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玉
(中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山西 太原 030051)
包裝容器結構設計課程是包裝工程專業的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技術基礎必修課,課程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掌握各種材質包裝容器的結構設計方法與制造加工工藝,為畢業后能勝任包裝結構設計工作打好基礎[1]。我校將此門課程分三個模塊來開設課程,分別是紙包裝容器結構設計、塑料包裝容器結構設計和金屬包裝容器結構設計,學時分配分別是32、32、24理論學時,并各設置有一周的課程設計。
傳統的《紙包裝容器結構設計》過分強調課程本身的理論性和完整性,一般采用理論+實踐的教學方式,即教師先按照章節做完整的理論講解,然后集中一至兩周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產品包裝結構設計[2,3]。理論課時一般在32-40學時之間,有限的學時內進行的龐雜的知識點的灌輸,使學生無法融會貫通。學生在后面的實踐環節中,常常也無從下手,更難具備到企業生產一線中獨立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為了提高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對現有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有益的探索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4,5]。
筆者從事紙包裝容器結構設計課程的教學工作有6年時間,在教學工程中不斷積累經驗,也不斷反思和改進。努力打破過去填鴨式、單調的講授模式,靈活運用項目教學法來探索適合這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兼有的課程的教學,總結起來是兩方面:第一,以零散的小項目覆蓋零散的理論知識點,幫助學生照貓畫虎;第二,以系統的大項目調動學生綜合運用所有知識點的能力,鼓勵學生匠心獨運。
2.1 以零散的小項目覆蓋零散的理論知識點,幫助學生照貓畫虎
紙包裝容器結構設計課程中涉及的理論知識點,最大的難點在于其成型方式有別于其它材料,是一個從平面到立體的轉變過程,要求學生有非常強的空間想象力。而非常強的空間想象力并非空中樓閣,而是需要學生在深入理解、熟練運用基本的點、線、面、體、角等基本結構要素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才能具備的能力。同時,基本的點、線、面、體、角等結構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學生自己設計時,又往往覺得無從下手。綜合這兩方面的原因,本著萬丈高樓平地起的理念,筆者將課程中涉及的知識點,歸納分類為8類,以8個相對獨立和簡單的小項目來覆蓋這8類知識點。以教師引導為輔,學生參與為主的方式完成這8個小項目中的知識點的學習和相關結構的設計,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原封不動地設計出大綱中要求掌握的結構或完成相應的計算,從而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即所謂照貓畫虎。
(1)學時分配
紙包裝結構設計課程共有32個理論學時。去掉緒論和總結各1個學時,剩下的30個學時按照知識點的難易程度,進行學時分配,分為8份。每一份學時內,按照0+10%+40%+40%+10%的模式來分配。“0”指不占用上課課時的市場調研和文獻查閱,由每組學生用課余的時間完成;第一個“10%”指,教師引導學生用占各個小項目的10%的時間來展示各個組的調研和文獻查閱的成果,讓所有人對本項目覆蓋的知識點有初步認識,引入本知識點;第二個“40%”指,教師用占各個小項目的40%的時間來講解相應的知識點;第三個“40%”指,學生用占各個小項目的40%的時間來完成該小項目,或計算、或繪圖、或制作;最后一個“10%”指,教師組織學生用占各個小項目的10%的時間來展示完成的情況,并對完成過程中涉及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進一步鞏固相應的知識點。兩個展示階段中,因為時間關系,不可能讓每組都同時有展示的機會,可以按照抽查和自愿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并制定相應的考核和獎勵辦法來保障此方法的順利實施。
(2)人員分配
我校包裝工程基本上每年維持在一個班的招生規模,50人左右,為了提高效率,同時也兼具效果,一般按照2人一組來分組,分組時會參照學習成績、男女生搭配等,盡量使各組之間的實力均衡,并能夠調動每個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3)項目分配
按照大綱的要求,將要求掌握的知識點由以下8個小項目來覆蓋,具體的內容設置和相應的實施辦法如表1所示。
2.2 以系統的大項目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有知識點的能力,鼓勵學生匠心獨運
這門課程的最終目的是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要讓學生能夠獨立地完成紙包裝容器的結構設計,并能有所創新。所以在第一部分小項目的訓練完畢的基礎上,設置了這部分的項目訓練計劃,用系統的大項目來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具體的項目設置、項目要求和能力培養見表2。
這部分是用一周的課程設計時間來完成實施的。教師給出8個大類項目,每人獨立成組,每組選擇一類項目,按照項目的具體要求,獨立完成材料選擇、結構設計、尺寸計算、圖紙繪制、3D動畫成型、模切版制作、盒型打樣和堆碼運輸設計等所有過程,制作出實物,撰寫設計說明書,并進行答辯。以上任務也是按照接受任務→市場調研→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的工作過程進行的。每一個典型產品的設計與制作都經歷了紙盒結構構思與設計、計算機繪圖、模切版制作三個環節,這與以后從事包裝行業工作的三個工段是相對應的,有助于幫助學生打好基礎。

表1 8個小項目的內容設置及實施辦法表

表2 8個大項目內容設置及實施辦法表
《紙包裝容器結構設計》課程通過兩個層次的項目法教學改革后,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的過程中掌握零散的知識點,并在具體的項目完成過程中系統運用所學知識點。改革的效果在各方面反饋良好。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對專業也更加有信心,更為可貴的是實踐動手能力、創造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顯著的提高。學生在課程設計周完成的作品中不乏很多精品。
[1] 孫誠. 包裝結構設計(第三版)[M].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
[2]孫彬青, 黃利強, 丁微波. “包裝結構設計”課程實踐教學的改革 [J]. 中國輕工教育,2012, 4: 60-62.
[3]彭梅. 包裝結構設計課程互動式教育模式的探索[J]. 包裝世界,2009, 7: 56-57.
[4]劉映平. 包裝結構設計課程教學改革[J]. 中國包裝工業, 2009, 12: 39-40.
[5]呂艷娜, 鄺賢鋒, 麥群山, 古素珍. 基于項目驅動的高職《紙包裝結構設計》課程改革探索[J].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 6: 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