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榮,劉志洋
(吉林大學 商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注冊會計師行業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它既是一種社會經濟的監督服務制度,又是一種需要高度發展的現代服務業。[1]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自上世紀80年代恢復以來,在保護產權、促進公平競爭、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為有關部門提供智力支持和決策參考等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截至2013年底,全國注冊會計師人數為98 207人,非執業會員人數為98 162人,從業人員超過30萬人,會計事務所8238家,2013年全行業實現業務收入563億元。①胡靜林:2013年注冊會計師行業實現業務收入563億元,人民網,2014-05-30。目前我國對注冊會計師行業實行國家和地方兩級管理體制,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從全局角度制定國家注冊會計師發展戰略,各地方注冊會計師協會也在制定和實行相應的發展對策。然而,我國各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呈現不均衡的狀態,各地區注冊會計師服務的供給更不均衡。因此,各地方注冊會計師協會不宜簡單照搬國家整體的戰略發展規劃,而應在充分分析各地區注冊會計師服務需求和供求因素的情況下,因地制宜地提出自己的發展對策。本文以吉林省為例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分析注冊會計師行業服務的特點,并針對吉林省的現狀提出地方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的對策。
吉林省位于我國東北地區的中部,幅員面積為18.74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95%;2013年底常住人口為2751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2013年的經濟總量GDP為12 981億元,約占全國總量GDP的2%。*根據國家統計局網站統計資料計算得出。注冊會計師行業屬于現代服務業,它的發展離不開其他產業的發展,地方經濟發展總量、結構以及財政支出的規模和結構都會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服務需求產生重要的影響。
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水平與整體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從全國的情況來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總體收入水平與經濟總量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系。2004~2013年,我國經濟總量GDP與注冊會計師行業收入的關系表現為:每萬元GDP提供的注冊會計師服務收入為9~10元左右(見表1)。
資料來源:注冊會計師全行業收入2004~2011年數據來源于會計網,2013-01-23;2012年注冊會計師全行業數據來源于人民網,2013-06-02;2013年注冊會計師全行業數據來源于人民網,2014-05-30;其他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網站統計資料計算得出。
吉林省經濟發展水平也為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服務的機會。如果依據注冊會計師行業收入與經濟總量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按照每萬元GDP將提供9元服務收入的水平進行計算,2002年至2013年吉林省的經濟發展為注冊會計師服務提供的需求如表2所示。

表2 吉林省經濟總量對注冊會計師行業服務的需求
資料來源: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網站統計資料計算得出。
除了經濟總量對注冊會計師服務產生影響外,產業結構也會對服務業的需求產生重要的影響。從吉林省的具體情況來看,吉林省的產業結構在不斷調整,近十年吉林省第一產業所創造的GDP一直在下降,第二產業所創造的GDP一直在穩步上升,而第三產業則基本保持平穩發展(如圖1)。2013年吉林省三次產業的結構比例為11.6∶52.8∶35.6,三次產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分別為5.0%、57.5%和37.5%。可見吉林省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了第二產業的發展中,經濟發展十分依賴第二產業,第二產業比重高,對GDP的貢獻大,對服務業的需求也會提出更多的需求。

圖1 吉林省2004~2013年三大產業比重
近年來我國政府開始購買公共服務,政府對注冊會計師行業服務的購買與政府的財政支出緊密相關。政府財政支出的規模和結構會影響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形成政府對注冊會計師行業服務新的需求。
隨著經濟的發展,吉林省的財政支出亦在不斷增長,2009~2013年財政支出情況如表3。2013年吉林省財政支出資金超過100億元的分別是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農林水事、公共服務、城鄉社區服務、醫療衛生、交通運輸、公共安全、住房保障和環境保護、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以及醫療衛生等事業的發展都有可能對注冊會計師行業服務提出需求。
表3吉林省2009~2013年財政支出情況單位:億元

指 標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744.812471.202201.741787.251479.21地方財政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67.31249.38231.40198.04182.67地方財政國防支出6.085.384.483.703.08地方財政公共安全支出147.77135.67118.81109.3098.19地方財政教育支出422.09451.05319.82250.20216.99地方財政科學技術支出37.2224.9621.1819.1218.98地方財政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56.5547.4844.2532.9329.36地方財政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60.19304.00298.99253.36250.44地方財政醫療衛生支出181.51160.36143.87110.91107.34地方財政環境保護支出126.83113.85102.4271.5549.48地方財政城鄉社區事務支出214.22166.29154.17108.9082.58地方財政農林水事務支出318.26291.30255.57238.94204.45地方財政交通運輸支出170.05128.16149.7989.7857.66地方財政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101.0174.3173.82地方財政商業服務業等事務支出24.4523.3822.46地方財政金融監管支出10.474.627.12地方財政地震災后重建支出0.604.333.32地方財政國土資源氣象等事務支出決策數29.7923.7824.97地方財政住房保障支出支出139.14145.19124.15地方財政糧油物資儲備管理等事務49.8755.1655.45地方財政國債還本付息支出57.4055.2234.52地方財政其他支出22.389.9513.9013.0122.96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吉林省注冊會計師行業也蓬勃發展起來。近年來,吉林省注冊會計師行業在國有企業改革改組、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誠信建設成效明顯,執業質量和執業規范性進一步提高,自律監管體制日趨健全(于子游,2009)。[2]但仍存在注冊會計師的整體素質不高、高層次人才匱乏等問題(賈新宇,2009)。[3]吉林省注冊會計師服務的供給情況分析如下。
2013年吉林省注冊會計師行業收入為5.5億元,約占全國總收入563億元的1%左右,低于吉林省GDP占全國的水平。表2中計算的2013年吉林省經濟總量對注冊會計師行業服務的需求為11.68億元,而吉林省注冊會計師服務的供給遠未達到這一標準。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2013年全國每萬元GDP的審計收入為9.90元,吉林省僅為4.24元。2013年全國平均每家會計師事務所收入為685萬元,吉林省僅為300.55萬元。全國平均每位注冊會計師收入為57.04萬元,吉林省只有33.41萬元。上市公司審計市場幾乎全部被外地事務所瓜分,2013年為吉林省上市公司提供審計業務的無吉林省本地的事務所,僅有2家是外地所在吉林的分所,有37家完全是外地的會計師事務所(見表4)。

表4 吉林省上市公司數量及其歷年聘任會計師事務所情況
資料來源:根據CSMAR數據庫資料計算得出。
2013年全國平均每家會計師事務所人數為12.03人,吉林省僅為8.99人。截至2014年3月31日,吉林省會計師事務所家數為180家(含外地分所9家),無一家本地會計師事務所具有證券業務審計資格,具有上市公司審計資格的均是外地事務所的分支機構。會計師事務所收入規模少,其中年收入在600萬元至1500萬元且具有15名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僅有4所,如果按全國平均每家會計師事務所的收入685萬元計算,吉林省超過這一標準的僅有4家;也就是說,只有這4家會計師事務所是規模以上的大所,其余全部是小所(見表5)。

表5 2014年吉林省會計師事務所規模
注:資料來源于吉林省注冊會計師協會。
與其他省份相比,吉林省注冊會計師行業存在學歷偏低、執業人員年齡趨于老化、人才流失嚴重等影響行業發展的情況(賈新宇,2009)。[3]吉林省注冊會計師年齡結構偏老化:2012年吉林省注冊會計師30歲以下、30~50 歲、50 歲以上人數之比為9:50:41,而“四大”中國合作所為 42:57:1,國內百強所為16:67:17;注冊會計師學歷結構不合理:2012年吉林省注冊會計師碩士及以上學歷、本科、專科、其他學歷人數之比為2:27:59:12,而“四大”為8:86:5:1,國內百強為5:54:37:5,吉林省注冊會計師行業人才的發展狀況不能完全適應新經濟業務的需求。
吉林省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場的需求和自身的條件,應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發展目標。
一是從吉林省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總體情況來看,應重點貫徹做精做專的發展戰略。由于目前吉林省會計師事務所規模偏小,因此推動大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并不是最優的選擇。除了少數幾個大所外,其他的會計師事務所應在特色發展上做文章,打造核心競爭力,選擇自身擅長的服務并向精細化方向發展,找準市場定位,形成獨有的品牌價值,擴大事務所在這一領域的影響力。在此基礎上,推動事務所形成自身獨有的專有聲譽,并逐漸擴大市場份額。
二是應大力發展針對第二產業需求的審計業務和管理咨詢等業務。吉林省第二產業的高速發展必然為相關服務業的發展提供巨大的機會。吉林省注冊會計師行業應加強對第二產業的服務,特別是對裝備制造業等支柱產業提供與籌資、投資相關的審計、驗資、稅務籌劃以及管理咨詢等服務,同時積極向內部控制等相關領域延伸業務,促進第二產業更好更快地發展。并且針對產業升級,對創辦高新技術企業提供高新技術企業的認證服務等,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
三是進一步完善事務所分級分類管理辦法,鼓勵事務所發展行業專長。目前,吉林省注冊會計師協會已經制定并實施了會計師事務所分級分類管理辦法,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今后應針對吉林省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特點進一步完善這一辦法,以便引導會計師事務所向做精做專方向發展。比如,在分級分類辦法中,對會計師事務所類別的劃分都要求審計收入達到一定的規模,這對于會計師事務所大力發展非審計業務是不利的。會計師事務所如果在某一業務領域中具備良好的聲譽和經驗,其收入大部分來源于這一領域,并且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即使審計收入水平不高,也應列為高級別的會計師事務所,并且在公布分級分類結果時,要重點標注事務所在某一領域中具有行業專長。這樣既便于注冊會計師服務的需求者根據不同的需要進行選擇,也便于會計師事務所在這些領域中更好地發展。
四是大力培養具有行業專長的人才隊伍。注冊會計師行業是智力密集型的產業,加強人才培養是其必然的要求。目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人才培養已經受到了高度重視。但是注冊會計師人才的培養應與社會的需求和事務所的發展戰略相一致。對于吉林省來說,為了貫徹做精做專的發展戰略,應大力培養具有行業專長的注冊會計師。抓好注冊會計師年度培訓工作,要明確培訓的目標,除了對基礎性理論和知識的培訓外,還要注重專業化和多樣化,不斷探索培訓新模式,注重培訓的效率和效果。
[1]華建敏. 華建敏國務委員在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2004 年 11 月 2 日)[J].中國注冊會計師, 2005,(12):3-5.
[2]于子游. 吉林省注冊會計師行業建設與發展[J].經濟視角, 2009,(6): 35-37.
[3]賈新宇. 解決人才流失問題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基于吉林省注冊會計師整體素質的調查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 2009,(1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