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冬瓊 程冕
梧州學院
小品畫是中國繪畫形式中的一朵奇葩。小品畫幅雖小,卻芥子納須彌般乾坤意境大。據記載,始創于宋代。盛于明清。一千多年來一直作為中國畫另類綻放的繪畫形式在當代不斷地創新與發展。在中國畫的藝術領域里占一席之地。
因小品畫在創作時往往畫者心態輕松,揮灑自如,構圖精巧,匠心別致,因此藝術語言得到了更好地發揮。小品畫作品既有較強的欣賞性、又有極好的流通增值性,花小價錢買精致小幅作品,物有所值。眾所周知在通常情況下,2 平方尺以內的小尺幅屬于小品作品,因此,小名頭的冊頁、手卷、扇面等,也是投資者最好的選擇對象。當然,小品精品升值上升空間更大。
小品畫同其他形式的中國畫一樣,起著寄托感情,抒發胸臆、美化生活、陶冶情操的作用。小品畫在當代市場經濟大潮中,有著很深遠的現實意義諸多的知音。時代發展帶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但需要物質同樣需要精神的享受,藝術作品一直是國人的心靈依托,因此繪畫題材形式上的時代創新更需貼近生活、富含思想性的作品。小品畫可以作為一種快速反映現實生活的藝術形式走近人們的視野。
因小品畫可以靈活使用多種繪畫語言,款式多樣、色彩表達方式重疊、亮部特效等,在當代小品畫中采用新技法,如金銀裝飾,牛奶可樂特效、壓印法、噴彈法、禿筆法、灑鹽法等復合型繪畫語言自由暢達表現人生百相和自然風物。淡彩、重彩、意筆畫方式皆可的創作令當代小品畫別出風格。
時代的發展裝飾藝術已經我們現代物質與精神生活之必須。而室內公共空間作為人類活動的中心之一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又是至關重要的。裝飾的審美性是通過審美主體對裝飾作品中的美的感知、認同、欣賞、感情等得以實現,并具有一定的韻律美、工藝美等。而裝飾藝術作品正是通過生動的造型、優美的形式、絢麗的色彩,給人們以美的享受和啟迪,凈化人們的心靈,陶冶人們的性情。
裝飾藝術作品必須要與空間相融合,這樣才能豐富室內空間,給人以美的享受。室內公共空間與裝飾藝術作品的融合是給空間內人們的第一感覺,具有很強的直觀性,正如對人產生的第一印象,是最能打動人心的。空間才會更具美感,更好地為生活締造出“靈性空間”的體驗。中國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規劃與設計中,能有更多關于中國傳統經典的裝飾藝術元素融入進來。
小品畫裝飾雅室,具有很廣的文化空間,越來越多的城市家庭對書畫藝術正產生著濃厚興趣。“普通家庭房子裝修的主要預算給了客廳主墻面上掛的那幅畫。”需求被釋放,書畫藝術尤其是小品畫將迎來一個繁榮景象,繪畫藝術往往代表主人的文化品位,也是與客人交流一大社交話題,審美喜好的共鳴拉近彼此的心里距離。近年來,家庭的墻面上掛畫的潮流趨勢日益顯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審美能力的進一步提升,藝術欣賞成為藝術品的主要功能,投資升值則將成為邊際效用。用小品畫的形式,以藝術的名義裝飾典雅空間,以清新、溫馨的風格走進空間裝飾的視線,用文化價值提升空間審美價值,是小品畫的真正走向大眾生活的途徑。
小品沒骨畫裝飾擁有獨特的發展歷程,時代的文化氣息的審美價值,具有豐富的內涵、生動的創意主題,具明顯的通用適應性。小品沒骨畫題材,可以靈活地運用在墻面、頂面、室內外豐富其空間裝飾。時代化的沒骨畫藝術表現形式所體現審美追求較其他藝術形式拉開時間空間的感覺。
“藝術是時代的一面鏡子”。具有教化與裝飾功能雙重含義的小品畫藝術也不例外,其中沒骨畫的裝飾感十分濃烈,淡彩或者重彩類,綜合材料表現也好都為空間裝飾展現了沒骨的色彩風韻。
小品沒骨畫的色彩更富于裝飾性,沒骨畫與寫生色彩造型方式的差異是不受客觀色相真實的制約,突破自然主義的法則進行繪畫創作。自由根據畫面的需要按畫者主觀意愿以藝術 概括、提煉、歸納、創造、變形、夸張、減弱等多種手法去處理色彩。裝飾色彩的語言通常較清新明快,濃烈快意出現在沒骨法表現畫面時,既有充滿激情地感性一面,又有帶著韻律化工藝美去進行設計思考一面。

沒骨小品畫1 林錦春

沒骨小品畫2 林錦春
沒骨小品畫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不僅是畫家通過筆墨色彩表現生活、抒發情感快捷的藝術形式,也是現代人們的精神食糧,當沒骨以斗方和鏡面小品等形式呈現觀者時,描繪生活小景居多,比較適宜在家庭與公共空間等地方懸掛,與大眾更貼近,適合人們近距離欣賞,被帶入畫境享受美好的時光。
我國當下處于快速發展中,無論是工作環境或是生活環境,人們均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需要得到釋放。中國繪畫所蘊含的寧靜與輕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正是人們內心情感向往,在公共空間與家居空間以中國畫這種裝飾傳達的寧靜安詳,平心靜氣的磁場空間正是減壓的方式,從壓力中解脫走向輕松愉悅的精神需要。
小品畫注重形式的美,沒骨小品畫強調色彩的表現。圖案的形式美法則是藝術共通美的規律,需要大量的作品欣賞累積中進行理解與感悟,表現與轉化。裝飾美的形式法則是人們生活中相通的共識,一種辨別審美的能力,中國畫的主要特征包括:寧靜、和諧、優雅、自在、隨意、禪意...... 展現了畫者與欣賞者愜意放松、享受生活和實用樸實的生活態度。故此小品畫用自身的語言安撫著城市中躁動的情緒,是現代空間裝飾的需要也是人們期待放松心情的方式。小品畫與現代空間的深度融合是對精神更深層的需要。
[1]馬媛媛.當代沒骨花鳥畫的風格探索[J].美術觀察.2016(03)
[2]劉啟揚.沒骨花鳥畫的演變及其在當代的創新發展[J].藝術生活-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6(02)
[3]李亞光.論小品畫在中國畫課題設置中的必要性[J].美術教育研究,2012(13).
[4]田佳敏,王麗麗.現代裝飾壁畫與室內設計的關聯與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7.
[5]趙炎龍.論色彩搭配在室內裝飾中的運用[J].中外建筑.2017.
[6]黃熒.裝飾繪畫在公共空間中的實際應用分析[J].設計.2017.
[7]路振興.淺談裝飾繪畫在生活中不同空間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4.
[8]董艷雯.小品畫的藝術特征與傳承[J].戲劇之家.2017.
[9]王德芳.方寸中見空曠與悠遠[J].中國藝術報.2017.
[10]賈倩.淺論中國畫中的裝飾性與審美特征[J].大眾文藝.2017.
[11]劉新華,張超.中國畫小品中的筆墨語言與氣韻體現[J].國畫家.2016.
[12]戴騰.談當代沒骨畫的傳統人文意蘊[J].大眾文藝.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