夏恒.跨境電子商務貨運代理模式創新與發展趨勢[J].中國流通經濟,2015,(6).
[5]張寶明,周沛鋒,孟玲.跨境電子商務與貨運代理融合發展研究[J].貨運代理科技,2014,(10).
[6]李向陽.促進跨境電子商務貨運代理發展的路徑[J].中國流通經濟,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