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秋君 浙江理工大學
刺繡,又名“針繡”,俗稱“繡花”。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一種以繡針引彩線(絲、絨、線),按設計的花樣,在織物(絲綢、布帛)上刺綴運線,以繡跡構成紋樣或文字的傳統工藝。
現代刺繡藝術在傳統刺繡藝術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多種新穎材料與新工藝的綜合使用,進行風格各異的創作,或貼布、或金片繡、或手工串珠、或滿幅刺繡,它以優雅浪漫的紋飾,精致細膩的風格和異域民族風情,極大豐富了裝飾藝術的工藝文化內涵,增強了視覺藝術效果。
刺繡藝術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首先,從工藝技術上來看,刺繡的操作頗有特色。與印染、紡織不同,刺繡不需要依賴織機,操作簡單自由,只要針、線、繡地幾種基本的工具和材料便可隨時隨地自由進行。該手工藝看似利用簡單的工具材料,卻可以創造出獨具特色的藝術。例如:針是極為細小的工具,操作者不僅能操作自如,而且能利用纖細的線形成整體的圖案;針法的基本結構單元很簡單,卻能夠形成各種豐富的圖案。
其次,由于刺繡不能像陶、瓷之類的物質一樣,自身構建出一個獨立的空間,所以刺繡的自由性建立在它的工藝依附性上:它必須運針在一定的繡地(絲、布)上進行,這一特點使刺繡的工藝與文字符號的筆墨書寫一樣,能夠表現各種圖案紋樣等,而這些內容往往都體現了某一時代的文化特色。
在中國,包括刺繡在內的由女性專門從事的一系列手工藝活動成為“婦功”、“女紅”等,顯示了它們與女性的親密關系。在文字記載的眾多歷史文本中,與男性相比,對女性的記載很大部分與刺繡相關,使它成為了由她們用針“繡”書寫的另一部史書。目前現代刺繡已經成為一種產業,運用在服裝、服飾、日用品及家居裝飾等方面,廣受大眾喜歡。
現代刺繡藝術在傳統刺繡的基礎上,更講究材料與作品之間的關系。而且也許沒有在技能上的限制,反而對創作是一條出路!作品也表現得更生動立體和充滿創意。材料上也更豐富多彩,在傳統的棉、麻、絲等材料上發展出了捻合紗線、染整紗線、金屬線材等,其他材料如竹片,絲帶,銅絲鐵絲,塑料等都可以成為創意作品的主要材料。
刺繡的針法是刺繡工藝賦予繡線材料形態的過程,繡花針的運行方式,決定繡線呈現的方式,是刺繡工藝中最為關鍵的內容。
繡線針法可以分為最基本的兩個單元:環針與直針,這兩個基本結構單元成為了最基本的針法層次。第二個層次可稱為衍生針法,是針法中最主要的內容,它揭示了多個連續的針法基本結構單位之間的關系,如基本結構單元為環針的鎖繡針法。第三層次是衍生針法的組合,稱為組合針法。一件刺繡作品的形成,往往需要多種針法進行組合搭配,組成點、線、面,形成效果豐富的繡面。
直針:接針、排針、間針、交針;環針:鎖繡針、環編針、繞針、打籽針。隨著科技發展,面料與制作工藝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現代刺繡藝術更加重視針法技巧。現代刺繡藝術在已有的傳統針法外,還對浮繡類、凸繡類等加進現代裝飾材料,如塑料與麻繩、鐵絲網格等組合,使繡品的外形、質感與風格都有了創新性、多元性的發展。給人耳目一新的審美感受。
刺繡不論在中國還是國外,不論是手工刺繡還是機器刺繡,它的針法、表現形式、工藝程序和用材方面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按刺繡的制作工藝分為平繡、金片繡、貼布繡、繩繡、盤帶繡、手工珠繡、鏈繡等。在刺繡工業飛速發展的今天,刺繡技術有了極大的提高,刺繡設計也不停留于簡單的刺繡工藝,各種特殊工藝開始在實踐中綜合使用,使現代刺繡不斷推陳出新。
手工珠繡的特點:第一,珠繡輔料因材質不同而會形成許多不同的風格,如木制的輔料感覺樸實,閃亮的輔料感覺燦爛、炫目。不同的輔料適合于不同的面料,在設計之初,必須考慮到底布和輔料的材質。第二,手工珠繡可以使面料充滿立體感,并且營造富裕飽滿的裝飾效果。
珠繡圖案輔料的應用規律:第一,圓珠常用于花心,因花的大小和裝飾目的不同而有數量的變化。第二:米珠常用于花瓣中心,呈放射狀分布;或用兩三粒米珠沿葉脈排列,以強調葉子;第三:亮管通常用來強調輪廓、中心線、枝干等,作線狀裝飾;第四:用于手工珠繡的亮片通常具有立體感。

圖1

圖2
亮片繡的特點:第一,亮片繡由若干亮片和針跡構成,亮片選用質地較硬、光潔度高的材料,配合不同顏色、尺寸和形狀,使繡品獨具效果;第二,亮片形狀較多,常用的有圓片、方片等;第三,亮片材料的表面質感也因設計風格的要求有很大的差異,常用的有亮光片、亞光片、透明片等,不同的質感適合不同的底布;第四,亮片的尺寸大小不一,不同的規格適用于不同的圖案風格和不同的裝飾位置。
亮片在刺繡圖案中的作用:第一,象形點綴:亮片少量點綴于圖案中,代表一直具體形象;第二,串連成線:可以強調線條,產生秩序和節奏的美感;第三,突出重點:亮片以其特殊的質感通常用在主體物的中心,突出強調主體紋樣。
繩繡作為現代刺繡的特殊種類,所用的主要材料為不同粗細和質地的繩、線或帶,多用于表現結構或強調輪廓,具有極強的裝飾性。繩繡因其所用材料的不同而風格各異,深受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
繩繡的種類與風格:其一,細繩繡;其二,粗繩繡:采用1~2mm直徑的圓繩刻畫紋理的結構、輪廓,風格較粗獷,為符合制作工藝要求,多用弧、曲線造型;其三,鏈目繡:用鎖鏈狀的針跡表現紋樣的結構輪廓,其作用類似繩繡;其四,盤帶繡:這種工藝的風格非常大氣、粗獷,圖案要求簡單。
貼布繡就是在一層底布的某些局部區域貼上另一種面料,使之產生塊面的對比。在現代刺繡中,為了豐富面料的質感,拉開塊面的肌理反差,通常采用對局部塊面進行貼布的方式。近幾年隨著裝飾藝術的發展,貼布繡的形式開始多樣化,底布與貼布的材料組合也在不斷創新。
貼布繡的主要形式:其一,單獨貼布式;其二,定位連續式;其三,整幅連續式;其四,接布分界式。

圖3

圖4
通過仔細研究不斷涌現的國內外刺繡作品,我們不難發現:刺繡工藝的綜合性已經成為目前繡品的一大特點之一,大多繡品都包含兩種以上工藝,單一工藝的繡品逐漸遭到冷落。
目前市場上常看到的綜合刺繡工藝情況:其一,采用平繡、繩繡工藝組成連續圖案,以手工立體圖案按規律排列作點金之筆。其二,以繩繡加厚實、精密的平繡在布上形成一種強烈的浮雕效果。其三,鏈目繡繡出的自然花卉輪廓,配上手工染出的花葉顏色,和諧而悅目。其四,以簡單的段染線平針繡為紋樣框架,配以恰當的手工繡珠,使圖案豐富而細膩。其五,盤帶與亮片交替使用,使兩種不同的線條形成粗與細、柔與剛、隨意形與規矩形的對比等等。
[1]周李鈞.現代繡花圖案設計[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11.
[2]良品.時尚刺繡[M].成都:成都時代出版社,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