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為洪
【摘要】老一代教育家余立先生在其所主持以“關于大、中、小學教育階段銜接問題的研究”課題的研究中明確指出:“在大學中所反映出來的諸多問題,并非是大學教育自身的缺陷所致,而是中小學教育的‘后遺癥.”因此,在開展高職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需要搭建其高中與高職數學教學的橋梁,利用學生已有的高中數學知識和學習經驗來進行高職數學教學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高職數學教學
盡管高中數學在教材、課程內容與結構、教學目的等方面進行了改革,但是由于文理分科制度的存在,文理數學教學的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而高職院校在招生的時候,一般是文理兼收的,加之,高職院校的數學教材的編寫仍舊延續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和體系,忽視了當前課改的需求,這就使得在學生數學學習水平、能力極具差異化下,教師仍按照課改之前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學生自然會喪失數學學習興趣,其數學學習情況可想而知.那么,如何將高中數學教學與高職數學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是我在本文中論述的重點.
一、教學內容的銜接
盡管有一部分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師已經認識到高中數學與高職數學斷層這一情況,但是其認識仍停留在教學內容斷層上,其教學的重點放在教學內容的銜接上,但是這種銜接卻并不系統化,只是將高中所學的內容引入到教學中,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來降低教學難度,忽視了課改前后高中數學教學內容的變化.這就要求高職數學教師在認真研究高中數學課改前后的內容、考試大綱等內容的基礎上,結合高職生源特點,在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基礎上來展開數學銜接工作.
高職學生主要由于學習能力薄弱,無法通過高考進入高等院校而選擇進行高職院校進行繼續學習,其數學學習基礎也比較差,而且由于個性差異等原因的存在,兩極分化現象嚴重.因此,在進行高職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需要在學生入學之初就利用摸底考試的方式來對學生的高中數學的掌握程度進行測定,如此教師才能把握學生數學學習實際水平的基礎上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此次的摸底考試需要以高職數學和高中數學最基本的或最核心的初等數學知識為主要內容,然后根據學生的試卷作答情況來分析學生的知識薄弱點以及不同學生的數學優勢,并對其進行分層教學.這里的分層教學主要是以班級為單位的,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劃分到同一班級中,如此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除此之外,對于數學基礎較薄弱的班級,需要編寫銜接講義,在保證足夠的課時的基礎上,減慢教學速度,以學生能夠接受的進度以專題式中學數學補習的方式來對高職數學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對于基礎比較好的班級,教師可以將高中數學學習中學生掌握不夠牢固的知識穿插到高職教學中,在補充中實現中學數學的復習與遷移.
值得注意的是,函數問題自初中開始就出現在學生的數學學習中,這一內容是數學教學中的重點,亦是難點.因此,無論是何種層次的班級,教師都要重視函數內容,在函數教學中引導學生調動高中已有的函數知識體系,如,初等函數的分類、圖像、性質等,幫助學生將此基礎內容正遷移到高職數學學習中,降低高中函數教學的難度.
二、學習方法的銜接
在高職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需要在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構建上指導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
(一)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從素質教育改革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學習不應是教師強制學習,而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來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性學習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從高中數學階段順利過渡到高職數學學習.由于高職學生其數學學習興趣、數學學習水平比較薄弱,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時候,教師的引導必不可少.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制訂明確的學習計劃.教師要介入到學生的數學預習環節,利用導學案來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預習.在課堂聽課環節,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預習情況來進行有針對性的聽講,根據教師的講解及時地做筆記,并將自己的心得體會補充其中,如此,學生在記課堂筆記的時候,可以掌握一定的歸納總結的方法,并利用知識結構圖的形式來清楚地呈現教學內容,梳理自己的數學知識內容,以此數學教學的重難點知識可以清楚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在評價環節,學生需要通過課后作業、自我評價、師生互評等多種方式來檢驗自己的數學學習情況,并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彌補自身的數學學習不足.
(二)指導學生學會探究性學習
數學是一門極具抽象性的科目,教師在組織教學的時候需要將其抽象內容以生動具體的問題情境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問題情境的創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數學探究興趣,而且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通過閱讀教材和參考資料,在豐富自己的數學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利用高中已有的數學知識內容有針對性地來解決數學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
總之,在高職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需要從內容和學習方法這兩個方面來與高中數學相銜接,以此,在降低數學學習難度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崔志玲.高中數學與高職數學教學銜接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5(15):187.
[2]翟帆,李星星.高中數學與高職數學教學銜接的思考[J].河南農業,2014(2):28-30.endprint