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強,溫秀梅
資陽市雁江區人民醫院普外科,四川資陽 641300
大隱靜脈曲張 (GSV)是常見的周圍血管外科疾病,傳統治療方式包括大隱靜脈高位結扎、曲張靜脈抽剝術等,但對患者創傷較大,康復時間較長,影響患肢外觀。腔內激光閉合術(EVLT)是一種微創手術技術,實踐表明其治療效果顯著,具有操作簡單、術中出血少、術后恢復快、不影響外觀等優勢。該文將選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到該院進行治療的106例大隱靜脈曲張患者,對比腔內激光治療與普通手術方法治療大隱靜脈曲張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到該院進行治療的106例大隱靜脈曲張患者。納入標準:經過下肢血管彩超等檢測,結合患者病史和臨床表現,確診為大隱靜脈曲張;最大曲張靜脈直徑≥8.5 mm;深靜脈血流通暢;無深靜脈瓣膜功能障礙。排除標準:①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患者;②合并深靜脈血栓患者;③存在嚴重心肝腎等內臟疾病患者;④手術不耐受患者等。按照自愿原則,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53例,男性26例,女性 27例,平均病程(7.22±3.91)年;對照組53例,男性25例,女性28例,平均病程(7.31±3.88)年。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采取高位結扎+剝脫術治療,術前標記迂曲淺靜脈,進行椎管內麻醉,進行常規消毒;于腹股溝韌帶下適當位置作手術切口約2~3 cm,于距股隱靜脈0.5 cm處,結扎大隱靜脈主干,切斷后采取高位分支結扎;分段抽剝大隱靜脈主干,從近心端開始;術后加壓包扎。觀察組患者采取腔內激光+高位結扎治療,術前做好常規準備,準備好激光治療儀,高位結扎方式同對照組,近心端采取雙重結扎,遠端置入超滑導絲至內踝平面,經導絲置入F5導管,退出導絲,經導管插入激光光纖維;根據患者情況,確定是否需要加一過度切口;調整激光功率,膝關節以上為16 W,膝關節以下或曲張靜脈13 W,脈沖1 s,間隔1 s;將導管和光纖緩慢后撤,速度控制在1.0 cm/s,同時,已進行激光治療區域采取冷敷壓迫直至完全閉合;靜脈分支采取多次穿刺后激光閉合;術后采取加壓包扎。
對比兩組患者的術中及術后指標,包括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住院時間(d)、術后疼痛率[n(%)]、復發率[n(%)]、術后并發癥情況等。
采取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 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經過腔內激光治療,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更短,出血量更少,術后疼痛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復發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及術后指標比較
觀察組中,色素沉著1例,小腿局部麻木2例,淺表靜脈炎1例,并發癥發生率7.55%;對照組中,色素沉著3例,小腿局部麻木3例,淺表靜脈炎4例,切口感染2例,皮下淤血3例,神經損傷1例,并發癥發生率30.1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87,P<0.05)。3討論
大隱靜脈曲張發病率較高,研究顯示[1],我國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分別為15%和25%。從發病原因上看,長期站立、重體力勞動等原因都可能導致靜脈瓣膜壓力過大,并發展為瓣膜功能不全,出現靜脈血液反流。目前,對于病變程度較輕的患者(C0~C1級),主要采取保守治療,即調節生活方式,采取加壓機藥物治療,緩解患者癥狀;對于病情較重的患者 (C2~C6級),建議采取手術治療方式。
腔內激光治療是一種利用半導體激光治療儀治療的微創手術方式,光導纖維通過穿刺方式進入靜脈腔,使周圍血液在高溫作用下沸騰汽化,治療效果較好,且與普通治療方式相比,安全性更高,對機體創傷較小。在該次研究中,觀察組經過腔內激光治療,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更短,出血量更少,術后疼痛率更低,與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腔內激光+高位結扎治療方案在手術時間、恢復時間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在進行高位結扎時,能夠按照激光指示光源提示,準確定位;手術切口較少,能夠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控制術中出血量;普通手術方式創傷較大,術后愈合較慢,腔內激光治療明顯縮短了住院時間。
有研究認為[2],腔內激光治療能夠降低復發率,長期療效較好。對比該次研究兩組患者的術后復發率,觀察組術后復發率略低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與樣本量和隨訪時間有關。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7.55%,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30.1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腔內激光治療安全性更高。
在進行激光處理時,應控制光纖后退的速度和激光的輸出功率,避免光纖停留時間過長,導致局部溫度過高,損傷神經。在回退光纖時,應壓迫光纖,使光纖和血管壁粘合,確保治療效果。密切關注光纖的位置提示,及時糾正位置,必要時可適當調暗室內光源。在進行靜脈屬支激光治療時,可采取多點穿刺,注意針尖的方向應平行于皮膚表面或向內傾斜,避免燙傷皮膚。有研究認為[3],腔內激光治療可能會出現局部屬支殘留,容易引起復發,針對這種情況,應認真進行術前標記,避免術中遺漏。
綜上所述,與普通手術方式對比,腔內激光治療大隱靜脈曲張療效確切,優勢明顯,安全可靠,臨床應用效果理想,應加強臨床推廣。
[1]王東海,王曉亮.高位結扎聯合腔內激光閉合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128例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6,28(8):1085-1087.
[2]徐少宏,高偉燁.腔內激光與大隱靜脈剝脫術在下肢靜脈曲張的療效比較[J].中國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5,7(4):284-285.
[3]代勁松,鄧志波.探討采用靜脈腔內激光術治療大隱靜脈曲張的技巧和防范術后并發癥的方法[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2):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