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晶
《工程經濟學》是高職高專院校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和土木工程等專業課程設置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是工程與經濟的交叉學科[1-2]。是學習后續課程以及進行畢業論文的基礎,主要培養工程經濟分析和工程造價計算等方面的能力。它既有很強的理論邏輯性,又有很強的實踐性。筆者所在學校是一所以技術型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高職高專院校,要求學生學有所用,這就給該課程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就業
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和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大多在施工單位、造價咨詢企業或房地產開發公司從事投資估算、預(結)算等相關工作,其工作內容與課程內容密切相關,因此,課程開設為學生順利走上相關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二)考證
執業資格考試涉及到工程經濟學的考核,如全國注冊建造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等,《工程經濟學》是為工程技術人員等設置的直接面向實踐應用的技能課程,開設十分必要。
(三)升學
部分本科院校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和土木工程等專業的專升本和研究生考試將《工程經濟學》列入專業課考試課程,因此,該課程對于幫助學生升學提供助力。
(一)工程經濟學概論
包括內容:1.工程與經濟的概念和關系;2.什么是工程經濟學;3.工程經濟問題的主要表現形式;4.工程經濟學與其它學科的關系。
通過四方面介紹學科背景和應用情況,增強學生對課程學習的必要性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程系統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資金的時間價值
包括內容:1.現金流量和現金流量圖:包括概念、計息期的假定、現金流量圖的三要素; 2.資金的時間價值:包括概念、影響因素、衡量尺度,進而引出利息和利率的概念,掌握單利和復利、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計算;3.資金的等值計算:介紹F、P和A三個概念,利用樹狀圖羅列資金支付的形式,運用案例介紹三個概念之間的等值代換。
將學生日常生活與資金的時間價值相關概念進行結合講解,由淺入深,增強每個工程經濟概念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的理解,促進學生對實際簡單經濟問題的掌握。
(三)建設項目經濟效果評價
包括內容:1.經濟評價指標的分類:按是否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分類和按指標反映項目的經濟分類,并依據前者引出介紹每一個經濟指標(如圖1所示);2.詳細介紹每一個經濟指標的概念、公式、案例計算、優點和缺點以及所帶來的經濟意義;3.投資方案的選擇:介紹獨立型、互斥型和相關型三種方案的概念和特點,介紹投資方案的比選指標——相對投資回收期、計算費用、年計算費用、差額凈現值、差額內部收益率,并運用這些指標結合案例進行方案的比選。

圖1 項目經濟評價指標
在資金時間價值的理解基礎上,對經濟評價指標的理解更加容易,并通過經濟指標的掌握,做好方案的評價和比選,整個設計依然由淺而深,后者均以前者為基礎,將知識點深入,同時每個知識點都結合案例理解和計算,進而達到掌握本節重點和難點的目的。
(四)不確定性分析
內容包括:1.盈虧平衡分析:線性盈虧平衡的概念和公式,只要將收入和支出劃等號來理解,進而理解盈虧平衡點的系列表征概念,運用案例進行計算;2.敏感性分析:概念、公式、分類和作用,運用數學圖形進行分析,計算臨界點。
建設項目經濟效果評價實為確定性分析,首先了解不確定分析的目的和意義,在此基礎上介紹三種不確定性分析方法,加強學生本章和數學學科的結合,從另一角度促進學生對數學應用的更深理解。
(五)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內容包括:1.可行性研究概述;2.可行性研究階段劃分;3.可行性研究主要內容;4.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與審批。
建設項目經濟效果評價和不確定性分析均為可行性研究中財務評價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將零散基礎知識漸漸形成一個網絡,了解可行性研究的內容、作用和編制要求,為將來從事的相關咨詢工作打下基礎。
(六)建設項目的財務評價
內容包括:
1.財務評價概述:包括概念、意義和內容,為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2.投資、成本、收入及利潤估算:運用表格或樹狀圖理解每項費用內容,以及費用和費用間的關系(包含與被包含關系、平行關系),形成工程費用的系統性認識,以投資構成舉例如圖2所示。

圖2 我國現行建設項目總投資構成(總圖)

圖3 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構成(是建設項目總投資中的建設投資中的工程費用)
按照此思路,再行介紹每張樹狀圖中的費用由哪些費用構成,將費用層級自上而下,形成整個項目投資構成脈絡。而成本構成、利潤構成等也依此法。通過對每一項費用內容的介紹,漸漸形成工程造價和工程費用如何由小到大進行組價,為建筑定額與預算、工程量清單計價等學科打下基礎。
3.財務評價的基本報表:包括現金流量表、損益表、資金來源與運用表、資產負債表等,逐一介紹每張表的表頭和各項費用,理解每張表的經濟含義。
4.財務評價指標體系,如圖4所示,將建設項目經濟評價、不確定性分析和本節進行綜合,形成完整的脈絡,同時所學零散知識點也編織成網絡,促進學生工程經濟全局觀的形成。

圖4 財務評價指標體系
5.償債能力指標:包括利息備付率、償債備付率、借款償還期、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指標的含義、公式和作用;
(七)案例分析
在財務評價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實際工程案例讓學生手算和繪制現金流量表(包括全部投資現金流量表和自有資金現金流量表)、損益及利潤分配估算表、資金來源與運用表、資產負債表,教師此時起著引導作用,在表格全部計算完成后,運用EXCEL表計算功能進行電算核實檢查,一方面促進學生編制財務報表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促進學生掌握OFFICE軟件在實際工作中的基本應用。
(八)設備更新的經濟分析
內容包括:1.設備更新概述:概念、目的、分類、補償方式以及自然壽命、技術壽命、經濟壽命和折舊壽命的含義;2.設備的修理及其經濟界限:概述、經濟實質和滿足條件等;3.設備經濟壽命的確定:運用數學圖形理解概念,并用數學原理推導經濟壽命的靜態公式和動態公式,分別結合案例進行運用;4.設備更新和設備租賃經濟分析:設備更新方法的分類、步驟和實際運用,結合案例進行計算和方案比選;設備租賃的概念、分類、優缺點并運用案例進行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的比選;
通過經濟分析和財務評價的學習,對于設備更新的經濟分析理解較為容易,是用新設備還是使用舊設備,是采用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方式,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得到很好應用。
(九)價值工程
內容包括:1.價值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價值、功能、成本和價值工程的含義、功能的分類、提高價值的途徑、全壽命周期成本概念等;2.價值工程的工作程序:準備階段、分析階段、創新階段和實施階段以及每個階段步驟和內容,并掌握準備階段中對象選擇的ABC方法和價值系數法,和分析階段的功能評價法(0-1評分法和0-4評分法)等;3.價值工程的分析方法:運用價值工程并結合案例進行方案比選。
本節內容較為獨立,著眼于項目的整個壽命期并在項目推進前期介入,形成學生重視前期造價管理的思維方式,概念和案例并重,促進學生的深入理解。
工程經濟學課程在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和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培養學生運用工程經濟學的理論、方法和工具對項目或方案進行比較選擇,以實現項目目標。在課程內容設計時,必須考慮高職高專學生基礎和特點,由點到面、由局部到整體,輔以生活和工作案例,形成整個知識網絡,進一步提高工程經濟學教學質量。
[1]周兵,工程經濟學教學及實踐改革的探討[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5,(13).
[2]王凡,車金如,王康君等.《工程經濟學》重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8).
[3]趙雯,吳倩,盛佳,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工程經濟學》課程教學研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